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2024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2025年信息化发展重点任务。
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
2025年7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2024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2025年信息化发展重点任务。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网络视听行业用户规模达10.91亿,网民使用率达98.4%。数字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全面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5G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425.1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71%,300多个城市实现5G-A网络覆盖。
《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操作系统加速规模化应用,开源鸿蒙装机量超10亿台,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4年年底,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注册用户总数超6亿,智能算力规模达493EFLOPS(FP16),移动互联网加快向“万物智联”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技术创新加速突破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量达41.06ZB,累计数据存储量达2.09ZB,数据标注成为新兴产业,数商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达13.73万亿元。同时,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3%,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23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贸易增速9个百分点。
专家解读:
张凤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原副院长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紧密结合国家信息化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从创新发展、赋能发展、普惠发展、安全发展、开放发展五个方面出发,全面总结了2024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五大发展”紧密结合我国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将引领我国信息化朝着更高质量、更广普及、更深融合的方向迈进。
从创新发展看,我国坚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一体推进,推动信息化发展朝着体系化、生态化、引领化方向加速演进。《报告》显示,我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效显著。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集成电路、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操作系统、数据库、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信息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前沿信息技术布局持续深化,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能力持续跃升,深度求索(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多款大模型产品性能位于全球前列,区块链技术创新生态与应用持续深化,加速融入货物运输、贸易、制造、能源、政务等重点领域。在数字产业创新生态方面,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为稳定经济增长、赋能千行百业作出重要贡献,开源生态体系加快发展壮大,已成为全球开源软件项目第二大供应国,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标准建设积极推进。在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信息化学科体系持续完善,全国数字经济本科专业达227个,人工智能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我国60.61%的成年人和64.69%的未成年人(12到17周岁)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我们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创新逐步走进世界前列,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我国稳步迈向创新型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动力源泉。
从赋能发展看,我国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信息化赋能应用的规模性、渗透性、变革性显著提升。《报告》显示,我国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化的赋能发展作用日益明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5G网络、千兆宽带网络、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IPv6规模部署应用等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加快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移动物联网、数字低空基础设施等应用设施持续向纵深推进。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初步建立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日益完善,数据资源规模加速增长,数据标注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流通交易总额大幅增长,数据要素创新赋能进一步加快。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网信企业不断释放新活力。我们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有力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在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动能进一步释放,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普惠发展看,我国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速普及数智生活方式,繁荣数字文化供给,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在数智生活服务方面,我国加速健全互联网医疗新型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保、养老、出行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使数智生活更广泛普及。在数字文化方面,我国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水平,不断推出精品网络视听作品,推动我国网文、网剧、网游等数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电子政务方面,2024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35位,较2022年提升8位。我国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在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督、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城市运行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数智化治理应用,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我们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助力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服务逐步从“能用”走向“好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需求,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从安全发展看,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信息化安全发展防护力、支撑力、保障力不断提升。《报告》显示,我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扎实推进数据安全治理,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发布施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制定发布,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在数据安全治理方面,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发布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持续强化。在网络综合治理方面,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已制定出台网络领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150余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力实施,着力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网络直播虚假和低俗信息等乱象。我们看到,我国通过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网络综合治理等新问题,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双轮并驾齐驱,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更健康、更均衡、更可持续。
从开放发展看,我国坚持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凝聚国际广泛共识,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信息化开放发展的国际影响力、规则话语权和制度塑造力持续提升。《报告》显示,2024年开放发展成果更加丰硕。在理念主张宣介方面,持续凝聚国际广泛共识,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活动,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电子商务协定》,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相关进程。在数字贸易方面,出台《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3个,数字合作国际网络不断拓展。我们看到,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开放合作,努力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为推动全球信息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