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河坎】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火锅店越来越难经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20:13 1

摘要:曾几何时,火锅店凭借 “烟火气足、受众广泛、利润空间可观” 的特点,成为餐饮创业的 “香饽饽”——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热气腾腾的火锅店,不少创业者靠着一家小店实现了盈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火锅店老板感叹 “生意越来越难做”:有的店开业没几个月就因客流稀少关门;

曾几何时,火锅店凭借 “烟火气足、受众广泛、利润空间可观” 的特点,成为餐饮创业的 “香饽饽”——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热气腾腾的火锅店,不少创业者靠着一家小店实现了盈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火锅店老板感叹 “生意越来越难做”:有的店开业没几个月就因客流稀少关门;有的店靠着打折促销勉强维持,却赚不到钱;还有的老牌火锅店,也面临着老顾客流失、新顾客难吸引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 “好做” 的火锅店,变得越来越难经营?今天我们就从市场、成本、消费者、运营四个维度,拆解背后的关键问题。

一、市场竞争 “内卷” 加剧:从 “蓝海” 到 “红海”,差异化越来越难

十年前,想开一家火锅店,只要口味过得去、价格合理,就能吸引不少顾客;但现在,火锅店的竞争早已进入 “白热化” 阶段,甚至到了 “内卷” 的程度 —— 一条街上可能连着开几家火锅店,川渝火锅、潮汕牛肉火锅、养生菌汤火锅、自助鱼火锅…… 各种品类、各种品牌扎堆出现,消费者的选择太多,店铺想 “脱颖而出” 变得异常困难。

一方面,同质化严重让很多火锅店失去竞争力。不少新手开店时,缺乏对市场的调研,看到哪种火锅热门就跟风开:看到川渝火锅火,就照搬别人的牛油锅底、菜品搭配;看到网红甜品火锅受欢迎,就匆匆推出同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结果就是,消费者走进这家店和那家店,感觉口味、菜品、装修都差不多,自然不会有 “非来不可” 的理由。比如某二线城市的美食街,短短 500 米内开了 8 家川渝火锅店,每家店的菜单上都有肥牛、毛肚、鸭肠,锅底都是 “微辣、中辣、特辣”,最终半年内倒闭了 6 家,剩下的 2 家也只能靠低价促销苦苦支撑。

另一方面,品牌连锁化挤压中小店铺生存空间。近年来,头部火锅品牌加速扩张,凭借成熟的供应链、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标准化的运营,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这些品牌不仅能以更低的成本采购食材(比如连锁品牌采购毛肚的价格,比中小店铺低 20%-30%),还能通过全国性的广告宣传吸引客流(比如在短视频平台、综艺节目上投放广告)。相比之下,中小火锅店既没有价格优势,又缺乏品牌知名度,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就像很多人想吃火锅时,第一反应是 “去某底捞”“去某奴江”,而不是街头的小众火锅店 —— 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中小店铺的经营自然越来越难。

二、成本 “居高不下”:食材、房租、人工三重压力,利润被不断压缩

对火锅店来说,成本是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而近年来,食材、房租、人工这三大核心成本持续上涨,让很多火锅店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的情况。

1. 食材成本:价格波动大,品质要求高

火锅店的核心食材,比如牛肉、羊肉、毛肚、鸭肠等,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波动很大。以肥牛为例,2023 年以来,受养殖成本增加、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肥牛的采购价同比上涨了 15%-20%;毛肚、鸭肠等食材,也因品质要求提高(消费者更在意 “新鲜”“无添加剂”),采购成本比几年前增加了不少。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消费者对食材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 如果用了冻品肥牛,顾客一口就能吃出来,很容易给差评;如果毛肚不新鲜、鸭肠有异味,更是会直接导致顾客流失。因此,火锅店不得不花更高的成本采购新鲜食材,比如选择当天屠宰的牛肉、当天到货的毛肚,这进一步增加了食材成本。某火锅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以前食材成本占营业额的 35% 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 45%,甚至有些月份能达到 50%,利润被严重挤压。

