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柚柚编辑| 文静初审|小满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提起袁姗姗这个名字,很多人脑海里闪过的可能不是什么代表作品,而是那些年她卷入的各种风波和争议。
这个曾经被业内看好的女演员,明明有着不错的起点,却一步步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从北影毕业到进入娱乐圈,从被力捧到口碑崩塌,这些年她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一个本该前途光明的女演员,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不少人发现袁姗姗出现在了家乡的街头巷尾。
她穿着朴素,拿着手机拍摄各种地道美食,红糖饼、粉条汤、烧烤摊、三鲜豆皮、牛肉面,一个接一个地吃。
画面看起来挺接地气的,像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这种转型其实早有端倪。
这几年袁姗姗明显低调了很多,很少上综艺,影视作品也不多见。
她似乎想用时间来冲淡那些负面新闻,让大家慢慢忘记她曾经做过的那些事。
拍美食视频、分享日常生活,这套路在娱乐圈不算新鲜,不少口碑崩塌的艺人都试过这招。
问题是观众的记忆没那么容易抹去。
评论区里依然有人翻出她以前的黑历史,那些争议并没有因为她的低调而消失。
美食视频拍得再多,也掩盖不了过去那些让人诟病的言行。
网友们不买账,觉得这不过是换了个方式继续营业罢了。
说实话,一个艺人想要重新获得观众认可,光靠低调和时间是不够的。
真诚的道歉、对过往错误的反思、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些才是关键。
袁姗姗选择了默默淡出,却没有正面回应过那些质疑,这种鸵鸟心态反而让人觉得她心里有鬼。
要说袁姗姗口碑崩塌的转折点,那次文物事件绝对算一个。
在某档综艺节目录制现场,工作人员拿出了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让嘉宾们欣赏。
这种场合下,大部分人都会小心翼翼,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袁姗姗倒好,拿着文物左看右看,动作随意得像在摆弄自己家的杯子。
旁边的工作人员都紧张得不行,生怕她一个手滑把东西摔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还当着镜头说了句"坏了可以修"。
这话一出口,现场气氛瞬间尴尬。
这件事播出后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网友们纷纷指责她没文化、不尊重文物、素质低下。
文物专家也站出来科普,很多古代文物的修复工作极其复杂,有些损坏根本无法复原,那句"坏了可以修"简直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侮辱。
类似的言行不止这一次。
在另一档节目里,袁姗姗和张小斐同住一间房。
她在节目上公开调侃张小斐睡觉打呼噜,还说人家洗澡时间太长。
这种私密的生活细节,就算是真的也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拿出来说,这是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张小斐当时虽然笑着应对,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气氛有多尴尬。
两个女生住在一起,谁没点小习惯小毛病?真正有教养的人懂得体谅和包容,而不是拿这些事情当笑料在镜头前说。
这件事让很多人开始质疑袁姗姗的情商和素质。
娱乐圈是个放大镜,艺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
袁姗姗这些看似无心的举动,却暴露出了她在为人处世上的巨大缺陷。
口无遮拦、不顾他人感受、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这些标签一旦贴上,想撕都撕不掉。
说起袁姗姗的感情史,不得不提张戈这个人。
他和袁姗姗是大学同学,两人在北影读书的时候就认识了。
张戈对袁姗姗一见钟情,从大学开始就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
这个男生的执着程度让人震惊。
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床,给袁姗姗买好早餐送到宿舍楼下。
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种坚持一天两天容易,但张戈整整坚持了好几年。
除了送早餐,他还会帮袁姗姗打理各种琐事,陪她上课、排练、参加活动,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专职男友。
大学毕业后两人都进了娱乐圈,张戈的追求还在继续。
他跟袁姗姗约定,等到30岁的时候就结婚。
这个承诺对张戈来说无比认真,他把袁姗姗当成了未来的妻子,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全部的热情和耐心。
