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石和探路者,当年国产户外双雄,如今为何差距越来越大 (2)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7:22 1

摘要:探路者把冲锋衣做成时装那几年,凯乐石已经把一件GTX硬壳卖到三千块还常常断码,柜台贴着“国家攀岩队指定”红条,导购一句“这款和国外同款同面料”就把人摁在付款台。2023年探路者突然宣布“回归硬核”,一口气砍掉七成花里胡哨的配色,把logo缩小一半,推出标价两千

探路者把冲锋衣做成时装那几年,凯乐石已经把一件GTX硬壳卖到三千块还常常断码,柜台贴着“国家攀岩队指定”红条,导购一句“这款和国外同款同面料”就把人摁在付款台。2023年探路者突然宣布“回归硬核”,一口气砍掉七成花里胡哨的配色,把logo缩小一半,推出标价两千九的GTX三合一,结果电商评论区最高赞是“终于不像商场四楼货”,可第二句就是“这个价格我为啥不加四百买凯乐石”。数据更直白:凯乐石天猫旗舰店月销过千的单品有十二款,探路者只有三款,且其中两款是五百元以下的软壳。差距不是一夜塌方,是每一次选择都精准踩空。

2008年两家同时拿到奥运火炬接力服装订单,那时探路者门店数量是凯乐石两倍,市值一度飙到两百亿。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在2014年财报会上说“户外要时尚化才能破圈”,随后把研发部一半人调去配色开版,冲锋衣腰线收窄,口袋做成假翻盖,吊牌背后印着“都市轻户外”。同一时期凯乐石总经理钟承湛在佛山仓库搭了十五米高的攀岩墙,规定产品经理每月必须进藏七天,回来写磨损报告。2016年探路者研发费用率降到2.7%,凯乐石拉到7.2%,同年凯乐石拿到Gore-Tex全球白金伙伴,国内只有两家,另一家是始祖鸟。消费者看不见数字,只看见川藏线上穿凯乐石的比穿探路者的更能扛雨,口碑在318国道一路滚雪球。

探路者想赚快钱,把童装、帐篷、防晒袖套全塞进门店,SKU从八百涨到三千,平均售价被拉到四百元以下。凯乐石砍掉占比三成的休闲线,把SKU压到五百以内,主力价格带提到一千五到三千。盛发强后来反思“SKU太多导致供应链失控”,可库存已经堆到二十亿,只能打折清货,三百元买冲锋衣的印象一旦种下,高端线就再也抬不起头。2020年探路者净亏损两亿八,同年凯乐石母公司净利润增长42%,没有上市,不公布具体数字,但行业展会传出的消息是“凯乐石国内高端份额已占国产第一”。

2023年探路者请回退休多年的技术总监,重新开模GTX Pro三层面料,想复制凯乐石“专业+高溢价”路径。发布会选在四川甘孜雪山脚下,现场搭了零下二十度冷舱,模特穿新款站在里面半小时,内层温度计显示恒温八度,媒体通稿标题写“国产硬壳重回巅峰”。可电商首发价两千九,页面拉到最下看到“充绒量无”,懂行的人立刻关掉——同价位凯乐石给的是三层压胶外加三十分钟全身压胶条热封。一个月过去,探路者这款销量四百件,凯乐石老款同期卖了两千件。探路者内部员工在脉脉上留言“面料一样,做工细节还是差半代,工厂老师傅被挖去凯乐石了”。

2024年探路者转身扑向“新能源露营”,推出太阳能帐篷和便携储能,宣称“把电站背进草原”。想法不新鲜,电小二、华宝新能早在2021年就教育过市场,探路者优势只剩“帐篷本体”,可一款六平米太阳能帐篷定价一万二,同尺寸普通帐篷加一块六百瓦太阳能板总价不到七千。电商直播里主播反复强调“一键自动展开”,评论区刷屏“我露营自己搭篷才有灵魂”,销量至今没破三位数。凯乐石没碰这块,继续把攀岩锁扣做成彩色系列,一个锁扣卖三百仍被抢空,因为玩家认“凯乐石=垂直岩壁硬通货”。

渠道端差距更明显。凯乐石2023年关闭所有县级加盟,只在一线及强二线核心商场留直营店,门店数从八百降到三百,单店年销却拉到一千万。探路者同期重新开放加盟,县城客户交三十万保证金就能挂招牌,一年新增四百家店,平均月销只有六万,库存再次回流总部。一位成都加盟商在抖音直播吐槽“公司让我们卖新能源帐篷,可县城露营客群连充电宝都用共享,谁买一万二帐篷”,视频第二天被下架,账号改名。

盛发强在2024年股东会上说“要用三年再造一个探路者”,话音刚落,凯乐石宣布与法国攀岩世界杯签下五年冠名,比赛服胸口印着中国国旗和KAILAS。外媒评论“中国终于有品牌愿意在岩壁与国际正面刚”,国内岩馆直接把凯乐石装备墙扩到三倍,教练统一穿黑色教练款,袖口一行小字“National Team”。探路者想追赶,赞助了某档明星露营综艺,节目里明星晚上用探路者储能灯煮泡面,弹幕飘过“这灯长得像工地应急照明”,品牌想借娱乐出圈,却只收获一地尴尬。

资本动作也透露心思。探路者2023年花两亿收购芯片公司,宣称“户外+芯片”双主业,股价连拉三个涨停,可芯片业务营收占比不到5%,深交所火速发问询函。凯乐石母公司同年把旗下滑雪品牌剥离,单独引入高瓴资本,融资用途只有一句“用于高山装备研发”。投资者看懂信号:一个想靠概念抬估值,一个死磕产品。二级市场用脚投票,探路者市值从高点蒸发八成,凯乐石未上市却传出Pre-IPO估值两百亿,券商路演PPT第一页写着“中国版始祖鸟”。

用户心智一旦形成,翻盘比登山还难。川藏线司机说“现在客人点名要凯乐石,因为拍照像那么回事”,探路者被当成“入门货”租给徒步小白,回来沾满泥巴就扔在客栈角落。2024年五一期间,318国道沿线客栈回收的旧衣统计,凯乐石被留作纪念,探路者七成被扔进堆。数据传到工厂,工人感慨“衣服最后归宿是堆,还谈什么品牌”。

故事讲到这里,探路者已经拿出所有能打的牌:砍时尚、堆科技、蹭新能源、玩芯片,可每一次转身都比对手慢半拍,每一次提价都遇到“同价买凯乐石”的冷墙。凯乐石只做一件事:把岩钉多做一道防锈,把冲锋衣压胶条多加一厘米,把价格钉死在国际大牌脚背,让国人花两三千就能买到“专业身份证”。市场残酷,消费者只认谁更敢把自己逼上绝路。探路者想重回山巅,却总在半山腰找捷径;凯乐石闷头爬,回头一看对手已经缺氧。

下一次你在商场看到两家柜台并肩,摸着吊牌犹豫时,想想是谁在雪山上陪你扛风,又是谁在综艺里陪你煮泡面。品牌差距不是广告词,是你愿意把命交给谁。你会为“可能专业”的新能源帐篷掏一万二,还是直接买那件被验证过千百次的老款硬壳?

来源:崖上追逐野山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