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遥远的过去,坐落秦岭渭河之间的这片土地。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青山绿水环绕,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清澈的溪流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茂密的森林里,野兽在林间穿梭。早起的原始人类从洞穴中走出,他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男人们结伴去山林中
探秘周至:千年古县的历史传奇
在华夏大地众多的县域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周至县。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承载着从古至今的辉煌与变迁,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周至的起源场景
在遥远的过去,坐落秦岭渭河之间的这片土地。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青山绿水环绕,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清澈的溪流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茂密的森林里,野兽在林间穿梭。早起的原始人类从洞穴中走出,他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男人们结伴去山林中狩猎,追逐着鹿、野猪等猎物;女人们则在河边采摘野果、挖掘野菜。这就是周至最早的起源场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原始生活画卷。
追溯周至早期的行政设置,周至设县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众多郡县,周至当时名为“盩厔”县。不过,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关于秦朝时期首任盩厔县令的具体信息,目前并没有非常详尽明确的记载。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置盩厔县,属右扶风。历经东汉、西晋、北魏等朝代,名称多次废置,但“盩厔”作为县名主体沿用至1964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被拆开分离,其中就有两县,在今陕西省周至县竹峪镇仓峪村附近设立仓城县,建德三年(574年)改隶新设的周南郡。至大象二年(580年),因辖区人口规模与面积未达建制标准而撤销,辖地又并入盩厔县(今周至县)。温汤县是北周时期设置的县,治所位于今陕西省周至县骆峪乡暖泉村(阎家社村附近),该县于大象二年(580年)被撤销。“盩厔”之名的由来与沿用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正式在这一地区设县,名为“盩厔”。“盩厔”一词,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这形象地描绘了周至地区山环水绕的地理特征。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盩厔”县名一直沿用。另有观点认为与周朝宗庙“盩庙”相关,可能是周王室祭祀遗址所在地。
在唐朝,虽然行政区域划分有所调整,但“盩厔”县依然存在,并且因其靠近长安,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大诗人白居易在此创作了千古名篇《长恨歌》。
历史长河中的周至
周至县历史悠久,其历史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周至地区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从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等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文明。
到了西周时期,周至属于京畿之地,是周王朝的重要统治区域。这里不仅是政治中心的周边地带,更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文化传播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专家指出,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在周至地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传承,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周至先后隶属于秦、晋等国。秦国在崛起过程中,对周至地区极为重视,将其作为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战略要地。秦国在这里修筑城池、发展农业,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周时期,周至处于京畿之地,是周王朝统治的重要区域,但并无专门针对此区域的特定县级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它先后隶属于秦、晋等国,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不过仍未形成明确独立的县级行政名称。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周至正式设县,名为“盩厔”。此后,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周至县一直是关中地区的重要行政区域。在唐朝,周至是京畿道的一部分,因其靠近长安,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长恨歌》,为周至的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名称简化为“周至”
到了196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简化汉字的通知》,为了方便书写和认读,“盩厔”县更名为“周至”县。这一名称的改变,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地认识和了解这座古老的县城
周至县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孕育了众多神话传说人物,以下为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神话人物及相关故事:
1. 骆明
身份:黄帝的第三子事迹:黄帝的第三子,因封于骆峪乡而得名。这里不仅是骆明的故乡,也是周至地区的文化发源地。骆明以他的智慧和仁爱,成为周至地区的第一位先圣。遗迹:骆峪水库2. 赵公明(财神)
身份:西周时期人,家住周至县集贤乡赵大村,民间尊为“正财神”。事迹:自幼臂力过人,曾擒终南山黑虎为民除害,后被封为大夫。道教尊其为“玄坛元帅”,形象为黑面浓须、跨黑虎,统领招财、利市等神职。遗迹:赵大村原有赵公明庙(清乾隆年间重修),现存传说中其得道的终南山黑水峪。3 董永与七仙女
身份:汉代司竹乡阿岔村人,以孝行闻名。事迹:卖身葬父,孝心感动天庭,玉帝之女七仙女下凡与其结为夫妻,织锦偿债后被迫分离。遗迹:阿岔村有董永墓(已无存)、神女庙传说,当地仍保留槐荫树等故事场景。4. 箫史与弄玉(仙游传说)
身份: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周朝史官箫史,因箫结缘2。事迹:二人于仙游乡(今马召镇)跨凤凰成仙,南黑河口仙游寺留有“玉女洞”等胜迹。5. 尹喜(楼观台祖师)
身份:春秋后期道家人物,楼观台开山祖师。事迹:结草庐观测星象,恭迎老子至楼观讲经,促成《道德经》传世。6. 钟馗
(道教护法)
关联:周至终南山一带传为钟馗故里,其“捉鬼”形象与当地道教文化密切相关。总结
周至县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从远古时期的原始文明到现代社会的繁荣发展,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更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周至的起源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艰辛与伟大。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周至的街头巷尾,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历史气息。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共同探寻周至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周至县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也对这座千年古县感兴趣,不妨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来源:强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