问题是袁姗姗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始终模糊不清。
她没有明确拒绝张戈,也没有给他一个正式的女友名分。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这就是典型的"吊着"。
张戈送的早餐她照收不误,提供的照顾她也欣然接受,可一旦张戈想把关系更进一步,她就推三阻四。
时间一年年过去,张戈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变成了快三十的男人。
他一直记着那个约定,满心期待地等待着30岁的到来。
30岁生日那天,张戈满怀希望地向袁姗姗求婚,结果得到的是拒绝。
那个曾经说好的承诺,袁姗姗轻飘飘地就违约了。
这件事曝光后,网友们都替张戈感到不值。
八年的时间,最美好的青春都花在了一个人身上,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有人说袁姗姗太自私,明知道对方有意思却不早点说清楚,白白耗费了人家八年的感情。
也有人说她太现实,可能一开始就没把张戈当回事,只是把他当成了提款机和跑腿的。
张戈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段往事,语气里满是苦涩。
他说自己那些年真的很傻很天真,以为只要足够坚持就能感动对方。
可现实告诉他,感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能有结果的,得对方也有心才行。
张戈的故事还没完,袁姗姗身边的追求者就又出现了新面孔。
王仁君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他后来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演了个角色,算是小有名气。
王仁君和袁姗姗也是圈内认识的,他对袁姗姗同样一往情深。
王仁君的性格比张戈内敛,不会像张戈那样天天献殷勤,但他的心意圈内人都看得出来。
他在社交媒体上经常点赞袁姗姗的动态,参加活动的时候也会想办法和她多说几句话。
这种暗恋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王仁君一直没有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
等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的时候,袁姗姗给他发了一张好人卡。
她说两个人还是当好哥们比较合适,不适合发展成情侣关系。
这种拒绝方式在娱乐圈很常见,说白了就是婉转地表达"我对你没意思"。
王仁君也算识趣,被拒绝后就不再纠缠,两人表面上还维持着朋友关系。
袁姗姗在感情上的态度一直让人捉摸不透。
一边拒绝着真心喜欢她的人,一边又和圈内其他男艺人传出各种绯闻。
陈晓就是其中一个,两人因为合作认识,关系看起来不错。
有一期节目里袁姗姗给陈晓打电话,那个语气听起来相当暧昧,像极了热恋中的情侣。
当时陈晓还没和赵丽颖的关系公开,观众们都不知道他的感情状况。
袁姗姗这通电话播出后,网友们纷纷猜测两人是不是在一起了。
陈晓的粉丝气得够呛,跑到袁姗姗微博下面骂她蹭热度、炒作。
事情闹大了,两边工作室都出来澄清说只是普通朋友,可那个电话录音摆在那里,说服力实在有限。
郑恺也是袁姗姗的绯闻男友之一。
两人合作过一部戏,剧中有不少亲密戏份。
拍摄期间有媒体拍到他们私下关系也不错,经常一起吃饭聊天。
娱乐圈的规矩就是这样,只要男女艺人走得近一点,立马就会被传绯闻。
郑恺和袁姗姗的这段绯闻持续了好一阵子,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个叫孙坚的男艺人,被袁姗姗称作"男闺蜜"。
两人的关系确实好得不像普通朋友,经常一起出现在各种场合。
孙坚对袁姗姗也是有求必应,关系好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只是朋友。
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在娱乐圈很常见,说是朋友吧又太亲密,说是恋人吧又没有实锤。
袁姗姗在节目上还公开表示过自己喜欢某个运动员,说得那叫一个深情款款。
这种公开表白在娱乐圈不算少见,但大多数都是炒作营销的手段。
那个运动员后来也没有回应,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回头看袁姗姗的这些感情经历,真的很难说她对感情是什么态度。
真心喜欢她的人她不要,和她关系暧昧的人又一大堆。
这种处理感情的方式让很多人觉得她不够真诚,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味道。
把时间往回拨,回到袁姗姗的童年时期。
六岁那年,她开始学小提琴。
小提琴这个乐器学起来不容易,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袁姗姗的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希望她能在艺术道路上有所成就。
那段时间袁姗姗每天都要练琴好几个小时,小小的手指按在琴弦上,一遍遍重复着枯燥的练习曲。