2. 房租成本:选址难,租金贵,压力大

火锅店对选址的要求很高,最好开在商圈、社区、美食街等客流量大的地方,但这些地方的房租价格也非常高。以一线城市的商圈为例,一间 100 平方米左右的商铺,月租金可能达到 5 万 - 8 万元;即使是二三线城市的社区商铺,月租金也可能在 1 万 - 3 万元。

而且,很多商铺还需要支付 “转让费”—— 有些热门地段的商铺,转让费甚至高达 10 万 - 20 万元,这对中小火锅店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前期投入。更无奈的是,即使花了高价租了商铺,也未必能保证客流量:比如有些商圈看似热闹,但实际客流以 “逛为主,吃为辅”,火锅店的翻台率上不去,高额的房租就成了沉重的负担。不少火锅店老板感叹:“每个月一开门,首先想到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今天能不能把房租赚回来。”

3. 人工成本:招人难,留人难,成本涨

餐饮行业 “招人难、留人难” 的问题,在火锅店尤为突出。火锅店的工作强度大 —— 服务员需要长时间站立、端菜、清理桌面,厨师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的厨房熬制锅底、处理食材,尤其是在饭点高峰时段,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火锅店的工作,导致火锅店招聘难度增加。

为了吸引员工,火锅店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以前服务员的月薪可能是 3000 元 - 3500 元,现在已经涨到了 4000 元 - 5000 元;厨师的月薪更是从 5000 元 - 6000 元涨到了 7000 元 - 8000 元,甚至更高。而且,即使提高了工资,员工的流动性依然很大 —— 很多服务员做了几个月就因为太累辞职,火锅店需要不断招聘、培训新员工,这又增加了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某火锅店老板说:“现在人工成本占营业额的 20% 左右,比五年前涨了近 10 个百分点,再加上食材和房租成本,利润真的所剩无几。”

三、消费者需求 “变了”:从 “吃饱” 到 “吃好”,要求越来越高

以前,消费者吃火锅,主要是为了 “吃饱、吃热闹”,对口味、环境、服务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现在,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 “吃饱” 升级到 “吃好”,对火锅的口味、食材、环境、服务、体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选择其他店铺。

1. 口味要求:从 “单一” 到 “多元”,还得 “有特色”

以前,川渝火锅凭借 “麻辣鲜香” 的口味,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现在,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多元 —— 有人喜欢清淡的潮汕牛肉火锅,有人喜欢养生的菌汤火锅,有人喜欢酸甜的番茄火锅,还有人喜欢小众的糟粕醋火锅、寿喜烧火锅。如果火锅店只做单一口味,很容易被喜欢其他口味的消费者抛弃。

而且,消费者对 “特色”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不仅要口味好,还要有 “记忆点”。比如同样是川渝火锅,有的店推出 “现炒锅底”,让顾客看着厨师现场炒制辣椒、花椒,增加体验感;有的店推出 “定制锅底”,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调整辣度、麻度,甚至添加药膳。如果火锅店的口味没有特色,只是 “大众化”,很难吸引消费者反复光顾。

2. 体验要求:从 “吃饭” 到 “社交”,环境、服务要跟上

现在的消费者吃火锅,不仅仅是为了 “吃饭”,更是为了 “社交”—— 和朋友聚会、和家人团圆、和同事团建,都需要一个舒适、有氛围的环境。因此,火锅店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的店走 “网红风”,装修成 ins 风、露营风,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有的店走 “复古风”,装修成老重庆、老成都的样子,营造怀旧氛围;有的店走 “家庭风”,装修温馨舒适,适合家庭聚餐。如果火锅店的环境陈旧、简陋,即使口味再好,也很难吸引消费者。

服务也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一点。以前,火锅店的服务只要 “及时上菜、清理桌面” 就够了;但现在,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 比如希望服务员能推荐适合的菜品,希望能及时加汤、换骨碟,希望有免费的小吃、水果、饮品,甚至希望有美甲、擦鞋等增值服务。如果火锅店的服务跟不上,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 “不愉快” 的体验,进而流失顾客。

