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很多人不敢提需求,仿佛一说出“我想要”,就是在给别人添堵,甚至为此感到羞愧。可憋着不说,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但其实,很多时候,学会恰当地提需求,恰恰是在给对方减负。
生活中,很多人不敢提需求,仿佛一说出“我想要”,就是在给别人添堵,甚至为此感到羞愧。
可憋着不说,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
但其实,很多时候,学会恰当地提需求,恰恰是在给对方减负。
你未表达的需求并不会真的消失
妻子希望丈夫多陪伴自己,但说出口的却是“你很忙吧,我自己可以的”,结果对方真的以为你“不介意”。
和朋友相处时,对方询问你想吃什么,你说“随便,我都行,听你的”,结果对方选了一家川菜,可你不爱吃辣,全程闷闷不乐,搞得朋友也一头雾水。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需求表达鸿沟”。
一方欲言又止,内心却翻江倒海,一心幻想对方最好能主动读懂自己。
另一方则在鸿沟的另一端不明所以,全靠猜,越猜越累。
鸿沟越宽,彼此的误解、隔阂与心理负担便越积越深。压抑需求,反而可能会把对方推得更远,甚至堵塞了关系中至关重要的情感流动。
提需求不是添麻烦而是你在勇敢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误解,是别人能自动读懂自己的心思。但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读心术”。主动提出需求,恰恰是解决问题最高效的方式。
一方面,明确的需求表达,能省去对方“我以为”的猜测和“我要猜”的内耗。
学会表达需求,就像是递给了对方一把通往你内心的钥匙,让他能更精准地回应你的需要。
另一方面,赋予对方信任感,强化关系安全感。
当你向一个人表达需求时,也在同时传递着信任的信号:“我觉得你能帮我”“你是我可以依靠的人”。
不妨换位思考:当朋友真诚地向你求助或表达需要时,你感到的是被打扰,还是被信任、被需要的温暖?
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
如果你扮演“全能伴侣”,所有的活儿都是自己来,你会发现伴侣反而容易变得越来越“懒”。
但当把你的小请求转化为“给TA表现的机会”,如:“能帮我看看电脑吗?”“我们一起打扫卫生好吗?”
对方感受到的往往不是负担,而是“被你需要”的踏实与满足,从而激发TA更主动地投入和付出。
所以,敢于提需求的人,有更多被爱、被看见的机会。
适度而真诚地表达你的需要,是邀请他人走进你世界的桥梁,而非负担。
如何大大方方地说出:
“我想要什么”
当然,如果你长期内心带着“需求羞耻”的包袱,一下子要学会说出“我想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关系,这些办法或许能帮到你:
一是接纳自身需求的正当性。
有些人不敢提需求,核心障碍往往有两个:
一是深陷“需求羞耻”:认为表达需要就是“添麻烦”;二是恐惧被拒绝:担心开口会遭到否定或难堪。
于是,他们把自己困在原地,宁愿事事自己硬扛,也不愿开口表达。
然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拥有需求是人类的天性,它天然合理且正当。
当你需要向别人表达需求时,不妨先冷静自问:“这个需求本身正当吗?”“它会给对方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吗?”
如果都没有,那么就尝试把它说出来。
与其耗费心力期待他人“读懂”你的心意,不如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不是软弱,恰恰是你真诚与勇敢的体现。
即使对方无法满足你,你的需求本身依然值得被看见和尊重。
因为一次拒绝,也仅代表当下情境的限制,而非对你个人价值的否定。
二是重构认知叙事:提需求是给别人高效减负。
尝试转换视角,把“提需求”重新定义为一种高效的关系沟通方式。它是体谅而非添堵:
当朋友问“你想吃什么”,比起模糊的“随便”“都行”,让对方感到为难。不如清晰地说“我想吃火锅,要点虾滑和牛肉”,这反而降低了对方的决策压力。
它是信任而非索取:
在亲密关系中,放下防御,清晰表达“我想要……”其实等于告诉对方:“我相信我们的关系足够坚固,无需猜谜。”
不喜欢什么,一定要大大方方地讲,不然别人会以为你并不介意。
清晰明确地说出“我想要”,这不是索取,而是递给对方一份理解你的“捷径”。 真正的深度关系,往往始于勇敢的“我想要”,成于温暖的“被需要”。
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
高血压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中国,其负担更是持续攀升。医生推荐4个生活习惯,帮你“稳”住血压,一起来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2021—2022年患病率为31.6%,与2012—2015年相比,增加了8.4%。
降血压多吃这些食物
防治高血压的饮食,主要由水果、蔬菜、全麦谷物以及鸡肉、鱼肉和豆类等组成。
足量蔬菜、水果
绿色叶菜中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推荐小白菜、油菜、菠菜、蘑菇等。
建议选择富含钾,但同时热量较低的水果,如香蕉、橙子和哈密瓜,每天摄入200~350克。
图片为AI生成
全谷物
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量,逐渐用全谷物来替代,如荞麦、燕麦、小米、糙米及玉米等。
薯类可作为高血压人群的主食,其钾含量远超过其他主食,每天蒸制食用50~100克,山药、芋头、马铃薯等可替换食用。
脱脂或低脂奶制品
奶制品是降压佳品,但脂肪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负担,建议选择脱脂、低脂奶制品、原味酸奶等,每天摄入300毫升即可。
图片为AI生成
禽肉、鱼肉
相对于白肉来说,红肉饱和脂肪较高,不建议多吃,每天食用50~150克即可。
鸡胸肉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深海鱼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帮助,建议两种肉轮换食用。
豆类及坚果
豆类不含胆固醇,能提供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坚果脂肪较高,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内科医生的生活降压法
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若静息情况下,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医生推荐4个生活习惯,帮你“稳”住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
血压缓慢升高时大部分人并没有明显感觉,因此,定期监测血压非常有必要。
18岁及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
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家中要备有血压仪,养成在家测血压的习惯,并做好监测。
每天运动30分钟
运动可帮助控制体重,通过改善循环系统,增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有研究发现,运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10.71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5.77毫米汞柱。如果能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对心脏和血压都有积极影响。
全天吃盐不超5克
食盐中的钠会引起血压升高,当摄入的盐量超过肾脏排泄功能时,就会产生钠盐潴留,从而升高血压。
在我国,超过九成居民每天盐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5克)。建议准备一个限盐勺,并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每晚睡够7小时
研究发现,调整了相关生活方式后,与每天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也是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有睡眠问题的人建议找医生调理治疗,提高睡眠质量。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从“0”到“1”,从“1”到“N”,这个小区实现电梯“全覆盖”
强国复兴有我!硚口区各校少先队建队节活动精彩纷呈,新时代好少年逐光奋进践初心
本周起,武汉站出行有新变化,这些人请注意!
来源:硚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