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认识到了一个事实——网暴不是一群人的无知和正义,而是一个技术加持下已经形成相当威力,且不确定的网络“私刑”系统。
日更10年|第3052篇
最新一期《长谈》,请的是非常喜欢的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聊的是网暴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近几年一直围绕在我的脑子里,而且做过很多避险措施。
比如朋友圈里暴露个人信息的都删了,微博和qq 空间里那些东西也都隐藏了。
还有就是以前爱在评论区里吵架,现在也很佛系了。
因为认识到了一个事实——网暴不是一群人的无知和正义,而是一个技术加持下已经形成相当威力,且不确定的网络“私刑”系统。
审判的人不确定,审判的标准也不确定,这个边界很宽松。
有时候一个很小的错误,也有可能给你判重罪,甚至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砍掉一些暴露在网络上的“风险信息”,因为你不知道会被解读成什么样的“证据链”,从而给你判刑。
这一期长谈里,有几个视角非常有启发,这是李松蔚自己在接受大规模网暴后,作为心理咨询师进行观察和觉察后的分享。
一个是网暴的那群人,他们不一定坏,而是在他们的视角里,他们在实行的是正义。
只是他们没有调查信息的能力,也没有那样的耐心,所以在有限的信息面前,基于内心最普世的正义价值观,在发言、传播、聚集力量。
没错,其实他们就是网络私刑的主力,但是不是全部。
这里肯定也有那些本身有恶意,看你不爽,基于嫉妒、阴暗、看热闹心态的人,比如互联网厕所里的那些发言,因为同桌成绩比我好,就要咒对方去死。
因为对方生活、工作、对象....比我现在好,那我就会来踩一脚。
不过这些都是少数,让网暴走向不可控的,走向深处,且越来越离谱的是谁?
李松蔚老师说,其实是那群不肯认错的人——有一大批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会在一个逻辑里越陷越深,没有证据就编证据,没有逻辑就搞阴谋论。
这两个都没有,那就搞性别对立,贫富对立,阶层对立,总有一个把你绕进去。
一旦舆论来到这一个层面,对立和冲突本身就绕进一大群人进来,然后发生化学反应,事情越来越不可控。
这个事件的中心,谁都可以看可以参与可以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是来实现正义的,来吃血馒头流量的,来实现自己内在优越感的,纯粹冷漠吃瓜的八卦心态等等。
这时候身处于其中的关键人,早已被折磨不堪,从网络到真实世界都在被影响,甚至工作和生活进入了绝望的封闭期。
在这里李老师作为一个亲生经历者,也分享了一个希望大家不要用到,但是遇见了可以缓解的方法——那就是一定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爱好。
因为原来的节奏可以给你带来确定性,这个确定性能为你的内心守住一份安宁,让你对抗那个黑暗的阴影。
整场《长谈》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互联网世界里,人性被放大了,人性里的好和坏也都被放大了。
但是好的部分,永远不如坏的部分膨胀的快,这也是人性的本质。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劝大家克制一点,实行你的网络监督权的时候,先调查,在思考,最后再去发言——既然实现正义,那么多一点程序正义,少一点结果正义。
另外,对于那些在舆论的中心依然坚持为真相发言的人,依然坚持理性的人,站在暴力对面的人,每一个都值得尊敬!
来源:畅聊情感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