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忍了!张继科怒怼黑粉:积点德,一个月挣两三千挺辛苦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21:01 2

摘要:作为乒坛史上“最快大满贯”得主,张继科退役后的生活始终充满话题,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他在直播中面对黑粉的质疑彻底爆发,以一番犀利回击登上热搜:“给自己积点德,我能把你的孩子送进北大,我能把孩子送到交大浙大,这是我的能力,你们做不到就别在这……早点休息吧你们

作为乒坛史上“最快大满贯”得主,张继科退役后的生活始终充满话题,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他在直播中面对黑粉的质疑彻底爆发,以一番犀利回击登上热搜:“给自己积点德,我能把你的孩子送进北大,我能把孩子送到交大浙大,这是我的能力,你们做不到就别在这……早点休息吧你们,一个月挣那么两三千挺辛苦的。”这番言论不仅展现了他一贯的直率性格,更揭示了其从世界冠军转型教育者的新身份与争议

张继科的“敢说”风格早已不是新闻,今年3月,他曾在直播中批评饭圈文化,针对王曼昱夺冠采访被粉丝干扰的事件直言:“人家拿完冠军在那接受采访,你在那吱吱啦啦喊啥呢?没素质!”这种维护运动员专业环境的立场,与他此次回击黑粉的逻辑一脉相承,用实力说话,反对无端指责

此次直播冲突的导火索,是部分网友对其教练身份与培训成果的质疑,张继科在直播中推广乒乓球培训时,强调了自己帮助学员通过体育单招升学的优势,却遭黑粉攻击“割韭菜”,对此,他不仅拿出实际案例反驳,更以“送孩子进北大、交大、浙大”的成果宣誓专业能力,这种自信源于其近年来的执教成绩:2024年,他指导的学生中有人被北京大学录取,另有学员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

张继科提到的升学途径,正是国家推行的“体育单招”政策,这一政策允许运动员通过“文化考试+体育专项测试”的综合成绩报考高校,根据报道,张继科在直播中多次明确门槛:文化课四门总分350分以上可瞄准211大学,400分以上可挑战985大学,且学生需持有一级或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然而,这条路径并非如表面看起来轻松,首先,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获取极具挑战性,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学生需在省级赛事中取得单项前八名或团体前四名,才可能获得二级运动员资格;冲击一级运动员则需更高规格的全国性赛事名次,其次,体育单招的竞争隐蔽而激烈,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乒乓球单招计划录取839人,报考人数达1266人,尽管整体录取率约66%,但顶尖高校名额极少,例如北京大学每年仅招录2人,且要求专项成绩位列全国前八

张继科的培训之所以能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其提供的“双轨支撑”:一方面,他以前世界冠军的经验,为学员提供尖端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在专项测试中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他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打破“体育生文化课差”的刻板印象,例如,他曾分享案例:一名原本成绩不足以上浙大的学生,经他指导后通过专项优势被北大录取

张继科的承诺并非毫无争议,此前,有教育博主抨击其“拿名校画大饼”,更质疑培训收费过高,事实上,张继科的课程每月费用约7000元,若长期训练,一年投入可达10万元以上,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体育培训本身需要长期投入,而奥运冠军的执教资源确实存在市场溢价,但“能否兑现承诺,最终取决于学生基础与努力”

尽管争议缠身,张继科的转型仍具积极意义,他将竞技体育的专业经验转化为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开辟了多元成才路径,其案例反映了体教融合的深化,体育不再是“成绩差的后路”,而是与文化教育协同的个人发展选择,正如他所说:“专项技术塑造实力下限,文化课塑造实力上限”,这一理念恰恰契合高校对体育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

张继科的直率回击,既是对无端诋毁的反抗,也是对自身专业价值的捍卫,从世界冠军到教练,他正尝试在体育教育领域延续影响力,尽管其言论有时略显尖锐,但核心诉求是合理的:用成果证明价值,以专业赢得尊重

对于公众而言,这一事件启示我们重新思考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特长生升学的路径,需学生与家庭长期投入,绝非捷径;而如张继科一样的退役运动员,通过执教参与人才培养,既是个人价值的重建,也是对体育生态的积极贡献,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不妨以更开放的态度看待他们的探索,既保持理性监督,也给予实践空间,毕竟,教育的本质正是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无论这盏灯曾经闪耀于赛场,还是课堂

来源:十点街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