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巩汉编辑| 时光初审| 方园
文| 巩汉
编辑| 时光
初审| 方园
娱乐圈从来不缺爆红的演员,缺的是爆红之后还能稳住的。
张晚意这个名字,去年因为《长相思》彻底火了,杨紫当时也说没想到这部剧会带火这么多人。
31岁的他现在又有了新动作,这次不是古偶,不是现代都市,而是直接杀进了革命历史题材的硬核赛道。
这个选择,让很多人都没想到,他到底想证明什么?
10月初的那场重点项目推介会,张晚意出现在现场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直到《伟大的长征》这个项目官宣准备开机,他的名字出现在演员名单里,整个娱乐圈都炸了。
这部剧的分量有多重,稍微了解一点影视行业的人都清楚。
革命历史题材,讲述长征这段历史,导演是张永新,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就知道这绝对不是随便一个演员能接得住的活儿。
张永新是谁?
《觉醒年代》的导演,那部剧拿奖拿到手软,豆瓣评分9.3,这个成绩摆在那儿。
张晚意能接到这个角色,说明导演对他有绝对的信任。
毕竟《觉醒年代》里的陈延年就是张永新给他的机会,那个角色让多少人记住了这个演员的名字。
现在导演再次找上门来,还是这么重要的项目,这份认可含金量有多高,不用多说。
31岁这个年纪,在演艺圈正是黄金时期。
很多人选择趁着热度接各种商业剧,赚快钱,稳住流量。
张晚意偏偏反着来,挑了一个最难啃的硬骨头。
《伟大的长征》这种题材,拍摄周期长,要求高,没有流量加成,全凭演技和角色说话。
他这个选择,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灯下接受最严格的检验。
说起张晚意真正出圈,《长相思》这部剧绝对是绕不开的。
玱玹这个角色,让他从"那个演技不错的配角"变成了"张晚意"。
剧播出的时候,热度爆表。
弹幕里全是刷他的名字,短视频平台上到处都是他的cut,粉丝数量蹭蹭往上涨。
杨紫在采访里说过,拍这部剧的时候就觉得他演得特别好,但也没想到播出后会这么火。
《长相思》之前,张晚意其实一直挺尴尬的。
演技在线,角色也不少,就是始终火不起来。
圈内人都知道他演技好,观众也承认他演得不错,就是没法让他真正火出圈。
这种"戏红人不红"的状态,对一个演员来说是最折磨的。
玱玹这个角色,让他彻底打破了这个魔咒。
古装造型、复杂的人物性格、虐恋的剧情,所有元素都在他身上发挥到了极致。
播出期间,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被观众拿出来反复看,讨论度爆棚。
这种爆火不是昙花一现的那种,而是实实在在地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演员。
《长相思》之后,商业价值上来了,代言找上门了,活动邀约不断。
很多演员梦寐以求的"爆红",他终于等到了。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科班出身,张晚意的起点其实不算低。
第一部主演的作品出来的时候,造型是那种非主流风格,现在回过头看当年的剧照,确实有点尴尬。
那部剧反响平平,没有溅起什么水花。
毕业之后的头几年,他接的角色都是配角居多。
不是说配角不好,而是对一个想要证明自己的演员来说,配角的发挥空间终归有限。
那段时间他演了不少戏,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但就是没法让观众记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演员这个行业里,"戏红人不红"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演的剧火了,观众讨论剧情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就是记不住你这个演员。
或者说,记住了你演的角色,但一转身就忘了你叫什么名字。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张晚意没有选择转型去拍综艺,没有选择走流量路线,就是一部戏接着一部戏地演。
圈内人都说他演技稳,但演技稳不等于能火。
娱乐圈这个地方,太多有实力的演员一辈子都火不起来。
那几年他应该也迷茫过,也怀疑过自己。
但至少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他扛住了。
没有急功近利,没有乱接戏,该沉淀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沉淀。
这份定力,不是每个演员都有的。
2021年的《觉醒年代》,是张晚意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陈延年这个角色,让他拿到了最佳青年男演员奖和最佳男配角奖,更重要的是,让业内真正开始关注这个演员。
陈延年的戏份不算特别多,但每一场都很关键。
革命先烈的形象,既要演出理想主义的热血,又要演出面对牺牲时的从容。
这种角色的难度很高,稍微拿捏不准就容易演得假。
张晚意演得特别准,眼神里的坚定、转身时的决绝,那种力量感是真的打动人。
《觉醒年代》播出后,很多观众开始注意到这个演员。
社交媒体上开始有人专门剪他的片段,讨论他的演技,搜索他演过的其他作品。
这种关注度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终于从"配角演员"的圈子里走出来一点。
拿奖那天,他应该是真的开心。
那两个奖项对他来说不只是荣誉,更是一种认可。
证明了这么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证明了好演技终究会被看到。
《觉醒年代》之后,他接了《乔家的儿女》,饰演乔二强。
这个角色的性格和陈延年完全不同,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老二,有责任感也有小心思,是个很生活化的角色。
