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披露了我军飞行员在驾驶歼-16战斗机,曾经以一敌二,与外军的隐身战机一较高下的场景。在这场四代半战机和五代机的对抗中,我军飞行员不仅一个照面就锁定了外机,还在对方试图脱离前,通过极为精彩的“桶滚机动”摆脱威胁,并同时锁定两架外机,最终迫使
我军歼-16战机在东海亮剑,一个动作让对手落荒而逃,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美军总是如此“焦虑”,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披露了我军飞行员在驾驶歼-16战斗机,曾经以一敌二,与外军的隐身战机一较高下的场景。在这场四代半战机和五代机的对抗中,我军飞行员不仅一个照面就锁定了外机,还在对方试图脱离前,通过极为精彩的“桶滚机动”摆脱威胁,并同时锁定两架外机,最终迫使其“落荒而逃”。而且从那以后,该型号的外机,就再也没有在中国近海出现过。
【歼-16对着外机“贴脸开大”】
四代半对抗五代机,中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长久以来,国际军事界存在一个近乎固化的认知——五代机的"4S标准"(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超态势感知)赋予其绝对优势,四代机面对五代机时注定陷入"看不见、打不着、跑不了"的被动局面。
这种认知在相当长时间里被奉为圭臬,甚至成为部分国家军事战略的底层逻辑。
然而,中国空军近年来的实战化对抗实践,却用一组组鲜活案例彻底打破了这一"铁律":四代半战斗机不仅能与五代机正面交锋,更能通过体系支撑与战术创新,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对五代机的有效反制。
比如在这次歼-16遭遇外军隐身战机挑衅的案例中,不仅展现了我军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术与心理素质,更关键的是,在机动过程中实现了对两架外军战机的同步锁定,最终迫使对方双双撤离。
【我们的歼-10C也有“击落”隐身战机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该型号外机"此后再未在中国近海出现"的结果,恰恰印证了对抗的有效性。
类似场景并非孤例,同样是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我军歼-10C战机在演练中“击落”了隐身战机,可见这种四代机和五代机的正面交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能够做到这一点,仅凭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的,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当四代半战机嵌入体系化作战网络,依托预警机引导、电子战支援与多机协同战术,完全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捕捉五代机的破绽,将理论上的"代差劣势"转化为实战中的"动态平衡"。
【战机桶滚机动】
美军隐身战机,"神话"破碎了
尽管片中没有指明是哪一种隐身战机,但世界上成熟的五代机本就屈指可数,除了我们的歼-35、歼-20战机之外,能在我国近海空域活动的,也只有美军的F-22、F-35战机了。
曾几何时,美军的隐身战机被塑造为"空中霸主",其核心卖点在于隐身性能带来的"单向透明"优势——理论上,四代机雷达难以探测五代机,而五代机却能提前发现并攻击四代机。
但现实对抗中,美方的这一优势并未转化为绝对胜势,反而在中国的防空体系前,暴露出五代机单打独斗时的致命短板。
首先,隐身战机并非"绝对隐身",五代机的隐身设计主要针对特定频段与探测角度,在侧向、后向或特定波段下,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会显著上升。
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已能通过多角度、多频段扫描,捕捉五代机的微弱信号,中国在这一领域,更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构建的"陆基雷达+预警机+电子战支援"体系,能够提前发现五代机的动向,并将目标信息实时传递至四代半战机,使其在接战时并非"盲人摸象",而是以相对均衡的态势进入对抗。
其次,五代机的战场生存高度依赖体系支撑,若脱离预警机引导、电子压制与情报支援,仅凭单机作战,其隐身优势会被复杂电磁环境抵消,而超态势感知能力的发挥更需依赖数据链畅通。
随着技术发展速度的此消彼长,美军的优势已经不再遥不可及,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被我们迎头赶上,再加上我军有着显著的主场优势,让我们的四代半战机在与五代机对抗时,从来不是"单枪匹马",通过体系弥补单机性能差距。
反观美军五代机,若失去体系庇护,就不得不陷入和我国“最强侧卫”贴身搏斗的场景中,这也正是外军战机在与中国空军体系化对抗中屡屡受挫的关键原因。
【美军的优势不再】
体系支撑下,中国五代机实力远超想象
说了这么多,我军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了:整体作战体系的成熟,从预警机对目标的早期截获与态势分发,到电子战机实施电磁压制,再到飞行员完成锁定与攻击,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咬合,形成了一张"看得远、联得通、打得准"的作战网络。
当然,四代半战斗机打了不少漂亮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有"四代半对抗五代机"这一个选择。
恰恰相反,我们的五代机正在朝着美军始料未及的方向高歌猛进,歼-20S五代半战斗机、歼-35舰载机,以及具备五代机特征的无人机,都是美方也无法预料的产物。
在这个背景下,美方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既然我们的四代机在体系的支持下,已经有了锁定并击落五代机的能力,我们的五代机在同样的体系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可以说,中国空军已经用实践向世界证明:五代机的优势并非不可撼动,体系作战的潜力还在不断体现。
【我们的五代机在体系下,能力远超美方想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胜利不仅属于某一款战机或某一次对抗,更属于中国空军整体作战能力的跃升——从"单装对抗"到"体系制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中国空军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在东海上空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制空权篇章。
至于那些被美军视为"王牌"的五代机,其真实战力究竟几何,对上我军的五代机之后,又有几分“胜算”,想必美方应该心里有数。
来源:空天力量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