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岁还在台上蹦到青筋暴起,我们以为他只想翻红,其实人家算盘早打到下一代。
45岁还在台上蹦到青筋暴起,我们以为他只想翻红,其实人家算盘早打到下一代。
昨晚刷到锋味麻辣小龙虾试产视频,谢霆锋穿着黑色围裙,手背被汤汁烫得通红,一句废话没有,继续搅拌。
镜头外的工作人员说,这款预制菜九月才官宣,生产线已经三班倒。
我愣了下,四年没发专辑的人,原来把录音棚搬进工厂,鼓点换成炒锅的节拍。
更离谱的是,同一天港媒拍到他戴鸭舌帽出现在上海浦东某国际学校门口,手里攥着Lucas的入学资料,纸边卷成毛边。
旁边家长认出他,想合影,他摆摆手,指了指校门,意思是别耽误孩子考试。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拼命跨界不是为了自己刷存在感,而是在给两个儿子铺两条路:一条是锅铲,一条是笔杆。
很多人吐槽他不安分,唱歌的去炒菜,炒菜的去拍戏。
可细看时间线,8月专辑录一半,9月预制菜上线,10月电影杀青,11月演唱会加场,12月还要带Lucas面试。
别人一天24小时,他像把表盘掰成48格,一格写歌,一格拍爆破戏,一格陪儿子背面试稿。
累到眼窝深陷,机场照依旧自己推行李,不雇助理。
有人问他干嘛不回加拿大让小孩读国际学校,他反问:中文都写不利索,以后怎么看得懂我的歌词?
一句话把记者噎住。
我们总以为明星把孩子送出去是标配,他偏往回拎,而且挑了上海,学费不比香港便宜,但中文氛围浓,连食堂阿姨都讲沪语。
Lucas放学要是想吃麻小,楼下便利店就能买到老爸牌,包装上还印着他写的行书“锋味”二字,这广告比任何热搜都硬核。
再说回那张拖了四年的专辑。
录音师爆料,他把电子鼓做成心跳采样,每一下都踩在90BPM,说是儿子慢跑的步频。
摇滚不再吼愤怒,低音里夹着菜籽油滋啦声,别人听是创新,我听是老父亲的暗号:跑快点,也别饿着。
电影那边更绝,刘德华演正派,他演反派,最后一场爆破戏坚持自己上,摔得膝盖积水。
导演喊停,他喘着气说,得让Lucas来探班一次,让他看看老爸挨打比打人多。
原来硬汉也怕在孩子面前掉价。
算下来,一年里他干了四件大事,件件都指向同一个终点:把名气熬成汤底,让儿子涮菜。
我们担心他过劳,他倒怕孩子以后没选择权。
锅铲、吉他、剧本,三把钥匙同时转,锁开了,门后不是名利场,而是一张课桌。
所以别再问他到底图什么。
当别人的45岁在直播带货数佣金,他在录音棚里把心跳做成节拍,在工厂把辣油熬成记忆,在片场把摔打换成教材。
明星当爹常见,少见的是把爹味熬成汤,还自己尝咸淡。
谢霆锋折腾到现在,只剩一句总结:拼了一辈子,不过想让孩子以后点餐时,能抬头跟老板说——不要辣,我爸那款太猛。
来源:敏锐火车1STCQ9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