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刘套镇玉米基地内,连片玉米泛着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颗粒饱满的玉米源源不断落入机身储粮仓。
金秋时节
我县123.7万亩秋粮进入收获关键期
面对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地迅速打响秋收“保卫战”
从田间抢收到仓储烘干
各环节协同发力
以全方位保障
让“丰收在望”稳稳变为“颗粒归仓”
在刘套镇玉米基地内,连片玉米泛着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颗粒饱满的玉米源源不断落入机身储粮仓。
秋收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当地农机部门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针对持续阴雨给秋粮收储带来的挑战,我县提前布局农机保障体系,积极调动2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万余台各类精量播种机,确保有足够的机具投入作业。
刘套镇种粮大户 许大宾:“我今年种了1200亩玉米,由于最近阴雨天气,玉米湿度较大,现在农机和农技部门帮助我们积极协调抢收烘干,目前已经收割了近一半,预计3天就能全部收完。”
县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 吕新强:“针对今年降雨偏多、土壤湿度大的情况,我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抢收,及时烘干晾晒,防止发生霉变,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同时加强秋种技术培训指导,提高秋种科技含量,夯实明年小麦丰收基础。”
阴雨天气下,烘干环节成为秋粮保收的“关键一环”。在刘套镇粮食烘干中心,烘干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刚收获的湿玉米经过脱粒、烘干、冷却,含水量快速降至安全标准。据了解,全县共有116台烘干塔,每天烘干玉米11600余吨。
截至目前,我县玉米收割已完成80%。从田间的农机轰鸣到烘干房的设备运转,我县正以扎实举措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让每一粒粮食都稳稳归仓。
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松:“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共有116台烘干机械,推行24小时作业模式,确保湿粮“早烘、快烘”。同时,我们抢抓一切有利时机,科学调度农机资源,发挥抢收能力,尽可能避免阴雨导致的粮食霉变损失,进一步提升粮食质量。”
来源:萧县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