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曾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广大青年是国家与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生气的力量,而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更是重任在肩,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炽热的关怀注视着青年的成长,早在正定担任县委
习近平“三招”打动青年干部
—— 三十九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讲话特别能打动青年干部”》
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曾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广大青年是国家与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生气的力量,而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更是重任在肩,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炽热的关怀注视着青年的成长,早在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期间,便以身垂范,用真诚的言传与扎实的身教,在广大青年心中深植奋斗的信念。曾任正定县西柏棠乡团委书记王勋涛在访谈中的深情回忆,真切映照出那段岁月里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也为新时代推进青年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滋养与实践启示。
第一招:热情鼓舞
王勋涛在《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中回忆说:“1983年前后,我在正定县西柏棠乡做团组织工作。那时习书记是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我到县里参加共青团工作会,经常能见到习书记,听到习书记讲话。习书记非常关心团的工作,非常重视青年干部培养,担任了县委书记仍然如此。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次。记得那年的‘五四’青年节,习书记在常山影剧院礼堂给我们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开会讲话。那天,我坐在靠前的位置。习书记主要讲了到正定来工作以后这段时间,他对正定县方方面面情况的了解,特别是正定县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处的重要位置,同时还表达了对正定县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憧憬。习书记把正定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整个讲话传递和表达了他对正定朴素真诚的情感,更对建设正定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激情,引发我们台下1000多名青年人的强烈共鸣。习书记那时也就30岁,很年轻,很有朝气。他的讲话方式和语气特别能打动我们这些青年干部。那次讲话,让我们特别受鼓舞,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其实,我们这些正定本地人之前都没有踏下心来好好研究过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知道的事情也没有这么多。我们这是头一次听到从北京来的习书记,充满深情地把我们家乡的闪光点讲出来,所以大家都特别感动。习书记这篇演讲,在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后来,我把这个杂志收起来,一直保存着。”
常言道:“惟知之深,故爱之切。”习近平在常山影剧院礼堂的“五四”讲话中,以“第二故乡”的深情定位,将正定千年古郡的历史文脉娓娓道来。当时,许多正定本地青年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尚浅,而习近平作为从北京来的干部,竟对正定的历史如数家珍,令在场青年无不为之动容。他的讲话,犹如一场文化自觉的启蒙,让本地青年第一次系统认知到家乡的文化基因,让青年们在领略家乡魅力的同时,更燃起了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篇饱含真情的演讲还被《中国青年》杂志收录。当青年干部在杂志上读到这篇讲话,心中播下的已不仅是知识,更是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激发青年积极性的重要任务,习近平以自身对正定的深情,搭建起与青年心灵沟通的桥梁,将个人对地方的热爱转化为青年群体的奋斗动力,为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第二招:悉心培养
王勋涛回忆道:“1983年,我被确定为县里青年干部的中远期培养对象,属于‘第三梯队’,参加了县委党校的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班结业时,习书记亲自给我们讲话。他给我们提要求,告诉我们以后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年轻干部。从那时到现在,好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不是年轻干部了,但习书记当年那一番讲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一方面他站得高、看得远,讲话充满了哲理;另一方面,他很务实,讲的话很接地气,非常激励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开展“第三梯队”建设。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后备力量,培养青年干部,就是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在当时,“第三梯队”建设是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举措,习近平亲自参与其中,体现出对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出“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他不只是以领导身份提出要求,更以“过来人”的关怀,为青年干部答疑解惑、指引方向,让青年干部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习近平深知,青年干部成长既需要远大理想的引领,也需要扎根实际的能力。他在县委党校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兼具高瞻远瞩的视野与求真务实的风格。二者相辅相成,既为青年干部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其成长指明了具体路径。这种对青年干部的悉心培养,不仅让王勋涛等一批青年干部在当时受益匪浅,更为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践行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人理念。
第三招:树立榜样
王勋涛回忆道:“我们这一批年轻干部,受到习书记很深刻的影响。从我个人讲,当时作为团干部,从心里受到习书记一言一行的感召,可以说对我一生的影响特别深刻。习书记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当时也还是个青年人。随着我们后来对他了解越来越深,很自然就把他当成了我们青年人的表率,学习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拼命为党工作的坚强党性。习书记对我们青年干部的影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是长期持续的,是非常深刻的。”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近平对青年干部的影响,从来不止于话语间的殷切指引,更源于日复一日言行合一的躬身示范。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地方发展中,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拼命为党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青年干部,何为担当、何为奉献、何为坚守,这份源自行动的感召,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在正定时期以自身为标杆,为青年干部树立了可感可学的榜样。这种榜样力量的传承,不是短暂的激励,而是长久的浸润,它深深烙印在青年干部的价值追求里,“奋斗”“务实”“忠诚”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不变的底色。这份力量不仅滋养了王勋涛等一代青年干部的成长,更沉淀为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发闪耀,激励着更多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从正定到北京,从基层到中央,习近平与青年干部的故事,已成为一代代青年成长的生动教材。我们当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深植于国家发展的沃土,将青春奋斗熔铸于民族复兴的征程,共同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文/学习大军,2025年10月13日):xuexidajun
来源:学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