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县级的调研员,必须要同等级别的领导陪同才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18:29 1

摘要:几位同学同乡,闲来聚会吃饭,是要喝几盅酒的,几杯酒下肚,话就多了起来,一位响同学提议,让每个人说一件工作中遇见过最有趣味的事情,大家有的退了,有的接近退休的年龄,已经没有了过去工作的热情了,只是把领导安排的事做好就行了,不相原来,三杯酒下肚,扯出来的就是工作上

油菜花正艳

几位同学同乡,闲来聚会吃饭,是要喝几盅酒的,几杯酒下肚,话就多了起来,一位响同学提议,让每个人说一件工作中遇见过最有趣味的事情,大家有的退了,有的接近退休的年龄,已经没有了过去工作的热情了,只是把领导安排的事做好就行了,不相原来,三杯酒下肚,扯出来的就是工作上的事情。

大家借着酒劲,都讲了几十年前工作中特别有趣的事情,酒喝的也特别有气氛。

响同学借着酒劲,带头讲了多年前,曾经参加接待过省厅领导的一件事来。

干净整洁的农村街道

当时国家开展生态环境全面治理,正处在关键期,我市又列为了国家、省上的重点治理对象,各方面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省上由生态环境厅牢头,其它厅局配合。

省上各个厅局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能,分别列出了需要治理的环境污染项目。各区县市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开展了污染治理工作,并且成效比较显著,从根本上遏制住了环境污染势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反映效果也比较好。不像原来只是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填报表,写报道。

蓝天白云下的新农村

工作的第二阶段是先自查,再由上级部门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并一一整改到位,这是原来没有过的工作方法。

这时,省厅发了红头文件,要对我市一县一区进行抽查检查,带队的是叮调研员,括号中写着正县级,也就是正县级的调研员,另外还有几位科级、副科级的干部同行。

当时,他们局里分管的领导妻子在外地医院住院,分管领导全程陪同,因为这个年龄了再找不出第二个合适陪床的人了。AB角的领导要主持一个全市的行业会议,几个副县级的调研员也都提前安排了下乡工作任务。局里一把手到外地开会还没有回来。他们站上的一把手在休假,最后,这次陪同调研任务只能落到我这个分管的响同学的身上,他是这个业务站的副站长。因为响同学只是副科级干部,中间差距太大了,感到陪不好这位省上的大领导,况且这位领导原来响同学没有接触过,是厅里处室的行政干部,不是业务站上出身的带长的业务干部。

马铃薯正在开花

当时再找不出来一个够级别的干部,领导只能将陪同任务批给了响同学,响同学拿着文件还找了他们的领导,领导说,再确实没有合适的领导来陪同,就只能是由响同学陪同了,并安慰响同学,让响同学给省上领导说明情况,多做解释,请省上领导多多谅解。

领导安慰响同学说:你是局里工作时间最长,学历学位职称是最高的,这项工作本能由你分管,并且全市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并得到了国家巡查督查组的停定,组长说过,我市环境治理工作是样板,是教科书级别的。并让响同学放心陪同检查,不要有顾虑,省上领导都是大度的,有水平的,不会因为陪同级别不到位,而故意发难的事情发生。

制种玉米飓完成取雄

有了批示领导的安慰,响同学身心稍微轻松一些,带着些许不安去了宾馆见省上正县级的叮调研员。

当时省上领导已经到了宾馆,见第一面是中午十一点半在宾馆的大厅里面。

当响同学说明来意,并说明了局里的实际情况,再找不出来一个县级的领导来陪同,只能由响同学陪同时,正县级的叮调研员,立即雷霆大发,咄咄逼人,高声道:这个事情很重要,是你能陪同的吗,是你能解决得了问题的吗,给你们的领导汇报,叫你们的主要领导来。

