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 10 号夜里,我跟上海股民老陈通电话,他声音里满是疲惫,说自己盯着手机屏幕一夜没合眼。窗外秋风刮得窗户呜呜响,他的心跳比风声还乱 —— 特朗普刚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而几小时前,中国商务部刚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老陈账户里重仓了半导体
10 月 10 号夜里,我跟上海股民老陈通电话,他声音里满是疲惫,说自己盯着手机屏幕一夜没合眼。窗外秋风刮得窗户呜呜响,他的心跳比风声还乱 —— 特朗普刚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而几小时前,中国商务部刚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老陈账户里重仓了半导体和新能源,半年前 4 月 7 号那天 A 股暴跌 7.34%,他一天亏了 20 万,现在想起那滋味还冒冷汗。可这次老陈话锋一转:“你看中国这架势,从稀土管制到芯片调查,明显是主动出击了,咱们好像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了。” 这话让我来了精神,关税战又升级了,但这次的剧本,好像真不一样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国这波反制组合拳有多硬,A 股能不能扛住冲击。
从单日亏 20 万到主动分析局势,股民老陈的心态变了
老陈炒股快十年了,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但 4 月 7 号那次暴跌,他说 “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早上开盘,他持有的半导体股票直线跳水,不到半小时就跌停了,新能源板块也跟着崩,账户里的钱像流水一样没了,一天就亏了 20 万,相当于他大半年的工资。“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盯着屏幕发呆,连饭都没吃。” 老陈说,那时候中国面对关税,更多是被动应对,市场一点信心都没有,大家只能恐慌性抛售。
可这次不一样,10 月 10 号晚上,老陈没像上次那样慌神,反而在投资群里跟大家分析局势。“你看中国这一个月的动作:9 月 13 号查美国模拟芯片,10 月 9 号管制锂电池和稀土,10 号又查高通,这是打在对方痛处上了。” 他还给我发来了自己做的笔记,把中国的反制措施和美国的痛点一一对应。“以前是美国打啥,我们被动防啥;现在是我们想打啥,就打啥,这心态能一样吗?” 老陈的话,其实说出了很多股民的心声 ——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攻势盘点:中国这波反制组合拳,拳拳打在对方痛处
可能有人还没理清中国这一个月的动作,我跟老陈一起梳理了下,这波操作简直是 “精准打击”。9 月 13 号,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直指德州仪器、ADI 这些巨头。为啥选模拟芯片?因为 2022 到 2024 年,这些美国芯片进口量涨了 37%,价格却跌了 52%,故意低价倾销,把国产芯片的生存空间都挤没了,这波调查,就是为国产芯片撑腰。
到了 10 月 9 号,商务部一天发了两份公告,一边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尤其是能量密度 300Wh/kg 以上的高端锂电池,还有关键生产设备;另一边升级稀土管制,对钬、铒、铥等五种重稀土及相关设备要出口许可。这两拳更狠 —— 稀土是美国军工和新能源的命脉,没有稀土,美国的导弹、新能源汽车都造不出来;高端锂电池管制,直接影响美国的清洁能源转型,特斯拉这些企业都得慌。
10 月 10 号,又对高通启动反垄断调查,把美国芯片产业从上游材料到下游终端,全给覆盖了。老陈说:“这哪是简单的反制,这是精准掐住了美国的脖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了。”
历史镜鉴:4 月 7 号的暴跌,还会重演吗?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 A 股会不会像 4 月 7 号那样暴跌。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现在和 4 月有啥不一样。首先是市场预期,4 月那次暴跌,是因为大家没料到美国会突然加征高额关税,恐慌情绪一下子爆发了;而经过半年的博弈,现在投资者对贸易战常态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会再像上次那样盲目抛售。中信证券的数据显示,现在机构仓位普遍较低,手里有现金,就算有抛压,也比 4 月小多了。
其次是反制逻辑变了,4 月中国被动应对,市场觉得 “打不过”,信心不足;这次中国主动出击,而且反制措施还能利好国内产业链。比如稀土管制消息一出来,A 股稀土板块当天平均涨了 5.3%,北方稀土这些龙头股还涨停了。老陈说:“以前美国加关税,我们只能担心自己的企业受影响;现在我们反制,能带动国内相关板块上涨,这市场情绪能一样吗?”