3. 健康要求:从 “不管不顾” 到 “注重健康”,食材、锅底要 “健康”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吃火锅时,越来越注重 “健康”—— 比如更倾向于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食材,更愿意选择清淡的锅底,甚至会关注 “热量”“营养搭配”。因此,火锅店不得不调整产品:比如推出 “低脂食材”,如鸡胸肉、虾滑、蔬菜等;推出 “健康锅底”,如清汤锅底、番茄锅底、菌汤锅底,减少牛油锅底的比重;甚至推出 “健康蘸料”,如少油的麻酱、低盐的酱油等。如果火锅店还像以前一样,只注重口味,不关注健康,很容易被注重健康的消费者 “抛弃”。

四、运营管理 “跟不上”:从 “粗放” 到 “精细”,能力要求更高

以前,火锅店的运营管理相对 “粗放”—— 只要把口味做好、把成本控制好,就能盈利;但现在,火锅店的运营管理需要 “精细化”,涉及选址、营销、库存、客户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老板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火锅店之所以经营困难,就是因为运营管理 “跟不上”。

1. 营销能力不足:不会吸引新顾客,留不住老顾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火锅店想吸引新顾客,必须做好营销。但很多火锅店老板缺乏营销意识和能力:有的店不知道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做宣传,只会发传单、贴海报,效果甚微;有的店不会策划营销活动,只会 “打折、满减”,不仅吸引不到优质顾客,还会降低品牌形象;有的店不重视老顾客管理,不会做会员体系、不会搞老顾客回馈活动,导致老顾客流失严重。

比如有的火锅店,开业后没有做任何宣传,只是靠 “自然客流”,结果开业没几天就门可罗雀;有的火锅店,虽然做了短视频宣传,但内容只是 “拍菜品、拍环境”,没有亮点,播放量很低,吸引不到新顾客;有的火锅店,没有会员体系,老顾客来消费和新顾客一样,没有任何优惠和福利,老顾客自然不愿意反复光顾。

2. 库存管理不善:食材浪费严重,成本增加

火锅店的食材种类多,而且很多食材保质期短(比如毛肚、鸭肠、蔬菜等),如果库存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 “食材浪费” 或 “食材短缺” 的问题。比如有的火锅店,采购食材时没有根据销量估算,导致采购过多,食材过期变质,只能扔掉,增加了成本;有的火锅店,采购过少,高峰时段食材不够,导致顾客点的菜上不了,影响顾客体验。

而且,很多火锅店老板缺乏库存管理的方法:没有建立库存台账,不知道每种食材的销量和库存;没有根据季节、节假日调整采购量,比如春节前客流量大,却没有增加采购量,导致食材短缺;没有合理利用剩余食材,比如剩下的蔬菜没有及时做成蔬菜拼盘,剩下的汤底没有合理利用,造成浪费。

3. 客户管理缺失:不了解顾客需求,无法精准服务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 “个性化”,希望能得到 “精准服务”。但很多火锅店缺乏客户管理意识,不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偏好:比如不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的锅底、什么食材,无法推荐适合的菜品;不知道顾客的消费频率、消费金额,无法做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不知道顾客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

比如有的火锅店,没有记录顾客的消费信息,每次顾客来消费,都需要重新询问口味偏好,让顾客觉得 “不被重视”;有的火锅店,没有收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即使顾客反馈 “锅底太咸”“食材不新鲜”,也没有及时调整,导致顾客流失;有的火锅店,没有做客户分层,对新顾客和老顾客、高消费顾客和低消费顾客一视同仁,无法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其实,火锅店越来越难经营,本质上是因为市场、成本、消费者、运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很多火锅店没有及时 “适应变化”—— 依然用以前的思维、以前的方法经营现在的店铺,自然会遇到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火锅店就 “不能做” 了。相反,那些能适应变化的火锅店,依然能实现盈利:比如有的店通过差异化定位,打造特色口味和环境,吸引了大量忠实顾客;有的店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优化服务,提高了利润空间;有的店通过创新营销,利用短视频平台、私域流量,吸引了大量新顾客。

对火锅店老板来说,与其感叹 “经营难”,不如主动拥抱变化:去了解市场的新趋势、消费者的新需求,去学习新的运营管理方法、新的营销技巧,去优化产品、服务和环境。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让火锅店重新焕发生机。

来源:石锅苗苗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