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存储芯片红利!从选方向到控仓位,这篇攻略帮你避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12:58 1

摘要:“香农芯创创历史新高,江波龙单月涨超40%,存储芯片板块突然炸了!”最近打开行情软件的人,多半会被这波涨势惊到。有人纠结空仓要不要追,有人盯着持仓想加仓,更有人疑惑:这是短期炒作还是真要成市场主线?

“香农芯创创历史新高,江波龙单月涨超40%,存储芯片板块突然炸了!”最近打开行情软件的人,多半会被这波涨势惊到。有人纠结空仓要不要追,有人盯着持仓想加仓,更有人疑惑:这是短期炒作还是真要成市场主线?

说实话,光看股价波动容易踏错节奏,但要是把价格、需求、技术这三盘棋摆开,答案其实藏得很清楚。这轮存储芯片的异动绝非偶然,甚至可能是接下来半年最值得盯的主线机会。今天就从“为什么涨”“能不能追”“怎么布局”三个核心问题切入,帮空仓满仓的朋友都算笔明白账。

先破题:这波上涨,是真行情还是假热闹?

判断是不是真行情,得看“涨价”和“需求”这两个硬指标,光靠资金炒作的行情长不了,而现在的存储芯片恰恰踩中了“供需双爆”的节点。

先看最直观的价格信号:DDR4 8Gb的现货价格从一季度的1美元涨到了5.87美元,足足涨了4.9倍,都快摸到2018年景气高峰的水平了。更关键的是,这不是短期脉冲——摩根士丹利直接喊出,旧款存储的繁荣期会持续到2026年,DDR4的合约价四季度可能再翻倍。价格敢这么涨,根本原因是供应端真的紧了:主流DRAM厂商已经停了四季度报价,这在行业里就是“要大涨”的明确信号,而NAND巨头SanDisk都开始找其他代工厂要产能了,足见缺口有多大。

再看需求端,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不是靠手机、电脑这些消费电子拉起来的,而是AI在背后“猛踩油门”。OpenAI搞“星际之门”计划,直接找三星和SK海力士要每月90万片DRAM产能,就是为了喂饱大模型。要知道,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是指数级的,普通服务器可能用几根内存,但训练大模型的服务器得配HBM(高带宽内存)+ eSSD + 服务器DRAM的“三件套”,光HBM就已经供不应求,美光2025年的产能都卖光了,现在在谈2026年的订单。

更有意思的是“旧款存储回春”的反常现象。以前新款出来旧款就降价,但现在DDR3、DDR4反而涨价,DDR4的供应缺口还能到10%-15%。原因很简单:厂商都把产能转向DDR5、HBM这些高端货了,没人愿意生产旧款,但PC、物联网设备还在大量用,供需一失衡,旧款自然成了香饽饽。这种“新旧通吃”的涨价格局,在存储行业里都是少见的强信号。

挖深度:为什么说它能成“主线”?看这3个底层逻辑

短期涨价只能带来脉冲行情,能成主线的板块,必须有“长逻辑”撑着。存储芯片现在的三个底层逻辑,每一个都够硬。

逻辑1:周期变了,从“库存周期”到“技术周期”

过去二十年,存储芯片就是“3-5年一轮”的库存循环:扩产→过剩→降价→去库存→再扩产,跟着消费电子走。但这次不一样,AI直接改写了游戏规则——现在决定存储价值的不是“容量”而是“带宽”,英伟达都说了,大模型的难点是“喂数据太快”,这就逼着所有企业都得升级存储硬件。

这种由技术范式转移驱动的增长,比库存修复靠谱多了。以前需求分散在亿万个消费者手里,现在集中在微软、谷歌、OpenAI这些搞算力竞赛的巨头身上,订单刚性强太多。Yole Group预测,2025年全球存储收入能到2000亿美元,增长18%,这可不是靠库存周转能撑起来的规模。

逻辑2:国产替代“窗口”开了,政策钱都备足了

全球供应紧张的时候,就是国产替代的最佳时机,这是被无数行业验证过的规律。现在长江存储的NAND、长鑫存储的DRAM,正被国内终端厂商加速验证采购,就是因为大家都想把供应链攥在自己手里。

