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预见”未来视力,AI 让全飞秒效果“一目了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4:38 1

摘要:据预测,到 2050 年,全球近视人口预计将接近 50 亿。全飞秒手术作为目前主流近视矫正方式之一,已帮助全球超过 800 万人成功摘镜。而面对全球50 亿的近视人群,如何让每一台手术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屈光手术医生不断探索的课题。

很多人想做全飞秒手术,心里总有几个问号挥之不去:术后视力咋样?好视力到底能维持多久?三五年后会不会回落?会不会反弹?

别猜了!刘泉教授团队带来最新AI 研究成果,在术前就能“预览”未来多年的视力走向,清晰看见远期的视觉质量!

据预测,到 2050 年,全球近视人口预计将接近 50 亿。全飞秒手术作为目前主流近视矫正方式之一,已帮助全球超过 800 万人成功摘镜。而面对全球50 亿的近视人群,如何让每一台手术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屈光手术医生不断探索的课题。

△刘泉教授做全飞秒手术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泉教授(现任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团队在国际知名眼科期刊《BMJ Open Ophthalmology》上发表了一项原创性研究,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 SMILE 手术后长期裸眼视力的精准预测。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杨晓南副主任医师,共同通讯作者包括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教授。

△BMJ Open Ophthalmol. 2025 Sep 26;10(1):e001932.

此项研究收集了2012 至 2016年间接受SMILE手术的440名患者的873只眼的数据,并追踪至 2019 年,平均随访4.25±1.11年。结合术前、术中、术后共17项关键指标(从年龄、角膜厚度到手术参数等),团队通过机器学习建模,筛选出最具预测价值的特征,最终构建出能有效预测术后长期裸眼视力的AI模型。

△图片由AI生成

研究结果显示,机器学习模型(尤其是极端随机回归树(extraTrees)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术后多年的视力水平。这就好比为医生配备了一台“视力预测仪”,让手术效果提前可见。

△图片由AI生成

刘泉教授指出,这项技术不仅帮助医生更客观、精准地评估手术的长期效果,还将推动屈光手术从“经验依赖”迈向“数据驱动”的新阶段。未来,基于AI构建的个性化手术规划工具-SMILE Nomogram,将辅助医生为每位患者定制最佳手术方案,推动屈光手术迈向真正的“个性化定制”,实现更稳定、更可预测的视觉质量。

△图片由AI生成

想象一下,在决定接受全飞秒手术前,你不仅能知晓术后的即刻视觉效果,还能清晰预见三五年后,甚至更久的时间,那个清晰、明亮的世界依然存在。这,是不是更让人安心与期待呢。

广州普瑞眼科医院屈光科由双博导——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原主任刘泉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原主任沙翔垠教授领衔,可开展屈光手术完整解决方案——全飞秒、ICL、半飞秒、老视手术、优化相差引导的个性化手术、二次增效手术、个性化角膜交联手术等,以专业的技术与暖心的服务,为近视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手术选择和视觉体验。

来源:广州普瑞眼科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