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无边,安全有界。近年来,平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以键盘为“利刃”、屏幕为“战场”,用精准打击守护着网络空间的安宁,让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讯员 胡雨萍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近年来,平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以键盘为“利刃”、屏幕为“战场”,用精准打击守护着网络空间的安宁,让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网安服务送到学校和企业
把网络安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企业车间,用接地气的行动让“安全上网”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早在今年暑期前,平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的民辅警们就开始忙碌,他们走进辖区学校,分发案例手册,给学生们讲如何辨别网络谣言、保护个人信息,还通过平湖经开网络安全中心开展了12场“春泥计划网络安全课堂”,通过“春泥计划”各项活动,将反诈漫画、密码游戏等融入第二课堂,累计覆盖青少年超2000人次。
在企业,民警们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开展定制化培训,从网站漏洞排查到员工账号安全管理,手把手教企业防范网络攻击。而在社区,民辅警们摆起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面对居民“怎么防电信诈骗”“手机APP权限该不该给”等疑问,一一耐心解答。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把网络安全防线前移到群众生活、企业发展的第一线,切实筑牢了基层网络安全的“民生屏障”。
“技术尖兵”“数据哨兵”显身手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平湖市公安局积极推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程。
民警谢正是出了名的“技术尖兵”,他的大数据侦查工作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不久前,大队接到线索:一个赌博平台伪装成投资理财APP,通过社交软件诱导群众充值,隐蔽性极强。谢正带领团队连续48小时扑在破案上,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看得他眼睛布满血丝,却没敢歇一秒,从突破平台的多层级设备权限壁垒,到自主编写软件实现终端批量化取证,每一步都顶着压力创新尝试。最终,他们成功固定后台数据,确认涉案人员身份,助力案件侦破,谢正也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
而民警曹家顺则是群众眼中的“数据哨兵”,他的工位上,3台电脑加1个搪瓷茶杯就是全部“装备”,他日复一日地在海量信息中筛查风险。之前,他在常规巡查中发现,嘉兴一男子发文流露轻生念头,还询问“适合跳水的地点”。曹家顺立即启动应急方案,追踪发现男子已骑电动车驶向沿河区域,且手机失联。他一边快速整理位置信息,一边联动属地派出所排查,最终在桥洞下找到欲轻生男子,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让对方放弃了极端想法。
以人才为先机、以打击为抓手。据了解,近年来,平湖市公安局创新打造网络安全高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起网络安全防控系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从过去的“被动接案”转向“主动预警”。比如针对网络诈骗,通过分析犯罪趋势,提前梳理出“虚假购物”“仿冒客服”等高发骗局特征,推送给基层派出所和社区;面对恶意攻击网站、传播有害信息等行为,能做到快速定位源头,及时阻断传播链条。就在上个月,大队还通过对一虚假古董拍卖诈骗案线索深挖,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查扣涉案设备3台。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