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10月了,还在被蚊子咬!秋季为何仍是蚊媒传染病流行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20:32 1

摘要:今天(10月13日)是第76个“世界保健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提醒我们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每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次正确的个人防护,都在为全民健康筑牢防线。

今天(10月13日)是第76个“世界保健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提醒我们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每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次正确的个人防护,都在为全民健康筑牢防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进入10月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化道传染病。

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当前已进入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叠加影响,一些地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2025年10月5日0时至10月11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225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

已经进入秋季

为何蚊子还在活跃传播病毒?

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秋季还要防范哪些传染病?

一文读懂

↓↓↓

为何秋季蚊虫仍旧活跃?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蚊虫最适合生存繁衍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近期南方的气温刚好是它们的“舒适区”。

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又叫“花蚊子”,图源:广东疾控

因此,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高发期相对较长,为5~11月。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以后,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发育,等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病人就会出现发热、出疹的症状。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症状有何不同?

刘起勇介绍,一旦感染“两热”后,大多数患者会突发高热,还有的会出现皮疹

登革热典型症状是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面部、颈部、胸部皮疹或潮红,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明显出血倾向。

基孔肯雅热以持续的关节疼痛肿胀为显著特征。

登革热典型症状是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面部、颈部、胸部皮疹或潮红,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明显出血倾向。

基孔肯雅热以持续的关节疼痛肿胀为显著特征。

图源:深圳市疾控中心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育辉介绍,一般来说,基孔肯雅热感染者多数为轻症,采取对症治疗后大部分病人几天内症状会明显好转。少数登革热患者严重情况下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防蚊灭蚊,哪些是重点?

对个人来说,防蚊灭蚊日常应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外出注意加强防范。

清积水灭蚊虫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建议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外出居家防护

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

在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

尽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

在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

尽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庆中秋假期到过蚊媒类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家14天内应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不适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秋季还有哪些高发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引起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后通常会出现水样便,还常常伴有呕吐、肚子痛、发烧等症状。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勤洗手,防范“病从口入”。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不喝没烧开的水,食物煮熟后再吃。

饭前便后勤洗手,防范“病从口入”。

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不喝没烧开的水,食物煮熟后再吃。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比较多,最主要的是粪口传播(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中存活的病原体污染食物、水等,然后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的呼吸道分泌物,还有被这些分泌物、粪便污染过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物品,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通常会先出现发热的症状,之后在手、足、臀部以及口腔内逐渐出现斑丘疹或疱疹。若确诊手足口病,应居家隔离至少2周以上,患者的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要专人专用,避免传染给他人。

预防措施: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这是预防疾病发展成重症病例的有效方式。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家里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这是预防疾病发展成重症病例的有效方式。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家里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秋冬季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状往往更明显、更严重。

预防措施:

老人、小孩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可提前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办法,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

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好的地方(如商场、游乐场等)。

外出戴好口家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减少病毒残留。

老人、小孩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可提前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办法,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

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好的地方(如商场、游乐场等)。

外出戴好口家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减少病毒残留。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