更关键的是“钱和技术”都到位了:国家大基金三期往存储领域砸了超千亿元,专门支持长鑫的HBM研发和设备国产化;长鑫存储都在冲科创板IPO了,募集的钱刚好能扩产和搞研发,这可是国产存储的“定海神针”。技术上也有突破,复旦大学搞出的“长缨CY-01”芯片,擦写速度比传统闪存快100万倍,还能兼容现有产线量产,这相当于在美韩巨头的3D堆叠路线外,开出了一条“换道超车”的新路。TrendForce预测2025年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能翻倍到10%,这个增速放在任何行业都是炸裂级的。

逻辑3:全链条都受益,不是单个厂商的狂欢

主线板块的特点是“一荣俱荣”,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存储芯片现在就是这样:上游设备厂商先受益,长江存储的国产设备试产线,刻蚀、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率都超60%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龙头肯定吃红利;中游的模组厂最敏感,江波龙、佰维存储这些公司,直接跟着存储涨价赚差价,业绩弹性最大;下游的设计、制造端,兆易创新这些龙头的盈利能力会跟着行业景气度修复。从设备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增长预期,这才是主线该有的样子。

给答案:空仓该不该进?满仓要不要加?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同仓位该怎么操作?核心原则是“不追高、抓主线、控仓位”,具体分三种情况:

空仓者:别急着梭哈,先抓“确定性机会”

空仓的朋友最容易被短期涨幅诱惑,但现在直接满仓风险太高,毕竟10月10日存储芯片板块已经回调了3.62%,短期有获利回吐压力。可以先从两个方向布局:

一是“涨价最敏感的环节”,比如内存模组厂,江波龙、佰维存储这些公司,业绩和存储价格直接挂钩,四季度的财报大概率好看;二是“国产替代的硬逻辑”,长鑫要IPO,产业链上的设备商肯定受益,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就算短期波动,长期逻辑也没变。建议先建2-3成仓,等回调到10日线附近再补仓。

轻仓者:优化持仓,往“高景气赛道”靠

如果已经有1-2成仓,别盲目加仓,先看看手里的票是不是在“核心赛道”上。要是持有的是NOR Flash相关的公司,比如兆易创新,反而可以多拿一阵——NOR Flash的供应缺口在扩大,AirPods单品类就可能占10%的需求,涨价能持续到2026年,这是比DDR4更确定的机会。

但如果持有的是纯粹炒概念、没业绩支撑的小票,趁反弹赶紧换仓。重点盯着“AI相关的高端存储”,比如HBM产业链、服务器DRAM相关的公司,这些是本轮周期的核心,比旧款存储的想象空间更大。

满仓者:别贪多,设置“止盈线”守收益

满仓的朋友现在要做的不是加仓,而是“守收益”。可以把止盈线设在20日线,只要不跌破就拿着,毕竟行业景气度还在上升期,没必要过早下车。但如果手里的票已经涨了50%以上,而且不是产业链核心标的,可以先减2-3成仓,把部分利润落袋为安。

这里必须提醒一个风险:HBM的技术代差还是存在的,三星、SK海力士现在垄断着高端市场,国内厂商短期内很难全面突破。所以别盲目追高HBM概念的小票,要是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进展或订单,很容易被套。

最后划重点:这3个信号决定后续走势

不管是空仓还是满仓,都得盯着这3个信号,它们直接决定了这波行情能走多远:

1. 价格信号:看DDR5 16Gb的价格能不能突破2018年的高点7.19美元,现在已经到6.927美元了,突破就是新一轮涨价的确认;

2. 产能信号:长鑫存储的IPO进度和长江存储的国产设备产线投产情况,这两个是国产替代的“晴雨表”;

3. 需求信号:OpenAI、微软这些巨头的AI服务器采购量,要是持续超预期,存储的需求端就更稳了。

存储芯片这波行情,本质是“AI技术革命+国产替代加速+行业周期反转”的三重共振,这种机会几年才出一次。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纠结“是不是100%主线”,只要抓住“涨价”和“替代”这两个核心,就不会踏错大方向。

空仓的别慌,回调就是机会;满仓的别贪,守住核心标的。毕竟在A股,能同时满足“业绩有支撑、政策有扶持、需求有爆发”的板块可不多见。

来源:Kitty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