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巡礼 | 执法普法同频共振,老城区流行普法新时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14:04 2

摘要:嘉定镇街道是嘉定老城核心,老房子、小商户、老龄化交织,违法搭建、占道经营等治理矛盾反复出现。居民普遍反映“普法听了不少,违法还是层出不穷”,执法人员也困惑“每天跑断腿,违法行为却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如何让法治宣传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

嘉定镇街道是嘉定老城核心,老房子、小商户、老龄化交织,违法搭建、占道经营等治理矛盾反复出现。居民普遍反映“普法听了不少,违法还是层出不穷”,执法人员也困惑“每天跑断腿,违法行为却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如何让法治宣传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街道通过排摸走访、调查了解后发现,法治宣传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执法与普法“两张皮”,综合执法队、市场所、派出所等执法单位按程序走完告知、取证、处罚,很少同步细致释法;司法所、居委会组织的普法讲座又与执法场景脱节,容易被当做“耳边风”。

二是对执法单位在普法方面的考核要求较低,执法单位缺乏主动、深入普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信息壁垒导致“同案不同释”,群众对法条适用产生误解,削弱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在理清痛点难点问题之后,嘉定镇街道在辖区全域启动“执法普法同频振 疁城法治谱新篇”项目,让老城区流行起了普法新时尚。

1

执法普法融合 精准宣教显功

完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四个一”工作体系。街道修订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通过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推动、检查督促、评估反馈等流程。

强化执法过程中的随案释法。执法人员就涉及正在办理案件的适用法律依据、法定程序规定、行政裁量基准规定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及救济途径等相关问题进行普法教育。例如,综合执法队把一次违建拆除、一起占道处罚拆解为“事前公告释法—事中随队讲法—事后回访评法”闭环流程。

加强法治宣传作品原创和推广。创作真人秀系列短视频《城管侬来了》系列,成功打造法治“品牌效应”,在青年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引发热烈响应;“打造平安建设新阵地 释放基层治理大效能”获“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持续开展“法韵疁城”法治巡讲,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政策教育等专题培训会、研讨会,与企业一起分享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案例分析及风险规避;在现厂创意园区举办“版权赋能 创意繁花”版权宣传活动,司法所、文明办联合推出“版权直通车”,签署“预防+调解+维权”三位一体的共建协议,并邀请专业律师现场解读版权法律实务。

2

多方联动普法 共筑法治新局

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联合举行广场宣传、播放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扩大法治宣传普及面和影响力。司法所、派出所等在暑期对爱心暑托班、暑期中小学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防诈骗等系列讲座。

建设1个中心法治文化广场,1个法治长廊,1个法宣绿地,5个法宣教育公益阵地,17个社区的司法睦邻点、法治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同时统筹好公共法律服务站(坊)、我嘉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法治文化阵地网络。高昌路法治文化绿地新增法治雕塑、法治展板,加强法治文化与睦邻文化的融合;结合公共法律服务站(坊)、我嘉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站,组织普法进社区、进集市、进商圈。

打造特色普法宣传品牌。“法治达人挑战赛”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数届,将法治知识与游戏巧妙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普及法律。

联合打造法治文化原创作品。文明办和司法所合力打造群口快板“法治之城”、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系列漫画,题材新颖。街道法治建设宣传视频将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情景串连呈现,在重要活动播放,扩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多方协作普法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精准覆盖,实现了法治宣传的“乘数效应”。

来源:平安嘉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