这种训练很辛苦,但也培养了她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
学琴的经历对她后来选择艺术道路有很大影响。
有一次去舞蹈学校参加活动,袁姗姗被一个舞蹈老师看中了。
那个老师觉得她身材比例好,很适合学舞蹈,想收她当学生。
学舞蹈意味着要进行专业训练,时间和精力投入都很大。
袁姗姗的母亲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这个机会。
母亲的想法很实际,她觉得女儿已经在学小提琴了,如果再学舞蹈,两边都要兼顾会太辛苦。
而且小提琴已经学了一段时间,如果放弃就前功尽弃了。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起来很合理,可谁也不知道如果袁姗姗走了舞蹈这条路,她的人生会不会有不同的轨迹。
时间快进到高中毕业,袁姗姗决定考艺术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是她的目标,这所学校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袁姗姗准备了很长时间,从形体到台词,从表演到才艺展示,每一项都反复练习。
艺考那天,她和其他考生一样紧张又兴奋。
考场上她发挥得不错,最终成功拿到了北影的录取通知书。
进入北影就意味着离娱乐圈更近了一步,很多著名演员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袁姗姗那时候肯定也做着明星梦,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聚光灯下。
大学生活比她想象中精彩,专业课学习、社团活动、同学聚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张戈,开始了那段让她背负骂名的感情纠葛。
如果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也不为过。
从小提琴女孩到北影学生,袁姗姗的成长之路看起来还算顺利。
她有艺术天赋,有教育背景,有进入娱乐圈的机会。
可惜的是,有了这些还不够,一个艺人想要走得长远,品德和情商同样重要。
袁姗姗刚进娱乐圈的时候,资源确实不错。
有著名编剧看好她,愿意给她机会,让她在作品里担任重要角色。
那段时间她拍了不少戏,虽然不是每部都大红大紫,但曝光度还是有的。
娱乐圈就是这样,新人想要出头需要机会,而机会往往掌握在那些有话语权的前辈手里。
袁姗姗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本应该好好把握,用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用人品赢得观众的喜爱。
可她似乎对这些不太在意。
有了一点名气就开始飘,说话做事越来越不注意分寸。
那些让她口碑崩塌的事件,很多都发生在她小有名气之后。
文物事件、调侃同事、感情混乱,这些负面新闻一件接一件,把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友们给她起了各种外号,黑料满天飞。
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演员,观众凭什么要支持一个口碑这么差的人?
资源开始变少,找她拍戏的导演越来越少,综艺节目也不太敢邀请她。
本来有机会成为一线女星的袁姗姗,就这样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她后来试图通过低调来挽回形象,可观众们没那么容易忘记。
那些黑历史就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她的职业生涯上。
娱乐圈不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犯错的成本往往很高。
一个艺人想要获得观众认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维护,可毁掉这一切只需要几个错误。
袁姗姗就是个典型例子,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出道即巅峰,后面走下坡"。
结语袁姗姗的经历其实给娱乐圈的新人上了一课。
有才华、有资源、有机会,这些都只是基础,真正决定一个艺人能走多远的,是她的品德和情商。
袁姗姗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她自己一次次把机会挥霍掉了。
从感情上的暧昧不清,到言行上的口无遮拦,这些看似小事,却足以毁掉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现在她想通过低调和时间来挽回形象,可观众们看得很清楚,没有真正的反省和改变,这条路注定走不远。
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及网络资料
包括但不限于各大娱乐媒体对袁姗姗参加综艺节目的相关报道
社交媒体上的公开信息
以及娱乐行业观察者的分析评论
涉及感情经历部分来源于当事人在公开场合的言论及媒体采访记录
来源:龍影Jackie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