响同学只好给站长、主任、批示的领导分别汇报,他们也没有办法的,但及时汇报沟通是不能少的流程。

水稻田成了打卡点

按照正县级的叮调研员的意思,按照对等接待的原则只能由响同学局里的一把手局长来亲自接待,其他的副局长都不够资格来接待。因为局里是正县级单位,当时只有一把手局长是正县级别的,所有的副局长都是副县级的,副局长中也没有正县级别的副局长,也没有正县级的调研员。

中午在农家院子里吃饭时,正县级的叮调研员骂人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还多,一口一个响同学局里不够重视这次省上工作检查,工作作风飘浮,不扎实,不及时汇报,工作流于形式,措施落实不到位。

马铃薯丰收了

等吃完了中午饭,来到大街上时,开车的咚师傅给响同学说:我开了几十年车了,接待过省长、厅长、省上的处长站长,没有见过相叮调研这样不是东西的省上领导,是啥球玩艺,还把自己当成了个啥大人物了,是个东西的成不得,简直就不是个东西。

咚师傅说:你知道一顿饭人家骂了你几次?

响同学说几次,我真还没记住几次。

咚师傅说:人家前后骂了你六次,你还一直听着,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我想你今天的饭没吃好。

接待省上高级别的领导,下面的人不能有相反的意见,哪敢有反驳的意见,只能自己受过了,最终的目的是把省上领导陪好陪高兴,这是规矩。

看来,当时正县级的叮调研员是非常生气的,因为一块吃饭的人,调研员都是第一次见面,完全放下了省上领导的面皮,只为了要一个正县级的陪同干部而放下了一切,来发难我们的响同学。

听说咚师傅,从十几岁就开车,快有四十年了,开过翻斗车,开过大货车,修过水库修过公路,拉过煤拉过木材,上过新疆走过西藏,后来为了生计还开过出租,临近退休,给响同学的单位上开小车,可以说见多识广,开了几年小车,呼响同学说,从没见过咚师傅他这样的生气过。

看来,咚师傅当天也是没有吃好饭的,因为有人一直在骂人,而且是六次的骂,就是海量的人,也是难消化食物的。

下午,在区上检查时,每到一处,正县级的叮调研员亲自拿着本子拿着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记,去了五六个点,都有问题,田埂上堆了一堆秸秆,农家街道上有了几颗牛粪,地里有了几条旧地膜,道路旁林带里有几个塑料袋,都是问题,都得记上地点、问题类型,并当面及时批评我们的响同学。

同行的几位科长主任,到显清闲,一路上走着看着,没有发表一点意见。

区上的检查完了,要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市区两级。这时,正县级的叮调研员提出,市上必须有县级领导出面,才能召开问题反馈会议。

这时,响同学作难了,但问题还是得解决,只能给批示的领导发信息,说明情况。当时领导正在主持全市行业会议,只能将会议暂停,驱车来到区上的办会室里,静听省上正县级的叮调研员一项一项的反馈所谓的问题,并作表态发言。

小麦待收割

区上的检查完了,第二天就到抽查的一个县上开展检查。当时看着市上局里的领导走了,不陪同正县级的叮调研员一同到县上检查,叮调研员立即雷霆大发,大声喝斥响同学:你不用到县上去了,县上的路我们认得,我叫县上的人给我们把房子订好就行了,有县上的同志陪同检查就行了,用不着你来陪同。

响同学只能听着,不去是不行的。正县级的叮调研员车在前面走,响同学的车在后面跟着。

到了县上,晚上吃饭时,县上比较重视,一把手局长来了,分管的局长来了,科长来了,站长来了,特别是县上还请来了政协的一位副主席陪同,挡次一下子上去了。这时正县级的叮调研员非常高兴,高坐主位。

有了这样的陪同,正县级的叮调研员再不好发作了,发难响同学了,饭也吃的高兴,酒也喝的尽兴。

第二天检查继续,县上的同志处处小心陪同,当天县上的副书记来陪同。

中午吃饭,安排在农家院子里,陪同的人比较多,有两桌子饭,放在两个包间里。

响同学说,他不想陪正县级的叮调研员吃饭,就提前坐在了司机等县上同志的一桌上,快到开饭时,副书记叫县上的科长请响同学去,进门后,副书记先起身和响同学握手,早上见面时,手握过了,这次的握手还是不能少的。并指定了一个位置,坐在了副书记的旁边,在省上科长主任的上面。

