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美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被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已知该药物可引发类似乳糜泻的肠病,但单独累及胃部的情况较为罕见。其发病机制被认为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的黏膜损伤有关。
奥美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被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已知该药物可引发类似乳糜泻的肠病,但单独累及胃部的情况较为罕见。其发病机制被认为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的黏膜损伤有关。
2025年10月4~7日,2025年第33届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 2025)在德国柏林顺利召开。会议期间,一项病例报告报道了1例罕见的奥美沙坦诱导的胃炎病例,其临床表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性疾病相似。
Part 0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1岁,因严重上腹痛、反复呕吐、早饱和非自愿体重下降就诊。患者此前已完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后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阴性,但症状持续存在。
复查上消化道内镜可见胃黏膜质脆,且扩张性差。
图1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A)胃体部可见接触性出血;(B)胃体部可见黏膜颗粒感及质脆表现;(C)胃窦/胃体部可见炎症、充血及自发性出血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非典型淋巴样细胞浸润、明显萎缩及局灶性急性炎症,未检出幽门螺杆菌。
图2 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
曾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但内因子、壁细胞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
超声内镜提示黏膜、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增厚。
图3 超声内镜检查
全层活检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局灶性胃炎,符合药物诱导的损伤表现。
回顾患者用药史发现其长期服用奥美沙坦。停用该药物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体重恢复。
Part 02
病例小结
✧除已知的类似乳糜泻的肠病外,奥美沙坦还可能引发胃损伤,扩展了奥美沙坦诱导的胃肠道疾病的范围。
✧胃部受累较为罕见(报道病例少于20例),且其表现可能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胃炎甚至恶性肿瘤,使得诊断具有挑战性。
✧组织学检查常显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黏膜萎缩,但自身免疫和感染相关检查通常为阴性。
✧及时识别至关重要,因为停用奥美沙坦后可迅速缓解症状并改善临床情况。
✧本病例强调,对于病因不明的胃炎患者,回顾用药史至关重要,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干预措施。
信源:UEGW官网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