还有政策工具箱更丰富了,4 月的时候,政策更多是 “静观其变”;现在央行已经暗示,必要时会用降准等工具稳定市场。老陈给我举了个例子:“就像打仗,以前我们只有盾,只能防;现在我们有矛有盾,还能提前准备援军,心里能不踏实点吗?”
博弈新格局:中国为啥能夺回主动权?
老陈跟我分析,中国这次能主动出击,核心是抓住了 “卡脖子” 领域的反向制约。就说稀土,中国的稀土提炼技术全球第一,占了 90% 的产能,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没提炼技术,想重建供应链至少要 10 年。“美国要造导弹、造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稀土,咱们掐住稀土,他能不急吗?” 老陈说。
再看锂电池,中国控制了 70% 的正极材料和 85% 的负极材料产能,特斯拉在美国建工厂,很多材料还得从中国进口。“美国想搞清洁能源转型,没有中国的锂电池材料,就是空谈。” 老陈给我看了一份报告,里面说特斯拉如果找不到中国材料的替代源,美国工厂可能要减产。
更厉害的是标准制定权的争夺。中国对稀土设备、锂电池参数的管制细则,其实是在定义未来绿色能源的技术标准。老陈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定价权。以后美国想生产相关产品,就得按我们的标准来,这才是长远的主动权。”
还有时间差战术,稀土管制 11 月 8 号生效,正好在 APEC 峰会前夕,这是给谈判留了筹码。“不是一下子把路堵死,而是先亮出底牌,让对方知道我们的实力,这比简单加关税更有威慑力。” 老陈说,这种 “围而不歼” 的策略,显得更从容、更有底气。
未来推演:三种情景下,股民该怎么应对?
聊到最后,老陈跟我分享了他对未来的判断,还分了三种情景,挺有道理的。第一种是谈判妥协,概率大概 40%。如果 APEC 峰会能达成临时协议,美国暂停加征关税,中国也适当放宽管制,那科技、新能源板块肯定会报复性反弹。老陈说,要是这种情况,他会重点关注国产替代龙头,比如圣邦股份、北方稀土这些,“这些公司之前受压制,一旦局势缓和,业绩和股价都会起来。”
第二种是长期摩擦,概率 50%。这也是最可能的情况,双方不会一下子谈拢,会长期拉锯。这种时候,内需消费、军工、黄金板块会成为避风港。老陈查了历史数据,以前贸易战期间,农业板块曾逆势涨了 4.3%,“大家会找那些受外部影响小的板块,消费刚需、军工这些,肯定错不了。”
第三种是全面升级,概率只有 10%。如果双方进一步加征关税,甚至扩大到更多领域,A 股可能会有系统性风险,但老陈觉得不用太怕,“2018 年贸易战的时候,A 股每次大跌后,政策刺激平均 17 天就会来,现在政策工具箱更丰富,肯定会及时维稳。” 他说要是真到那一步,就别盲目割肉,等政策信号出来再调整。
主动权在手,A 股更有底气
这次关税战升级,和半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从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出击。从稀土到芯片,从锂电池到反垄断调查,每一步都打在对方的痛点上,这不仅是实力的体现,更是信心的传递。对股民来说,市场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以前大家怕 “被卡脖子”,现在看到中国有能力反制,心态自然就稳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贸易战的影响是长期的,市场波动还会有。但就像老陈说的:“以前是闭着眼睛怕,现在是睁着眼睛看,知道我们有底牌,心里就有底了。” 未来不管是谈判还是摩擦,只要中国掌握主动权,A 股就有扛住冲击的底气。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这次关税战,中国的反制措施够不够硬?你手里的股票,做好应对准备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探索生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