这一饭吃的比较和谐,正县级的叮调研员没有说啥话。

下午接着检查,县上也没有啥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但小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也是一时无法全部整改到位的,这得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得等到全民素质提高后,人们生活习惯成了自然才行。

下午检查结束后,再次反馈问题,正县级的叮调研员这时很不高兴了,就几个小问题上不了桌面的问题,前前后后,反反复复,批评了市上局里工作作风不扎实,用时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响同学说,看着正县级的叮调研员还没有把心中的怒火完全发泄完,完全的释放出来。

县上留下正县级的叮调研员及基一行人,晚上要吃个饭喝个酒。

响同学说,工作结束了,我以明天单位用车为由,返回了,没有再陪省上正县级的叮调研员吃最后的一顿饭。

事情虽然过去了多年,但响同学讲起来,就相是昨天发生的一样,情绪特别激动,说这是他工作几十年来唯一见过的一次,也是领导官威耍的最大的一次。

几个同学都给响同学单独又敬了一杯酒,大家都在工作中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只有响同学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调研员,是这样解释的,它是国家公务员的一种。调研员属于非领导职务。调研员只在市(地)级以上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明确表明,调研员不管几级,是正县级还是副县级,都不是领导了,只能是享受工资待遇。

副科长、正科长,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领导职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来了一个正县级的处长、局长来到下面检查工作时,如果当时没有相应级别的实职领导时,本着对等接待的原则,会派出一个相当级别的调研员去陪同,如果派一个正科级的实职去陪同,总觉得级别低了,面子上过不去的。

接待工作,下面历来很重视,有这样一句话,接待工作无小事,往往是提高了级别来接待,上面来了一个副科级、科级,下面都得有一名副县级领导出面来陪同接待。

记得刚上班时,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县上五十多岁的局长到省厅里办事,拿着自己都舍不得抽的红塔山,给一位三十多岁的处长陪着笑脸让了一根烟,人家处长坐在椅子上没动,眼皮都没有抬,没有说话,也没有接局长的烟。这时县上的局长脸上挂不住了,只能从处长的办公室里退了出来,走到楼道里,放声发了一通感慨:省上的处长大人牛啊,我老汉平时可没有红塔山烟抽,为了见省厅里的处长,这合烟是专门给你们卖来抽的,专们用来招待省上领导的。你们省上领导拉上一头牛来,到了我们县上,我们恨不得都要拴到我们的办公室里面!

这就是我们的上下级关系,我们接待的标准,下级见了上级历来是低眉顺眼,维维诺诺,处处陪着小心,生怕若上级领导不开心;上级见了下级,历来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指手画脚,给下面鸡蛋里面找骨头,不过现在好多了,基本上不会故意找荐茬子了。

安静的农村

县上,一个局的局长,虽然只是正级,要得十几或几十年,干上几个或十几个单位才能干到一把手局长的位置上的,能干到县处级的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了。在小县城里,科级局长那可是大干部了,是人见人敬的领导。可能县上的局长是第一次受了这么大的气,不然不会在省厅的楼道里高声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要知道,当时大家的工资在百元左右,几十元工资的职工居多数。大家抽的都是几毛钱的烟,领导有些钱的人才抽一到两元钱的烟,还不长抽,来客人过节时才抽,已经是很奢侈的了。当时最好的烟是红塔山,一合要12元钱,得几天的工资钱。只有过年时,家里会卖上一两合,等客人来了是让客人抽的。

雨过天晴,现在风气好多了,一般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了,上级领导有多不满意,也会装着,面上不会表露出来的。

寒冬的农村街道照样干净整洁

来源:秋池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