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姑嫁给了同村人,姑父能力很强,从事建筑行业,还开了自己的公司。后来赚了钱,就跟着孩子去了北京,如今在北京购置了房产,很少有机会回老家。
我爸在兄弟姐妹六人里排行老大,却是最没做出啥成就的那个。
大姑嫁给了同村人,姑父能力很强,从事建筑行业,还开了自己的公司。后来赚了钱,就跟着孩子去了北京,如今在北京购置了房产,很少有机会回老家。
另外两位姑姑都定居在县城,二姑做生意,三姑是高中教师。
我还有两个叔叔,也都在县城安了家,有房有车,且都有稳定的正式工作。
只有我爸,作为家中老大,早早辍学,一边操持家里的农活,一边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爷爷走得早,不到六十岁就离世了。此后几十年,奶奶一直住在我们家。二叔和三叔多次回来想接奶奶进城,可奶奶眷恋故土,觉得还是老家的院子住着舒坦,所以都拒绝了。
正因如此,叔叔和姑姑们隔三岔五就往老家跑。
虽说奶奶这些年一直与我们一同生活,但并非只靠我们一家照料。
三个姑姑经济条件好,她们轮流给老人家购置衣服、营养品,奶奶的零花钱也都是姑姑们给的。
奶奶去世时,床头放着三个大箱子,里面全是崭新的、一次都没穿过的衣服,都是姑姑们买的。
姑姑们不仅给奶奶买东西,也给我父母、我和弟弟买。
尤其是大姑,住得远,回家不便,就选择邮寄,每年至少往家里寄四次包裹。所以每到换季,妈妈都不敢让我们买衣服,就怕刚买了,大姑寄来的又重复了。
女儿们负责老人的吃穿,儿子们则负责生活和养老。
奶奶七十岁生日过后,二叔和三叔就商议着给她请个保姆。
一开始我爸不同意,担心被村里人笑话:老太太六个孩子,五个都在大城市,儿子有当干部的,女儿有当老板的,条件都那么好,却没人亲自照顾老娘,还得请外人贴身照料。
我妈更是不愿意,要是把奶奶交给保姆,村里人的唾沫星子不得把她这个大儿媳的脊梁骨戳断啊!
但叔叔们也有他们的道理。
二叔说:嫂子年纪大了,还要帮忙带孙子,大哥种了十几亩地,老两口自己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照顾老妈?
两个叔叔不听劝,从亲戚家请了个身体健壮的保姆。原本保姆照顾奶奶每月工资3000元,二叔说:我们多给你1000元,农忙时把我大哥大嫂的饭也做了,省得他们回来不好好做饭。
每月4000元的保姆费,二叔和三叔两家各出2000元。
我爸觉得三兄弟应平摊费用,三叔笑着打趣:就你那点庄稼,得卖多少麦子才能凑够一年的保姆费?还是我们出吧,你把钱留着,等我们回来,多做几顿好吃的。
在奶奶生病的一年多时间里,姑姑和叔叔们明显回家更频繁了,每次回来都带着各种肉菜和新鲜点心。
而我爸妈把离家最近的两亩旱地都种上了蔬菜。每逢他们回家,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不是吃饺子就是吃火锅,吃完后还给每家带一大兜蔬菜和瓜果。
整个村子都比不上我爸妈他们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和睦又友爱,外人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
奶奶的丧事也是大家齐心协力办完的。
奶奶去世后的第七天,姑姑和叔叔们在家吃完最后一顿团圆饭,我爸突然情绪低落,他拿起手机,眼含泪水说:我是大哥,爸妈虽不在了,但我有个提议,咱们兄弟姐妹六个,以后不管在哪,每天早上都要在家族群里发个小红包,记住,一起床就发。
爸爸话音刚落,三个姑姑就红了眼眶。
其实大家都明白,奶奶这个主心骨没了,以后回老家的次数可能会减少,回家的由头也不多了。大哥担心大家,每天早上发个小红包,能证明自己一切安好,也让其他兄弟姐妹放心。
这个办法真的很棒。
从奶奶去世到现在,我们的家族群里每天都有小红包。要是谁家没发或者发晚了,其他人就会互相询问,打个电话,看看是不是遇到啥困难了。
爷爷和奶奶虽然不在了,但因为这个小红包,我爸的兄弟姐妹们每天都相互牵挂、相互温暖。
今年中秋节,正好赶上二叔家小孙子过生日。
三个姑姑和三叔都带着自家孩子赶过去了,想借此机会让一家人聚一聚。二叔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张罗着要上硬菜,还坚持这次必须他请客,给我爸打了几十个电话。
可我爸妈去不了,这个秋天一直下连阴雨,地里的花生撒了一地还没来得及收,眼看出芽了,我爸心急如焚,对着二叔嚷道:吃什么吃!你在办公室里舒舒服服的,哪知道老农民的难处,正是收秋的时候,人家都忙着往家收庄稼呢,我的玉米和花生还没收回来,你们自己吃吧,别管我。
这一番话把二叔说得无言以对,只好尴尬地说:好好,是我考虑不周,那这样吧,大哥你先在家忙,等我们今天聚完,明天,明天我们肯定回家,一起帮你收庄稼。
我爸气鼓鼓地说:不用,回来还不够我招待你们的时间。
不过说真的,姑姑和叔叔们一点都没生气。
第二天,一群人就都赶回了老家,各自带着给我爸妈买的中秋礼物,那场面,真是五花八门!三个姑姑连海参和鲍鱼都带来了。
转眼间,我父母的房间就像小山一样堆满了月饼、水果、牛奶、奶粉和海鲜,花花绿绿的,比小卖部还热闹。
最贴心的要数我两个婶婶。
她们从城里带回来卤好的牛肉和猪蹄,还买了烧鸡和烤鸭。
二婶剁好了猪肉饺子馅,三婶端着一盆和好的饺子面。
这群人真是一举三得,趁着国庆假期,一来帮我父母收庄稼,二来送中秋礼,三来和大哥大嫂团聚一番。
中午回家时,妈妈说:这可怎么办啊,我啥都没准备,要不中午请你们去村口饭店吃吧,总不能大过节的让你们随便对付一口吧!
三个姑姑笑得合不拢嘴。
几个女人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就腌上了大白菜,切切洗洗的,很快一盆白菜猪肉馅就弄好了,我爸妈都没插手。
姑姑和婶婶们自己包饺子、煮饺子,吃着自己带来的卤菜,热热闹闹地就把节日过了。
国庆节放了八天假,叔叔和姑姑们在我家住了五天,硬是把四亩地的花生和十几亩地的玉米都收回家了。
走的时候,每人都装了一袋子红薯、一袋子花生,还有家里的瓜果蔬菜。来的时候后备箱满满当当,走的时候又是大包小包。
我爸看着既好气又好笑,满脸无奈,自言自语道:这哪是弟弟妹妹啊,简直就是一群“强盗”!
不过,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却满是藏不住的幸福。
都说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我就想问问大家,爷爷奶奶留给我爸爸的这笔财富好不好?要是你们,喜欢这样的兄弟姐妹情吗?
感谢支持,写别人的故事,抒自己的情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来源:精彩洪洪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