他演得很放松,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可塑性。
那段时间,"戏红人不红"的标签还没有完全甩掉,但至少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
业内开始认可他的实力,剧组开始愿意给他更重要的角色,这些都是好的信号。
《长相思》爆火之后,摆在张晚意面前的路其实很明确。
继续拍古偶剧,趁着热度多拍几部,粉丝买账,市场也买账,这是最稳妥的选择。
很多演员火了之后都是这么做的,毕竟古偶市场大,来钱快。
他偏偏不按套路走。
《长相思》之后,他接的戏开始明显转向。
《父辈的荣耀》、《非凡医者》、《锦绣安宁》,这些剧的类型都不一样。
他很明显是在尝试不同的角色,不想被"古偶男主"这个标签限制住。
这个选择风险很大。
古偶剧的粉丝群体很固定,你突然转型去拍正剧,那些冲着你颜值来的粉丝可能就不买账了。
而正剧的观众群体更看重演技和角色,不会因为你之前火过就给你加分。
去年他被评为三级演员、中级演员职称,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他走的路线和那些纯流量演员是不一样的。
职称这个东西,是对专业能力的认可,是需要作品和实力支撑的,不是靠人气就能评上的。
31岁拿到这个职称,说明他这些年的积累得到了认可。
这比任何一个热搜、任何一次爆款都更有分量。
娱乐圈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这种专业上的认可是实打实的,跟着你一辈子。
现在回过头看,他从古偶赛道上主动跳下来的选择是对的。
如果一直拍古偶,可能短期内流量很高,但长远来看容易被定型。
演员这个职业,最怕的就是被定型,一旦观众只能接受你演某一类角色,你的戏路就窄了。
娱乐圈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话题。
营销团队绞尽脑汁地想怎么给艺人制造热度,绯闻、炒作、买热搜,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有流量就有商业价值,这是圈内的铁律。
张晚意火了这么久,翻遍他的新闻,找不到什么绯闻。
没有莫名其妙的恋情,没有刻意制造的话题,甚至连那些蹭热度的营销号都很少炒他。
这在现在的娱乐圈里,简直是个异类。
不是说他的团队不懂营销,而是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
把精力放在作品上,放在角色上,让观众通过角色记住这个演员。
这条路很慢,也很难,但走稳了就是真正的长红。
很多年轻演员火了之后,就开始飘了。
综艺接一堆,商演走不停,真正静下心来拍戏的时间反而少了。
张晚意这边,你看他的行程,基本都是在剧组。
该拍戏的时候拍戏,该宣传的时候宣传,没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种"人设"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真的就这么做事。
圈内人都知道,他在剧组的时候特别专注,不耍大牌,不摆架子,该吃盒饭吃盒饭,该熬夜熬夜。
这种职业态度,导演和合作演员都看在眼里。
现在的观众也越来越聪明,营销过度了他们看得出来,作品不行了他们也看得出来。
纯靠炒作起来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张晚意这种路子,虽然起步慢,但底子稳,不怕时间的检验。
31岁这个年纪,说年轻吧,也不算特别年轻了;说成熟吧,又还在上升期。
很多演员在这个年纪会选择求稳,维持现有的地位和热度,不轻易冒险。
张晚意这次接《伟大的长征》,就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革命历史题材,是最难演的类型之一。
观众对这类剧的要求特别高,容不得一点敷衍和不真诚。
你演得好,是应该的;演得不好,立刻就会被骂。
更关键的是,这种题材没有流量加成。
不会像古偶剧那样有大量粉丝追着看,不会有那些疯狂的打投和数据。
这是纯粹的演技竞技场,你有多少斤两,作品播出后一目了然。
他敢接这个角色,说明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也说明他不满足于现状。
《觉醒年代》里的陈延年证明了他能演革命先烈,现在张永新导演再次找他,就是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再次证明。
这个选择让整个娱乐圈都安静了。
那些靠流量、靠颜值、靠营销的演员,看到这个消息估计心里都得掂量掂量。
人家31岁,已经在挑战最难的题材,而不是躺在流量的温床上吃老本。
从"戏红人不红"到《长相思》爆火,再到现在选择回归正剧挑战自我,张晚意这条路走得很清醒。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什么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娱乐圈需要流量,但更需要真正的演员。
结语张晚意这个案例,给娱乐圈上了一课。
不是说流量不重要,而是流量只是一时的,能力才是长久的。
31岁的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好演员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角色演得好,作品拿得出手,观众自然会记住你。
《伟大的长征》还没开播,但他这个选择已经赢得了尊重。
娱乐圈沉默了,是因为看到了真正的职业态度和艺术追求。
信息来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项目推介会官方发布信息(2025年10月)
《伟大的长征》剧组官方公布演员名单
中国文艺工作者职称评定相关文件(2024年度)
《觉醒年代》获奖记录及豆瓣评分数据
《长相思》播出期间收视率及网络热度统计数据
来源:以苒Zra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