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那年,我被迫回乡,身边企业和我一起扛下几百万债务。会计语气安慰:“只要那些欠款回来,我们还是有钱的。”我苦笑:如果那些欠款不回,我岂不是得自己掏腰包还?
有人欠几百,有人欠千万。差别不在钱,而在下坠后怎么爬起来。
疫情那年,我被迫回乡,身边企业和我一起扛下几百万债务。会计语气安慰:“只要那些欠款回来,我们还是有钱的。”我苦笑:如果那些欠款不回,我岂不是得自己掏腰包还?
回乡后,我发现很多老板比我还糟糕:工厂停摆、订单没了、员工大批离去。因为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年,原来的客户还愿意跟着我调整方向继续做。我决定深入走访我选了约100位负债上千万的老板,归纳他们的五种“负债后生存法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常见的一条路就是保持老行业,只是缩减体量、削成本。
那些在省城声势浩大的店铺,一夜之间卖掉产权店面,改租赁模式;员工从几百裁到几十人;门店从多点联营变成单点精耕。
有人砸掉豪华装修,扔断贷款合同曾买的设备,只为了活下去。
最难的是,负债+老板本人信用都被压了,银行不愿给贷款,他们被迫拒绝融资,只能靠压本行业继续走。
有人说以前跟银行打交道是常事,现在反倒主动避开银行,因为银行也拿你没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约有百分之十的高手干这招:把公司法人换给别人,自己退居幕后。
他们可能把公司交给曾经的老员工、合作伙伴,保持主营业务,但由别人挂老板名义。
这样做可以暂时避开“那个老板”的焦点,同时团队能继续运转。
还有一种是彻底换行业,就算不得意地做别人雇员,但能暂时息事宁人。
我认识好几家企业,老板主动放下掌控权,把公司交给团队重启。有些坚持在老行业,有些转去新行业重头来过。那种舍得放下的勇气,我见了之后,就知道他尚有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老板把实体业务力不从心的那一刻就转向线上。
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产品成了他们自救工具。
有的企业主自己上镜、自己带货,有的带员工一起做团队直播。刚开始尴尬到不行:镜头前结巴、被粉丝问产品品质、被退款投诉。这些他们接得下,因为比起关门,他们宁愿被骂。
更极端的,那些东西完全做不下去的老板,跑去带别人产品赚钱。
但风险很高:一旦负面消息在直播里曝出,平台会封你账号、拉黑你产品牌。很多人刚火没多久就倒闭了。
有老板告诉我一句话:“负债后,不要妄想翻盘,只求活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千万欠款不是小数目,自然会引来资金盘的目光。
有老板说,他们一开始只是被人拉去做小项目,听起来像合作。那些资金盘脚步慢、套路软,先让你小赚一点,博你信任。
等你把剩余资金投入进去,然后项目崩盘、资金断链,那时候你就全无退路。
还有老板为了补原行业亏损,拿抵押物、拿房产、拿库存去换资金盘注资,结果越补越亏。
我问他:“你都欠了千万,还去赌?“
他说:“傻是傻,但不赌就真的没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另类也是最现实的一条生路:靠车赚钱。
有老板车店垮了,就租车做网约车、做物流。
我见过一个负债三千多万的老板,用亲戚朋友帮他刷卡交押金、租车跑运营。
他第一辆车盈利赚回来后,又贷款买第二辆、第三辆,几年下来,他倒是组了一个小物流车队。
虽说还不起原债务,但他至少有现金流,有人在每一天里活着。
还有人租车、租货车线下跑业务,以租代购,用底层运营给自己和公司续命。
这些就是我观察到的五条路:
缩规模做老本行
换身份 / 换法人
转线上 / 直播
被资金盘套路
跑运输 / 车辆运营
看似不同,实则都在同一个命题下求解活下去。
如果你现在正背负债务、迷茫无路,
别急着投机跑偏,先选一条最能撑住的线,
一步一步去拼,哪怕慢一点,也比乱跑好。
来源:债路上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