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琴蕤宾调者,一名无射均,亦曰徵调。其法乃于正调弦法之上,升五弦半音而成,合今之降B调,奏时必用“紧五弦”之法。此调音色独具,寄情志、载意境于琴音,自古为琴家所重。薛佩生先生,即精研此调,传习其曲。佩生公,字易简,号长安雅士。曾主秀秀书院山长之席十八载,通琴棋
蕤宾调古琴曲及相关琴学传承
古琴蕤宾调者,一名无射均,亦曰徵调。其法乃于正调弦法之上,升五弦半音而成,合今之降B调,奏时必用“紧五弦”之法。此调音色独具,寄情志、载意境于琴音,自古为琴家所重。薛佩生先生,即精研此调,传习其曲。
佩生公,字易简,号长安雅士。曾主秀秀书院山长之席十八载,通琴棋书画,熟经史子集,文蕴深厚,艺技精湛。任内矢志古琴文化之传,于蕤宾调诸曲,多有梳理讲授,为其播扬奠定根基。
以下乃佩生公所重且传之蕤宾调古琴曲:
• 《极乐吟》:又名《渔歌调》《乐极吟》,初载《乐山堂琴谱》,后见《梅庵琴谱》等。其词化用柳子厚《渔翁》诗,曲调平和雅正,抒超凡脱俗之志,导人心归宁静。
• 《欸乃》:谱初见于明汪芝《西麓堂琴统》,亦名《渔歌》《北渔歌》。“欸乃”者,渔家桨橹、号子之声也。旋律悠扬隽永,托山水意象言志,显渔樵归隐之闲适静谧。
• 《阳关三叠》:本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改编,为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以核心曲调三叠而名,琴音徐缓凄切,借旋律节奏之变,细写友人离别之愁。
• 《潇湘水云》:南宋郭沔所作。时元兵南下,沔观潇湘云水浩渺,感家国之变,遂作此曲。指下既有浪涌之壮阔,亦含孤云之幽郁,尽展苍茫意境与家国情怀。
• 《山水情》(龚一版):龚一先生所演。紧扣蕤宾调“紧五弦”之性,以灵动旋律绘山水灵秀,融自然人文于琴音,抒对山水之赞美感悟。
• 《小山水情》(龚一版):亦龚一先生之作,乃《山水情》之延伸或简编。承蕤宾调音域之妙,曲调简而有韵,聚焦山水细节,传轻盈灵动之自然美。
• 《清平乐》(移植曲):据李白词作移植,用蕤宾调(紧五弦)改编。移植之际,存原词情愫,以古琴独具之音,释太白诗之豪迈浪漫,为古今结合之佳作。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