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男,维吾尔族,1965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
2025年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91人,我们分7期进行介绍,今天是第1期,介绍13名候选人(以姓氏拼音为序)。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男,维吾尔族,1965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98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创新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主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2月,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任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入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22年9月,任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从事表面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具有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及结构改造等科研开发工作,特别是通过“西部之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攻关、企业委托等项目的支持,目前已在生物(植物)资源化学学科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主持的《伊丽萌天然营养摩丝的研制》获86届、87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特别荣誉奖、美国匹兹堡行十一届国际新发明技术博览会银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2022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023年12月,入选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16]2024年1月,入选2023年度“影响力科学家”榜单。
提名人:韩德民院士。
曹佳,男,1962年12月生,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市,现任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军事作业特殊环境与健康损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术职务。
研究方向涵盖环境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及军事预防医学。2000年任军事预防医学系主任,主持三峡库区水污染健康效应研究,推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修订。主编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17年代表学校在陆军军医大学揭牌仪式中发言聚焦军事医学保障,202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陈建国,男,1963年4月出生,1990年同济医科大学硕士,1998年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博士。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华中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
1995-2001年期间先后在欧美留学六年多,美国爱荷华(Iowa)大学博士后、德国凯撒斯劳滕(Kaiserslautern)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初作为“人才引进”回国工作。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药理学》负责人。武汉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综合大平台负责人。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学,特别是衰老相关认知障碍、药物成瘾、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是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Drug and Alcohol Research》副主编、《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 Physiolog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编委。核心期刊《中国药师》副主编。近年来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J. Neurosci., Aging Cell, Biological Psychiatry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他引1400余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二等奖各一次,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两次。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陈莉莉,女,1974年10月生,口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六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留学美国哈佛大学。2007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201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口腔医学教研室主任,2019年担任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2023年担任口腔医疗器械和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20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首任党委书记、院长,2022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2024年9月担任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执行院长及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院长。
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Metab、Nat Commun、Circ Res、Adv Mater、Cell Death Differ、J Dent Res、Int J Oral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申请/获批发明专利32项,其中PCT国际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2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2017年、2013年)。创新成果获IADR/AADR威廉∙盖茨奖(William J. Gies)(2023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2023年),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202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提名人:徐建国院士。
陈绍良,1964年1月生,汉族,安徽凤阳人,农工党党员,心血管病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绍良于1985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85年8月—1987年8月任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1987年8月—1990年8月就读于兰州医学院内科学心血管专业,毕业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0年8月—1997年12月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7年12月—1998年4月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1998年4月—1998年7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1998年7月—2000年1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导管室主任、心内科副主任;2000年1月—2001年7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冠脉介入中心主任、心内科副主任;2001年7月—2006年6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专业,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起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202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绍良长期从事心内科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第一和通讯作者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983。2014年—2020年连续7年入选“医学”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1000余次以上。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20余部。已获得医疗器械及新药研究等科技成果专利58项。已获得科技研究成果4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奖项。
提名人:韩雅玲院士。
陈翔,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院皮肤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院长,芙蓉实验室主任,长沙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副校长等职。
陈翔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皮肤恶性肿瘤、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机制和转化研究。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含《Cance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主持国家杰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19年12月1日,陈翔获得2019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提名人:夏照帆院士。
陈玉国陈玉国,男,1964年9月出生,汉族,山东汶上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急诊科主任、急性胸痛中心主任、山东省卫生系统急危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零磁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1020工程”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急诊医学科成员。
兼任山东省医药卫生系统急危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发表论著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国内核心和统计源期刊91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人民卫生出版社9部)。近五年作为负责人参与973、国家级、部级课题5项,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级和省级课题8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次.担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等6种核心和统计源期刊编委或副主编、心血管专业著名SCI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Cardiovascular Pathology(SCI)、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SCI)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SCI)、《中华高血压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等的审稿专家。
提名人:董家鸿院士。
程卯生程卯生,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内蒙古固阳人,无党派人士,沈阳药科大学原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1988年先后获沈阳药学院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获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学院访问学者进修。曾任制药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2020年11月至2025年4月任校长,现任“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主要方向为抗哮喘、抗消化性溃疡和抗肿瘤药物研发。主持国家863计划、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6个二类新药证书,其中奥美拉唑系列产业化项目突破关键技术,《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执行主编。2023年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提名人:王锐院士。
程涛程涛,1963年8月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医学细胞生物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
程涛于1981年—1989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内科医师、主治医师/讲师;1993年—1997年在美国希普癌症研究中心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师;2001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同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终聘系列);2006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同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正教授;2022年当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程涛长期从事血液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教育及相关管理工作。已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等科研项目10余项。已在《科学(Science)》《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血液(Blood)》《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白血病(Leukemia)》《中国科学》《中华血液学杂志》等中国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英文专著10余部。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以第一完成人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
提名人:王辰院士。
戴朴戴朴,1964年8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主任,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人工听觉分会主任委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耳科学杂志》和《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主编。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行业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科学自然基金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临床研究聚焦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残余听力和精细结构保护、侧颅底和手术立体视觉,基础研究聚焦耳聋遗传和预防,通过流行病学、分子机制研究和诊断新方法建立,实现了耳聋的规模化预防。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科技奖励。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170余篇。荣获“求是”青年奖,军队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被评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颁发个人二等功,并被评为科技银星。
提名人:张英泽院士。
丁钢强丁钢强,男,1964年6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义乌,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系,1990年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浙江中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营养学首席专家,兼任中国营养学会党委书记、国家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5年起历任浙江省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副所长、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992年、1998年分别赴荷兰、澳大利亚进修营养学。主持参与“全国食品污染物调查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获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杰出贡献奖。2024年以营养学首席专家身份出席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解读膳食指南,2025年受邀在宁波大学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作《合理膳食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主题报告。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董念国董念国,男,1963年9月生,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SCVTS)2024轮值主席、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ATS)及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ISMICS)会员。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心血管顶刊Eur Heart J、Circulation等SCI论文156篇(IF>35分9篇、>10分27篇),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30项,获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主持制定国际/国内技术规范/共识12部,主编主译专著8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6项。
提名人:王俊院士。
段金廒段金廒,1956年10月生,宁夏中卫人,中药资源化学与资源循环利用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段金廒于1980年7月获得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学士学位;1980年8月—1992年8月任职于宁夏药品检验所;1993年7月获得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分类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获得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8月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校科技处副处长;1999年9月—2005年3月任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2005年3月起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段金廒主要致力于中药资源及资源化学、方剂功效物质及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截至2018年11月,段金廒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21篇,其中SCI收录213篇,总影响因子561.7,最高影响因子45.6,总被引频次5085次,H指数32,主编学术专著8部。已申请国家专利154项,授权87项,其中27项已转化应用。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及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
来源:噼哩啪啦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