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为什么在黄河北岸也有土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1:06 1

摘要:中国有不少省份是根据自然地理命名的,比如湖南、湖北因洞庭湖而得名,山东、山西因太行山而命名。而“河南”、“河北”自然是以黄河为界。

中国有不少省份是根据自然地理命名的,比如湖南、湖北因洞庭湖而得名,山东、山西因太行山而命名。而“河南”、“河北”自然是以黄河为界。


但如今的河南省,有整整四分之一的土地在黄河南岸以北。这看上去就像“河南不在河南”,不禁让人好奇:河南怎么有了“河北”的地盘?



早在唐朝,黄河以南称“河南道”,以北为“河北道”。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黄河北地属直辖“中书省”。

明代的河南第一次拥有黄河北岸土地,黄河北岸部分地区划给河南,是为了防范北方割据势力。

清朝继续沿用,河南与“直隶省”(今河北)以漳河为界。

民国时期,黄河改道,流入渤海。1928年,直隶被改名为“河北省”,但边界仍大致稳定。

1949年8月,为治理黄河北岸豫北、鲁西南等地的匪患并恢复生产,新中国设立了平原省。该省辖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及河北南部,省会新乡,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是当时最小的省份。


其主要任务为肃清匪患、恢复经济和治理黄河。短短几年,它确实完成了这些目标,还修建了“人民胜利渠”等工程。

1952年,随着全国局势稳定,中央开始整合资源,推进“大省制”,撤销小而弱的省份。

平原省存在的问题很明显:


1.文化割裂:一半是豫文化,一半是鲁文化,认同感低。


2.经济薄弱: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


3.城市规模小:省会新乡城市人口仅5万,难以支撑发展。


4.地理尴尬:新乡与郑州相距不到100公里,而郑州即将成为河南省会。两个省会如此接近,实属罕见。


1952年11月,平原省被撤销。大部分土地并入河南,小部分划归山东、河北。



平原省撤销后,河南省重新拥有黄河北岸大片土地,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从此,“河南”这个名字就“名不副实”了。


今天的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等地,都是当年平原省的一部分。新乡市里还有“平原路”、“平原新区”,是平原省留下的历史印记。


而新乡如今也通过融入郑州都市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平原省的诞生,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完成了稳定后方、治理黄河、恢复生产的使命。任务完成后,这个“过渡省份”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只是,它留下的“黄河北岸的河南”,成为了今天这个“名不副实”的河南省”的由来。

来源:环球情报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