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才换完瓣,能不能吃点肉补补?” “家里炖了猪蹄、红烧肘子,我能不能吃?”
一、开篇:秋天的味道,也是心脏恢复的考验
立秋一过,朋友圈就开始“贴秋膘”——红烧肉、羊蝎子、糯米饭纷纷上桌。
但在瓣膜手术后的患者群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提问:
“我才换完瓣,能不能吃点肉补补?” “家里炖了猪蹄、红烧肘子,我能不能吃?”医生的回答往往是:“能吃,但要会吃。”
秋天确实是身体恢复、补充能量的好时节,但“贴秋膘”不等于“大鱼大肉”,尤其对于刚做完心脏手术的患者来说——吃得对,是康复的一半;吃错,可能会让心脏重新负担。
二、术后为什么需要“补”?
瓣膜手术是一场身体的“大修”。
无论是开胸置换还是经导管TAVR手术,术后都意味着能量消耗大、组织修复慢、蛋白质消耗多。
心肌在手术中接受了暂时性缺血,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术后创口恢复需要蛋白质合成;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部分维生素吸收也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术后营养不是“可选项”,而是康复必需品。
但关键在于:“补”不等于“猛补”。
三、秋天“贴秋膘”,瓣膜患者最容易踩的三个坑坑1:以为多吃肉就能补身体
许多术后患者一到秋天就开始进补——红烧肉、牛尾汤、羊肉锅……
确实,肉类富含优质蛋白,但问题在于:动物脂肪太多。
脂肪过高不仅容易升高血脂,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对服用抗凝药的患者更是双重负担。
医生建议:
✔ 选择瘦肉、鱼肉、去皮禽肉为主;
✔ 避免肥肉、动物皮、汤油浮厚的炖汤;
✔ 控制每日总脂肪摄入占比不超过总热量的25%。
很多老人喜欢“喝汤养人”。但医学营养数据显示:
一碗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到同等重量瘦肉的1/10。汤香味浓,并不代表营养多。更糟的是,汤里的脂肪、嘌呤往往更高,长期大量饮用反而导致血脂上升、尿酸增高。
医生建议:
✔ 多吃肉少喝汤,或炖后撇去油脂;
✔ 用瘦肉、豆腐、菌菇搭配炖汤,既补蛋白又清淡。
坑3:忽视了抗凝药与饮食的“暗战”
术后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的患者,饮食稳定性比补充量更重要。
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如果突然大量摄入,会干扰抗凝效果。
但完全不吃又会引起营养不均。
医生建议:
维持日常饮食结构稳定,不要“今天吃素、明天大鱼大肉”;菜量保持一致,不要突然加倍;若计划“大补”,提前与医生沟通,必要时调整抗凝剂量。四、秋季换瓣患者的饮食目标:补得“稳”、补得“轻”、补得“准”
医生们总结出三句话——
营养够,心脏才有力; 脂肪少,血液才顺畅; 饮食稳,抗凝才安全。1.补得“稳”:三餐规律、定时定量术后康复期,心脏对能量波动很敏感。暴饮暴食容易引起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负担。
建议:
秋天口干容易“重口味”,但心脏术后患者最怕的就是盐。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建议: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 5g(约一个啤酒瓶盖);避免酱菜、腊肉、咸汤;烹饪可用柠檬汁、香草等提味。3.补得“准”:蛋白质 + 微量元素双轨补充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汤、啤酒(易引起高尿酸、影响抗凝)
高脂肪食物:五花肉、油炸食品(升高血脂)
高糖点心:蛋糕、奶茶、红糖姜茶(加重体重负担)
刺激性调味料:辣椒、花椒、咖啡因饮品(诱发心悸)
七、患者故事:从“怕吃”到“会吃”的转变
瓣膜网社群的王阿姨,63岁,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4个月。
手术后她几乎不敢碰肉,只吃稀饭和青菜。结果三个月后体重下降7斤,复查时发现白蛋白偏低。
医生耐心解释后,王阿姨开始学着“吃对”:
“我现在每天早上吃个鸡蛋,中午吃鱼,晚上喝点牛奶,人有劲多了。 以前总怕吃坏,现在知道不吃才更伤身体。”她还笑着在群里留言:“秋膘我也‘贴’,不过是用鸡胸肉和豆腐‘贴’的。”
八、小贴士:秋天三件“护心”小事
1️⃣晒15分钟太阳
促进维生素D合成,帮助钙吸收,提升情绪。
2️⃣每天散步30分钟
促进代谢,增强心脏耐力。
3️⃣保持心情稳定
避免暴躁、焦虑——秋天昼短夜长,情绪波动大,是心脏隐形负担。
九、结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可以是康复的季节。
对术后患者来说,“贴秋膘”不是放纵,而是让身体在温和中恢复,在平衡中强壮。
✅ 少油少盐,心脏才轻松; ✅ 优质蛋白,恢复更有力; ✅ 规律饮食,是最好的“秋膘”。愿每一位手术后的你,都能在这个秋天里,
吃得安心,活得暖心。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Heart Disease Recovery (2023).
3.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 Eur Heart J (2022).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瓣膜网致力于公益提供有利于患者的医疗讯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具体病情咨询,请谨遵医嘱。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记录过程,也一起慢慢向前
来源:健康体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