摘要:一记来自东方的重拳,让西方世界精心维持的淡定表象裂开了缝。就在美国因国内市场剧震而不得不放软语调之时,那个声称要追求“战略自主”的欧盟,却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它根本玩不转的大国博弈牌桌。
一记来自东方的重拳,让西方世界精心维持的淡定表象裂开了缝。就在美国因国内市场剧震而不得不放软语调之时,那个声称要追求“战略自主”的欧盟,却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它根本玩不转的大国博弈牌桌。
这不仅是地缘政治的战略误判,更是布鲁塞尔官僚们沉溺于过时霸权思维的不知死活。
前几日,中国商务部依照国内法规与国际惯例,沉稳落子,宣布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一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正当举措,立刻在欧美权力中心激起了混乱的涟漪。
戏剧性的对比随后上演:
政策释出之初,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故技重施,挥舞起100%关税的大棒。然而,市场的回答却是美股“黑色星期五”的狂泻,一天之内蒸发数万亿美元。很快,美国高官便不得不放软语调,声称加税“不一定”要发生,被迫寻求战略性后退。
可问题在于,就在老板开始掂量后果的时候,伙计却迫不及待地要冲上前线。
当地时间10月14日,“政客新闻网”欧洲版报道,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表忠心”戏码。他扬言要与G7伙伴协调,对中国的新规“毫不回避地采取强有力回应”,并计划拉上多达31国形成“围攻”之势。
谢夫乔维奇喋喋不休地抱怨中国此举加剧了局势,却绝口不提欧盟自身近年来以“经济安全”为名,筑起了多少壁垒。怎么轮到中国出于同样理由、依据国际通行做法行使合法权利时,就成了“核心关切议题”?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傲慢,完美诠释了西方某些势力的双重标准与霸权逻辑。
那么,抛开情绪化的表演,欧盟真的有与中国在此领域硬碰硬的资本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布鲁塞尔今天的咆哮,更像是一头被戳中了战略软肋的“纸老虎”的哀鸣。
根据欧洲央行(ECB)的报告,欧元区高达70%的稀土进口量直接或间接依赖中国。从驱动电动汽车的马达,到高端风力发电机的磁铁,从荷兰巨头阿斯麦(ASML)的光刻机精密部件,到整个欧洲绿色转型与国防工业的关键材料——欧洲的工业命脉,都建立在来自东方的稀土供应链之上。波兰经济发展部部长巴拉诺夫斯基的“极度担忧”与阿斯麦为供应链中断做准备的消息,都无情地揭示了这一点。
一个连自身关键产业原材料供应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实体,却叫嚣着要“展现实力”、“采取强力回应”,这何异于一个乞丐在向他的施舍者炫耀自己讨饭的碗很结实?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称“要避免像依赖俄罗斯能源那样依赖中国稀土”,这不过是对其在关键资源领域战略惰性的无奈总结。这种建立在“脆弱局面”上的强硬姿态,无疑是匪夷所思的。
欧盟的“横插一脚”,更深层次暴露了其战略自主的彻底破产。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毫不掩饰地声称,“在这一领域,我们与美国盟友拥有共同利益”,并强调欧盟应与美国探讨联合回应方案,迫使中国改变做法。
这等于公然承认,欧盟在此事上已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一枚棋子。当美国自己都因国内经济压力而不得不寻求战术缓和时,欧盟却抢过一根更粗的棍子,要替美国冲在前面。
顺带一提,中国此次的稀土新规,尤其是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物项实施管制,与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出口管制体系高度相似。中国仅是在必要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欧盟对美国的FDPR规则俯首帖耳,却对中国的正当反制跳脚指责,高下立判。这种战略上的不自重,最终只能让布鲁塞尔沦为华盛顿的附庸和挡箭牌。
归根结底,31国联盟的联合施压,本质上是对全球稀土规则主导权的争夺。
可问题在于,西方在稀土领域不仅缺乏资源优势,更缺乏体制优势。稀土产业属于高能耗、高技术、低附加值的战略产业,需要政府年年不断投入巨额补贴才能成行。
然而,美西方的两党制“翻烧饼”国家体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支持这种长期的、赔钱的战略规划。即便是拥有矿山,其分离提纯成本是中国的数倍,良品率费拉不堪。
早在2010年,美国看到日本因稀土被管控就曾下决心“再造稀土”,口号喊得震天响,十五年过去,依旧任何毛线都没弄成。此前西方针对中国石墨、锗、镓管制的施压,最终也是因自身产业受损而不了了之。
这充分证明,稀土产业的技术密集型和结构性优势,在短期内无法被替代。中国正在从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这种战略地位的变化,不是31个国家喊几句口号就能撼动的。
可以说,欧盟拉上G7组建的这个联盟,其内部的利益分歧、替代方案的现实困境,以及中国的技术与规则优势,早已注定这场施压将是一场自取其辱的表演。
中国对世界开放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平等和相互尊重。若布鲁塞尔的官僚们仍执意抱着过时的霸权思维,甘当美国的棋子,对中国“横插一脚”,那么现实的教训会一次又一次地,用比言语更深刻的方式,教会它该如何认清世界格局。大国博弈,重在审时度势,一切虚张声势的表演,终将沦为历史的笑柄。
来源:东经119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