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和做自由设计的朋友聊社保,她刚跟风把缴费档次从60%提到100%,说“身边人都选高档次,以后领养老金能多不少”,可我帮她算完账,她当场就后悔了。按当地社平工资7200元算,100%档每月要缴1728元,比60%档的1036.8元每月多缴691.2元。但退
前几天和做自由设计的朋友聊社保,她刚跟风把缴费档次从60%提到100%,说“身边人都选高档次,以后领养老金能多不少”,可我帮她算完账,她当场就后悔了。按当地社平工资7200元算,100%档每月要缴1728元,比60%档的1036.8元每月多缴691.2元。但退休后,100%档每月比60%档仅多领320多元,要连续领17年才能把多缴的钱赚回来,要是中途接不到单子断缴,或者退休后领不了那么久,多缴的钱就白扔了。其实很多灵活就业人员都和她一样,觉得“档次越高越值”,但100%档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可能是“看着划算、实则吃亏”的选择。
先把核心情况说明白,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档次以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分60%、80%、100%、150%等(各地档位略有差异),缴费比例统一为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归自己所有,退休后分月领取),12%进入统筹账户(归国家统筹,用于支付所有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挂钩,档次越高、缴得越久,这部分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总金额除以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算)。100%档确实能让养老金多一点,但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分担费用,所有钱都要自己掏,盲目选高档次,很可能让经济压力陡增,还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为啥说100%档可能“最亏”?主要有三个关键原因,尤其对收入普通、不稳定的灵活就业人员,一定要看清楚。
第一个原因: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性价比”太低。
灵活就业社保的“多缴多得”不是线性的,不是缴100%档就比60%档多领40%的养老金,反而可能缴了翻倍的钱,只多领一点点。我们以社平工资7200元、缴费20年、60岁退休为例,算笔清楚账:
- 60%档:每月缴费7200×60%×20%=864元,其中个人账户每月进7200×60%×8%=345.6元;
- 100%档:每月缴费7200×100%×20%=1440元,其中个人账户每月进7200×100%×8%=576元。
两者每月缴费差576元,一年差6912元,20年总共差13.824万元。
再看退休后每月领的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社平工资×缴费档次)÷2×缴费年限×1%。60%档是(7200+4320)÷2×20×1%=1152元;100%档是(7200+7200)÷2×20×1%=1440元。两者差288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金额÷139。60%档是345.6×12×20÷139≈590元;100%档是576×12×20÷139≈983元。两者差393元。
算下来100%档每月比60%档多领681元,但要把20年多缴的13.824万元赚回来,需要138240÷681≈203个月,也就是近17年。这意味着要活到77岁才能“回本”,要是没领够17年,统筹账户里多缴的钱(12%部分)不会退给家属,相当于白缴了——对很多人来说,这风险实在太高。
第二个原因:收入不稳定,高档次容易断缴,反而亏得更多。
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大多“看天吃饭”,比如开小吃店的靠旺季赚钱,做设计接单的要看有没有客户,很少有人能保证每月收入稳定。100%档每月缴1440元,一年就是1.728万元,要是遇到淡季收入下滑,或者突发情况(比如生病、设备损坏),很可能缴不起社保,导致断缴。而社保断缴不仅会减少缴费年限,还会拉低平均缴费指数,最后领的养老金反而比“一直缴60%档、没断缴”的人还少。
比如有人一开始选100%档,缴了3年,后来因为生意不好,连续2年没缴社保,之后只能改缴60%档,缴满20年(实际缴费18年)。退休后算下来,因为断缴和档次变化,每月养老金只有1520元,而一直缴60%档、没断缴的人,每月能领1742元,反而比他多领222元。更可惜的是,前3年多缴的(1440-864)×12×3=20736元,相当于“白花了近2.1万,最后领得更少”,完全得不偿失。
第三个原因:医保待遇不随档次涨,多缴的医保钱纯浪费。
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会“养老+医疗”一起缴,可很多人不知道:医保待遇和缴费档次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选60%档还是100%档,只要正常缴费,住院报销比例、门诊报销限额、药品报销范围都完全一样。比如在三甲医院住院,都是报销80%;门诊年度报销限额都是5000元;常用药都能按比例报,不会因为选100%档就多报一分钱。
也就是说,选100%档缴的医保费用更高(医保缴费基数和养老基数一致,比例通常8%左右),但享受的待遇和60%档没区别,相当于“花冤枉钱”。比如社平工资7200元,医保比例8%:60%档每月缴7200×60%×8%=345.6元,100%档每月缴7200×100%×8%=576元,每月多缴230.4元,一年多缴2764.8元,医保待遇却没提升——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这笔钱用来应急、进货,比“白缴医保”实用多了。
那灵活就业社保该怎么选档次?不是100%档绝对不能选,而是要“看人下菜碟”,这三类人可以考虑,其他人建议慎选。
第一类:35岁以下、收入高且稳定的人。比如做IT接单、直播带货的,每月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手里没负债,有存款。这类人年轻,距离退休还有25年以上,有足够时间“回本”,而且收入高,能轻松承担100%档的费用,退休后领的养老金也能更高,晚年生活更从容。
第二类:距离退休只剩3-5年,想“补一补”养老金的人。比如55岁,之前一直缴60%档,手里有闲钱,想多领点养老金改善退休生活。这类人缴费时间短,总投入不多,比如缴5年100%档,比缴5年60%档多花(1440-864)×12×5=34560元,退休后每月能多领420多元,6年就能回本,风险低,性价比高。
第三类:当地有“高档次补贴”的人。有些地方为了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多缴费,会给100%档发补贴,比如每月返还缴费金额的15%,或者缴满10年额外给5000元补贴。如果当地有这种政策,选100%档能抵消一部分成本,比如每月补贴216元(1440×15%),相当于实际每月只缴1224元,这时候选100%档才划算;要是没有补贴,就别硬撑。
对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来说,60%-80%档才是“最优解”:缴费压力小,每月缴864-1152元,大多数人都能承担,能保证连续缴费,不会因为断缴影响待遇;养老金虽然比100%档少,但“投入产出比”高,不用担心中途亏了;而且省下来的钱可以存起来,或者买份百万医疗险,给晚年多一层保障——社保的核心是“兜底”,不是“追求高收益”,稳稳的保障比“看似诱人的高档次”更重要。
在我看来,灵活就业选社保档次,就像买衣服,不是最贵的就最好,合身的才合适。别被“缴得多领得多”的说法迷惑,也别觉得选低档次没面子,普通灵活就业人员赚钱不容易,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选之前先算笔账,结合自己的年龄、收入稳定性、存款情况,再做决定,才不会吃大亏。
你身边有灵活就业的朋友或家人吗?他们目前选的是哪个社保缴费档次?有没有算过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划不划算?如果他们还在纠结选档次,你会把这些算账的方法分享给他们吗?
来源:云山里漫步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