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出门玩耍回家后,突然开始频繁揉眼睛,还一直喊“痒”或“疼”。仔细一看,眼睛又红又肿,有的孩子眼角还挂着黏稠的分泌物。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出门玩耍回家后,突然开始频繁揉眼睛,还一直喊“痒”或“疼”。仔细一看,眼睛又红又肿,有的孩子眼角还挂着黏稠的分泌物。
出现这些情况,家长要警惕了——孩子很可能得了「结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尤其进入秋季,正是结膜炎的高发季节。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眼科医生,带大家全面了解结膜炎,提前掌握预防和护理方法,让孩子少受罪、更健康。
孩子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警惕可能是结膜炎,部分类型会传染结膜炎,简单来说,就是覆盖在眼球表面和眼睑内侧的“眼结膜”发生了炎症。
眼结膜是一层半透明、富含血管的薄膜,就像一层柔软的“保鲜膜”,它不仅能分泌黏液,保持眼球湿润光滑,还能阻挡灰尘、细菌等异物进入眼睛内部。
眼结膜可分为三个部分:
睑结膜:紧贴上下眼睑内侧,像“内衬”一样不易移动
球结膜:覆盖在眼白(巩膜)表面,薄而透明,可轻微移动
穹隆结膜:连接睑结膜与球结膜的褶皱区域,让眼球转动更灵活
由于眼结膜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接触到刺激物或病原体,从而引发炎症。
孩子一旦感染结膜炎,典型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发痒、有异物感,部分孩子夜间分泌物增多,甚至第二天早晨眼皮被分泌物粘住,睁眼困难。
一般来说,结膜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类型 名称 特点 感染性(⚠️ 会传染) 细菌性结膜炎 常见病原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通过脏手揉眼、共用毛巾传播,分泌物多为黄白色脓液 病毒性结膜炎 如腺病毒感染,传染性极强,常伴随感冒症状,分泌物呈水样 非感染性(❗️不传染) 过敏性结膜炎 由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引发,季节性高发,症状包括剧烈瘙痒、流泪、红肿,可能伴随打喷嚏、流鼻涕不同结膜炎的症状有所差异,可参考下图初步识别:
感染性结膜炎(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性很强,儿童由于在学校、游乐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频繁,更容易被感染。
常见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
外部感染:手接触患者的眼泪或分泌物后揉眼导致感染
自身感染:鼻腔或鼻窦的细菌扩散至眼部,或一只眼感染后因揉眼导致另一只眼感染
而过敏性结膜炎通常发生在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身上,可能有特定过敏原(如猫毛、花粉)或其他过敏症状史(如鼻塞、打喷嚏等)。
如果结膜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炎症,长期出现眼红、干涩、分泌物不断等症状。严重时,炎症还可能蔓延至角膜,引发角膜炎,导致疼痛、视力模糊,甚至影响孩子视力发育。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红眼病挺常见的,自己买点眼药水用用就行了吧?”
结膜炎有可能自愈,但切忌乱用眼药水或药膏
一听到孩子喊眼睛痒、疼,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翻出家里的眼药水或眼膏,希望能缓解孩子的不适。
实际上,大多数感染性结膜炎在1~2 周内可自行好转;过敏性结膜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或滴眼液,也能较快缓解症状。
在家护理时,可用温水配合一次性棉柔巾轻轻清洗眼部分泌物;如眼睛胀痛,可尝试冷敷缓解。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分泌物大量增多,尤其是脓性分泌物
视力明显下降
角膜周围明显充血
持续畏光、不适
异物感严重,无法正常睁眼
特别提醒:切勿自行给孩子使用眼药水或眼膏!这些药品中可能含有抗生素或激素成分,滥用风险很大。
儿童眼睛及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眼药水中的成分易通过眼黏膜被快速吸收,引发副作用的风险高于成人。
以下三类滴眼液尤其不能随便给孩子使用:
1. 激素类滴眼液:隐形视力杀手
如何辨别:名称中带“松”“龙”“泼”等字,如地塞米松、氟米龙、泼尼松龙
滥用危害:
可能引发激素性青光眼,导致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
长期使用可能诱发白内障
抑制角膜上皮修复,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2. 抗生素类滴眼液:破坏眼部微生态
如何辨别:名称中含“沙星”“霉素”等,如左氧氟沙星、氯霉素
滥用危害:
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角膜毒性或视神经炎
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导致“超级细菌”
破坏眼部正常菌群,诱发真菌感染
3. 血管收缩剂类滴眼液:掩盖真实病情
如何辨别:名称中带“唑啉”,如萘甲唑啉、四氢唑啉
滥用危害:
暂时消退红血丝,但可能掩盖真实病情
停药后容易出现反跳性充血,导致药物依赖
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
孩子确诊结膜炎,该如何正确用药?
虽然部分感染性结膜炎有自愈可能,但在医生建议下合理用药,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传播风险。
一旦医生开具药物,请务必遵医嘱按时、足量使用,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以免感染反复或转为慢性。
常用药物类型包括(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生素眼药水/眼膏(针对细菌感染)
抗病毒眼药(针对病毒感染)
抗组胺药或肥大细胞稳定剂(针对过敏原因)
以上药物信息仅供了解,具体用药请严格遵循医嘱。
做好这几点,有效预防结膜炎
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孩子患上结膜炎的风险:
注意手部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随意揉眼
不共用个人物品:在幼儿园或家中,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杯子等
过敏孩子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保持居家清洁,定期吸尘
若孩子已感染传染性结膜炎,请做好以下防护,避免家庭内部传播:
彻底更换污染物
不共用毛巾、浴巾、枕头等个人物品
接触过眼部的纸巾、棉片等立即丢弃
已开封的眼药水用完即弃,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不触碰患病眼睛,接触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加强手部卫生
全家养成勤洗手习惯,特别是在吃饭前、如厕后、打喷嚏或咳嗽后
建议使用抑菌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洁
温馨提示:如孩子出现眼部异常,请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82898800编 辑:琬璘
审 核:崔英
终 审:凯淇
来源:龙广凯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