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花3万在鹤岗买一套房,又赔8千卖出去的年轻人,现在怎样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9:08 1

摘要:东北的边陲小城鹤岗市,曾经作为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因为煤炭产业繁盛一时。如今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与改革,鹤岗的煤炭优势不复存在,煤炭产业也日渐衰落,由于当地没有其他产业支撑,年轻人都选择南下找工作,留在那里的大多是不愿意出去的老人。再加上棚改房的大量出现,鹤岗的

文:可靠张大凌

东北的边陲小城鹤岗市,曾经作为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因为煤炭产业繁盛一时。如今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与改革,鹤岗的煤炭优势不复存在,煤炭产业也日渐衰落,由于当地没有其他产业支撑,年轻人都选择南下找工作,留在那里的大多是不愿意出去的老人。再加上棚改房的大量出现,鹤岗的房价陆续下跌。

从2019年开始,大量媒体对鹤岗房子“白菜价”的报道,使得鹤岗这座小城,突然就因为房价低出了名,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明星”城市。大家都在惊呼:鹤岗一套房只卖几万元。

房价一直都是中国百姓们最大的关注点,于是大家纷纷把目光转到了这个东北小城。

在某社交平台有个流浪吧,里面的人都负载着在异乡打拼的故事,不少人有在北上广打拼的经历,而更多人有着“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的无奈,他们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渴望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他们在流浪吧分享自己各自的境况,这里成了他们的精神聚集地。

其中一位来自浙江舟山的李海,在流浪吧直播了“在鹤岗直播买房”的过程,这则帖子瞬间火了。

他在帖子里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仅有的5万积蓄,在鹤岗实现了买房自由,买到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

中国人买房子的欲望就像是一个坚定的信仰,帖子爆火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居然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一窝蜂的流浪者们闻声而动,一群老哥带着人均4万的购房资金,循着李海的足迹来到了鹤岗安家,为流浪之路画上了句号。

而许康就是看到李海帖子后追踪来到鹤岗的。

许康是湖北荆州人,出生于1992年,14岁开始就离家去了北京学手艺,多年来辗转各个城市打工。

自己没文化,也找不了高薪的工作。他在流水线上当过工人,也在餐馆里做过洗碗工,工资都不高,每个月也就两三千,基本上只能刚好维持生活开销。在一次和同事聊天中,听他们说拉萨工资高,又来到了拉萨,一呆就呆了6年。

在来到鹤岗之前,他在一家拉萨的一家餐厅后厨做切配工,每个月的工资在5000左右。也就是在拉萨工作的这几年手里才开始慢慢有积蓄。每个月除去开销,能存个一千块,几年下来手里也攒了几万。

在一线城市连一个卫生间都买不到的积蓄,在帖子里看到了李海花几万块就在鹤岗买了房,许康很是心动,第一次觉得,自己距离买房如此之近。

这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每换一份工作都要搬一次家,租一次房。体验过被房东催款,加租的痛苦,也住过集体宿舍,宿舍里四五张床挤在一起,上下铺几个大男人住一块。一年到头,房间都弥漫着一股臭袜子和烟味儿混杂的味道。

逢年过节也很少回家,从小父母就离异,他们也都各自组了新的家庭。于许康来说,过年不过年和平时差别不大。别人过年提着大包小包行李往回家的路上赶时,他就一个人在集体宿舍里躺在床上玩手机。

所以当得知鹤岗有合适便宜的房子后,就立刻在网上联系了当地的二手房中介,让中介找一套价格在3万元左右的二手房。

2019年11月,许康就从拉萨动身,先乘火车到西安转飞机,再从哈尔滨转火车,穿越5000多公里,2天后终于抵达了鹤岗。虽然一路奔波劳顿,但是想到马上就能拥有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心情很是激动,就连在火车上睡觉时嘴角都是洋溢着笑意。

02

到了鹤岗,中介领着许康看了当地一套价格3万的二手房。是老居民楼的最顶楼6层,没有电梯,听中介说是10多年前的老房子。房间不大,只有47个平方,阳台上有些白色墙皮已经脱落。但地理位置在市中心,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很齐全。

许康没怎么多想,总归才3万块,这价格也不能指望太多,买下来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这是他在当地看过的唯一一套房子,许康觉得行,就和中介商量着定下来去办了手续。

办交接手续的那几天,许康在房子附近溜达了几天。在他看来,鹤岗是个不错的城市,除了冷点没别的缺点。物价也不高,早餐吃了一碗豆腐脑、几个煎蛋、还加了一份肉饼,总共也才7块,午餐也只花了15元就解决了。

