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妇女峰会10月13日在北京开幕。由中国和联合国妇女署合作举办的此次峰会,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来自110余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部长级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等出席。多位与会嘉宾接受新京
全球妇女峰会10月13日在北京开幕。由中国和联合国妇女署合作举办的此次峰会,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来自110余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副总理级官员、部长级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驻华使节等出席。多位与会嘉宾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30年前担任北京世妇会秘书长的蒙盖拉寄语年轻女性要抓住发展机遇,中国冬奥会首金得主杨扬谈女运动员生理期、女运动员退役后处境等话题。中国残联原主席、康复大学名誉校长张海迪表示,希望和平的阳光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因为只有和平才能为妇女带来最幸福安宁的生活。
北京世妇会秘书长蒙盖拉:
新一代女性要勇冒风险抓住机会
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坦桑尼亚的蒙盖拉担任北京世妇会秘书长。30年后,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开幕,蒙盖拉再次来北京参会。蒙盖拉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赞中国近年来在消除女性贫困上取得巨大进步,寄语年轻女性要抓住发展机遇。
“在推动女性权益方面,中国这些年给出了很多例子,特别是在降低女性贫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我们来到北京,能看到女性贫困的程度不高,中国在消除女性贫困方面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蒙盖拉表示。
她对30年前的北京世妇会亦印象深刻,将其称之为“里程碑时刻”“重要的转折点”。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达成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是妇女权益保护方面最权威的纲领之一,引导我们采取行动,推动性别平等、妇女赋权、经济赋权、政治参与。”蒙盖拉在大会中分享道,她认为过去30年全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变革尚未完成,仍需做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政治参与方面,要确保妇女担任更多领导职务,参与决策,反映人民心声。“上一代人总有退休的时候,北京精神召唤采取切实的行动来践行承诺。”
中国在此期间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为加速妇女发展指明方向,呼吁中国女性与其他地区女性能彼此携手共进,积极开发应用科技、数字创新,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结合,为全球妇女、女童开辟新的机遇前景。
对于新一代女性,她表示,她们必须努力工作,去抓住教育的机会,取得属于她们的自我发展的机遇,“如果我现在还年轻,我一定会勇冒风险抓住机会,然后说,嗨,我们正在行动。”
中国残联原主席、康复大学名誉校长张海迪:
想让更多姐妹看到我 也能够有勇气
10月13日,今年已年满70岁的张海迪,坐着轮椅出现在全球妇女峰会的现场。
65年前的秋天,张海迪罹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身体失去知觉,没有任何活动能力。“65年过去了,我不但活着,而且作为一个身患残疾的女性,我努力活出了自己的意义。”张海迪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她还要帮助别人活着。张海迪说,自己作为残疾人工作者,积极对外呼吁,大家要行动起来,要帮助妇女、姐妹更加勇敢去面对生活的苦难和挑战。
虽然行动不便,但她依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们不仅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且还要尝试别人认为我们不能做的事情。”张海迪认为,只要有勇气,她们也能创造出美好生活。
张海迪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力量和男性力量都是人类力量,他们不分彼此。女性在面对痛苦和创伤时,会更加勇敢。
作为一名女性,她认为自己现在最骄傲的是,还拥有自己的妈妈。张海迪的妈妈今年已经94岁了。张海迪表示,妈妈已经生病了40年,其中有10年还不能讲话,但她非常坚忍。“我总跟妈妈说,您就是我的榜样。所以,我也要做一个非常勇敢的女性,让更多姐妹能够看到我,也能够有勇气。”
30年前,张海迪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30年后,此次作为全球妇女峰会参会嘉宾,张海迪也表示,希望和平的阳光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因为只有和平才能为妇女带来最幸福安宁的生活。
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女性力量”就是人类的力量
过去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核心是强调女性群体的集体力量。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告诉记者,如今这一理念的落点已转向个体,“每一个女性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位女性都是时代的女主角”。她认为,这种从“看见群体”到“尊重个体”的转变,是社会对女性价值认知的巨大进步。
