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传承人王志澎开始让AI学习玉雕的“应力演算”。现在,AI能提前判断雕刻过程中玉石可能破裂的风险点,将成功率提升至80%。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今天的真实故事。
在天津一个玉雕工作室里,老师傅的手机屏幕上,AI正在预测一块价值不菲的玉石哪个位置可能雕刻破裂。这个场景,正在全国无数非遗工坊里悄然上演。
一块玉石原料的价值可能高达数万元,而传承了五代的“津沽花鸟玉雕技艺”曾经面临一个难题:薄胎玉器的成功率只有50%,这意味着每一次下刀都像是在赌博。
直到传承人王志澎开始让AI学习玉雕的“应力演算”。现在,AI能提前判断雕刻过程中玉石可能破裂的风险点,将成功率提升至80%。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今天的真实故事。
走进任何一家非遗工坊,你最先注意到的可能是传承人斑白的鬓角。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但正是这个“人”字,成了最大的挑战。
传承人老龄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技艺精湛的老手艺人年事已高,对非遗产品的创新与市场化缺乏足够认知。而年轻一代虽对市场敏感,却面临传统技艺学习门槛高、成效慢的困境。
技艺记录方式单一同样制约着非遗传播。大多数传承人仍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当老师傅的手微微颤抖,那些未曾言说的秘诀可能就此消失。
更让人忧心的是年轻受众的流失。在短视频和游戏占据年轻人注意力的时代,如何让千年非遗“出圈”,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面对挑战,一批具有前瞻性思维的非遗传承人开始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但这次的合作方式很特别——AI不是来取代传承人的,而是来当“学徒”的。
在天津,内画雕刻技艺传承人张昭发现AI能打破设计壁垒。他输入“鼻烟壶、瓶子、变形、内画”等关键词后,AI生成了大量突破传统样式的设计图。一张带有建筑群场景的瓶子图案,让他灵感迸发:“以后我的内画作品,或许可以不受实体瓶子的空间限制!”
AI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为老师傅提供“外脑”支持。津沽手绘贡尖年画传承人赵岩正与实验室合作,开发专用于年画生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他发现,通用AI模型因为缺乏足够的年画数据,生成的内容往往不符合传统规范。而专业大模型通过学习海量传统年画素材,可以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
与此同时,在泉州,一个名为“蟳埔女·源小美”的数字人正成为新晋文化推广使者。这个融合非遗元素的AI智能体,不仅能讲解蟳埔女习俗、展示闽南文化,还能与观众实时互动,在元宇宙中延续传统文化血脉。
AI赋能非遗保护,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数字化存档阶段,正在形成全方位的活化生态。
在保存环节,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创建的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已采集1.2万余件明代官窑标本的约30万条基因数据。每个古瓷片都被提取出考古、胎、釉、彩等核心信息,构建起完整的文化基因图谱。
在生产环节,浙江理工大学“智绣”团队将数字科技融入民族非遗刺绣,借助数模共融设计打版一体化技术,创新推出更具特色的刺绣纺织品,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在传播环节,VR技术带来了革命性体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发的雕版印刷非遗VR产品,让用户通过头显设备沉浸式体验雕刻、刷墨的全过程,仿佛穿越回古代工坊。
在贵州,连偶科技与西江千户苗寨打造的“西江幻地”项目,将苗文化与MR、VR技术结合,通过AR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升级,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然而,AI并非万能。在非遗领域,如何界定技术的边界,成为传承人和技术专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秦俊男指出,通过AI生成的非遗作品是否算真正的非遗,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他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例说明:“我们可以让AI学习所有杨柳青年画的相关知识和作品,高效生成大量类似的‘智能作品’。但这种做法可能会省略部分‘人为’的过程,反而不利于非遗保护。因为在非遗技艺的保护中,‘人为’的因素是个性化的,是有独特性、有生命力的,至少现阶段AI还无法达到这一点。”
非遗的核心不是完美的产品,而是那些不完美却充满人性温度的制作过程。正如一位老师傅所说:“我的手纹可能不如机器均匀,但每一条纹路都讲述着一个故事。”
随着技术发展,AI赋能非遗将呈现三大趋势。
人机协同创作将成为新常态。就像玉雕传承人王志澎所做的那样,传承人负责发挥创意和精湛技艺,AI则提供数据支持和风险预警,二者相辅相成。
沉浸式体验将进一步普及。VR/AR技术将使非遗体验从“观看”升级为“参与”,人们可以虚拟体验工匠的创作过程,深度理解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
个性化传播将精准触达年轻受众。基于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AI可以帮助非遗内容精准匹配兴趣群体,实现有效传播。
在天津的工作室里,玉雕师傅看着AI生成的应力分析图,轻轻调整了下刀角度;在泉州的文化展上,数字人“蟳埔女·源小美”正与年轻人畅聊传统习俗;在贵州的村寨里,苗绣图案通过数字化平台销往全球。
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正悄然重塑着非遗传承的生态。AI没有取代任何一位老师傅,反而让他们手上的老技艺,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新表达。
来源:龍丘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