小区边上是鹤岗最大的广场人民广场,挨着麓林山、三宝寺,交通也方便。出门转悠时,还碰到不少老人在那边锻炼身体,走过去还打了几声招呼。这个地方,真好。没大城市的浮躁,小城生活真安逸。

自己心里也想着,以后定居在这里了也没事常来逛逛。越想心里越喜庆,不自觉地哼了一路的歌。

和房东手续交接完毕后,看着房产证上自己的名字,他兴奋地和房产证合了一个影,“漂泊了多年,终于有家了。”

就连睡觉前,也会把房产证从箱子里掏出来,反复端详,越看越欢喜。

在鹤岗安好了家,他就想在鹤岗找份工作定居下去。没想到在鹤岗自己能做的工作工资只有2000左右,比自己在拉萨的工资低了一半还不止。思来想去,许康还是决定返回拉萨工作。房子交完全款,自己身上也只剩下几千元了,他琢磨着先去拉萨攒一笔装修的钱再回来。

在房子睡了几天,简单地整理了下。把一些不要的旧家具扔到了楼底下,只留下一个柜子、一张床,又飞到了拉萨。

买房之后再次到了拉萨,这次他重新找了一份在火锅店的工作。工资5000元,想着每个月节约些,两年后就可以凑够钱,回到鹤岗把自己的家好好装修一番。

返程前,他在社交平台里更新了帖子:可能两年内不会回来了。

在5000多公里外的远方,许康比以往多了一番牵挂。他惦念起远方的家时,就掏出手机看看之前保存的房子照片,心理的满足感和动力又增加了,暗暗给自己打劲,“好好干,年底就能回家啦”。

可是没过多久,新冠疫情来了。全国大大小小的餐饮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许康打工的火锅店也不例外。坚持了几个月火锅店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了,最后关了门。许康失去了收入,大环境不好,也找不到工作,许康彻底成了无业游民。在鹤岗买的房子,需要按年交取暖费,他交了1000多元。若是自己有工作,1000多元也能承受,但是以现在的经济情况,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白白往里搭钱”。有一次,他突然接到电话,自己的房子因为在顶楼,还漏水了。

没有了工作,就失去了收入,用钱都是把钱一分一分掰着花,在宿舍里买了一个小电锅,平时就买最便宜的挂面就着盐吃了一个月,想“先把命吊着”,撑到疫情结束就好了。由于缺少营养,那段日子里,他瘦了10多斤。

没想到疫情一来几个月都没结束,银行卡的收入一天天减少,积蓄也逐渐消耗掉了。直到有一天买了几把挂面后,余额仅有0.59元。

等不了复工了,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定先卖掉房子以解燃眉之急,先度过现在的难关再说。以后有钱了大不了再攒钱再去鹤岗买房。

于是就把在鹤岗的房子挂在了网上,一个月后终于有人表示有买这套房子的意愿。终于到了2月底,那套房子从3万元降到了2.5万元,再到最后2.2万元成交。比买时亏了8000元。卖房子的钱,帮助许康解决了目前生活的困境。

许康在鹤岗买房又卖房的事在网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暴。网上对许康的行为也是议论纷纷,更多人认为他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房子没了,钱还亏了。

不过许康倒挺坦然,认为买家帮了自己一把,在最困难的时候愿意接手房子。不然自己可能要饿死在街头了。

他还说:“这套房子,他只住过几天。他本以为,有了房子之后,走到哪就再也不慌了,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经历过这件事以后,发现还是要兜里有点儿存款,短期内也不会再买房了。”

眼下,他的目标是好好工作攒钱。等自己情况好一点了,还是会在鹤岗买房的。在许康心里,始终还是希望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确实做到了,现在的许康把每一笔工资都更好地进行了规划,攒了一笔钱,在鹤岗又重新买了一套房。这次买房他没有再买顶楼,顶楼的老小区因为常年失修,很容易漏水。而是选择了中间的楼层。

尽管自己还是为了一宿三餐奔波的生活中人,但是无论在哪里漂泊,在鹤岗这个小城始终有个温暖的窝在等着自己归来,有房子的地方,那里就是自己的家。

自古以来,房子就对中国人有着不一样的意义,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就是成家立业的思想。房子成了很多人为之奋斗的梦想和意义。

但在近十几年,房价飞涨。很多人可能要穷尽一生、掏空父母一辈子打拼来的心血,才能买得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每个人的环境,出生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有经济实力在大城市买房扎根。

鹤岗两万二的房子,淘宝两毛钱一片的卫生巾,这个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心酸。

有人俯瞰,有人仰望。

而对于那些无亲无友,无子无女,孑然一身的人来说,选择在鹤岗安家,几万块钱买下来没什么压力,也没有人生长达30年痛苦的还贷过程。

这里,似乎就是真正的乌托邦了。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