“我特别想给所有男性提一个建议,不仅看看自己,也还要看看我们。”蒙曼说,这个建议与她提给女性的建议是一样的,看看别人,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又拥有如此多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方式,而它们都有意义。
蒙曼以照镜子为比喻,人拿镜子单照自己,会略显无趣,要是把镜子拿起来,照照别人,看看世界,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蒙曼说,“女性力量”就是人类的力量,是一种月映万川的力量。“当月亮的光洒向山上,那就成了山的光;当月亮的光洒在水面,那就成了水的光。女性力量不是所谓的温柔力量或宁静力量,它就是人类的一部分力量,是那百分之五十的力量。”
蒙曼也坦言,目前女性的困境来源于一个整体的文化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女性被认为是辅助者的角色。“你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你得离家近一点”“你该结婚了”,这些话以更高的频率说给了女性,而这种对女性的忠告就变成了压力和负担。在她看来,女性在智力和力量上,并不比男性差。但社会现象告诉我们,女性弱于男性。因为一些文化限制了女性的发展。
作为女性,蒙曼最骄傲的是,能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全国妇联常委、香港妇协主席何超琼:
中国女性在全球是最幸运的
听了昨日上午大会的内容,全国妇联常委、香港妇协主席何超琼表示感触颇多。她告诉记者,30年前,北京举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时隔30年后,众多参会者再次来到北京,其中有人就提到,中国已一一兑现当年相关宣言中的承诺。
但从全球来看,目前仍有不少国家在妇女发展领域急需更多资源支持。何超琼说,作为长期致力于妇女工作的人士,自己返回香港、澳门后,将积极运用此次参会收获的经验,大力传播峰会所倡导的妇女发展精神,为推动港澳地区及更广泛范围内的妇女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出的“你认为什么是‘女性力量’?”时,何超琼提到,无论是性别平权,还是安全保护等方面,中国女性在全球是最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够在一个安稳的环境下,去发挥我们自身的力量。”
何超琼认为,要为女性打造一个更加安稳的环境,让她们享有共同发展的平等机会。
中国冬奥会首金得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
主动发声有助于加强女运动员权益保障
中国冬奥会首金得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副主席杨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女运动员能够公开谈论赛场与生理期的话题,拒绝“月经羞耻”,这些主动发声对于推动赛制改革,加强女运动员的权益保障会带来很大帮助。
今年5月举行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黄东萍因生理期离场处理超时被罚分。在赛后采访中,黄东萍表示,自己去卫生间是因为“我来月经了。”同时指出,自己是在征得主裁判同意后才前往卫生间的,回来后却遭到了1张红牌和罚掉1分的处罚。
今年4月举行的2024-2025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总决赛的首场争夺中,女篮国手韩旭在生理期参赛,比赛中,经血染红了她的白色球裤。经场上队员提醒,韩旭低头看了一眼球裤,摆摆手示意比赛继续。赛后,韩旭发文表示,不想影响比赛所以没有下场,这种事情对女运动员来说早已习惯,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遮掩和避讳的话题。
“如果在我们那个年代,这样的表达会是什么样子。”杨扬说,她还记得曾经有队友生理期蹲在厕所出不来,这些其实她们都经历过,但那个时候大家不太会说出来。现在,女运动员对这类话题不再回避是特别好的现象,也说明社会环境更加包容。
杨扬认为,公开谈论、主动发声更大的意义在于让这些声音被听到,引起大家的思考,对于推动赛制改革,加强女运动员的保障会带来很大帮助。同时,体育也不仅是体育的事情,还会影响到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女性权益的保障。
杨扬表示,如何处理女性生理期与训练、与比赛的关系是一个科学的事情,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关于性别方面的讨论和保障是非常多的,相信这些声音都会被重视。
此外,在谈到近一段时间热议的女运动员退役后处境的话题时,杨扬表示,女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着事业转型,一切需要从零开始,同时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可能成立了家庭,也需要适应全新的角色,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有运动员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每天都在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杨扬说,自己也曾有过迷茫的阶段,最后找到方向的关键是不停地尝试,找到能够持续兴奋的事情,“你就会知道,差不多这就是你想做的事情了。”
杨扬说,这个过程跟滑冰一样,要摔过很多跟头才能成长。她给年轻女运动员的建议是,走下赛场依然不要害怕摔跟头,不论如何选择都要做到自己能实现的最好,去感受那份成长,这种成长会带来安全感,让人不再害怕。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