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坐炉前,自选食材,看着锅里咕嘟冒泡的汤汁升腾起热气 —— 自助火锅早已成为国人聚餐的热门选择。但很少有人深究,这种 “自由取餐、边煮边吃” 的美食形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是近代才有的新鲜事物,还是藏着千年的饮食智慧?其实,自助火锅的起源远不止 “几
围坐炉前,自选食材,看着锅里咕嘟冒泡的汤汁升腾起热气 —— 自助火锅早已成为国人聚餐的热门选择。但很少有人深究,这种 “自由取餐、边煮边吃” 的美食形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是近代才有的新鲜事物,还是藏着千年的饮食智慧?其实,自助火锅的起源远不止 “几十年历史” 那么简单,它的雏形能追溯到商周,发展于汉唐,最终在现代绽放光彩。
1.源头:商周青铜鼎里的 “分餐自助” 雏形
若论自助火锅的 “鼻祖”,商周时期的青铜鼎绝对算最早的雏形。那时的贵族盛行 “击钟列鼎而食”,众人围坐在鼎的四周,将牛羊肉等食材投入鼎中煮熟后分食,这种 “共同烹煮、各自取用” 的方式,已暗含了自助餐饮的核心逻辑。
更令人惊叹的是,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 “单人自助小火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西周盘鼎,造型酷似如今的单人小火锅,双层结构设计精妙,下层托盘放炭火,上层煮食物,容量刚好够一人享用。在当时的分餐制背景下,王公贵族们早已能独享专属火锅,按需烹煮自己喜爱的食材,这和现代自助餐厅的单人小火锅模式几乎异曲同工。2010 年陕西咸阳战国秦墓出土的青铜鼎,腹内还残留着狗骨,被考古界趣称为 “狗肉火锅”,可见当时用鼎煮食的习惯已十分普遍。
2.发展:汉唐时期的 “分格自助” 与调味进化
到了汉代,自助火锅的形态愈发清晰,甚至出现了 “口味分区” 的智慧设计。江苏盱眙大云山西汉墓出土的分格鼎,被断定为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御用炊具,这个青铜鼎分为 5 格,中间圆格外环绕 4 个方格,能同时煮制 5 种不同风味的食材,避免串味,堪称现代九宫格、鸳鸯锅的 “始祖”。而湖北郧县出土的西汉陶质火锅,更是与现代鸳鸯火锅的设计完全一致,印证了古人对 “多元口味自助” 的追求。
汉代还出现了配套完整的 “自助火锅装备”—— 青铜染炉和染杯。“染” 即调味品之意,《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吃肉 “具染而已”,可见蘸料对火锅的重要性。这种染炉分为三层,上层煮食、中层烧火、下层收灰,食客可根据自己口味蘸取酱料,实现了 “食材自选、调味自主” 的双重自由,这与如今自助火锅的调料台有着跨越千年的呼应。
唐代的火锅被称为 “暖锅”,多为陶制,晚唐诗人白居易笔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中的 “小火炉”,便是当时流行的便携火锅。此时的火锅不仅在贵族中盛行,民间也逐渐普及,人们围炉而坐,自主添炭加菜,这种轻松的就餐氛围,已与现代自助火锅的社交属性十分贴近。
3.演变:从宫廷到民间的 “自助基因” 延续
宋元明清时期,火锅的 “自助基因” 不断延续,且愈发贴近大众生活。南宋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一道 “拨霞供”:将兔肉切成薄片,用风炉煮水,食客自行夹入锅中涮熟,再蘸取酱料食用,还特别注明 “猪羊皆可”。这种 “食材自涮、调味自选” 的吃法,几乎就是古代版的 “自助涮肉火锅”,连食材处理和就餐流程都与现代高度相似。
明代火锅进入御膳房,弘治皇帝曾在御花园设火锅宴,留下 “炭黑火红灰似雪” 的名联。到了清代,火锅更是风靡全国,清宫御膳谱中记载着 “野味火锅”,慈禧太后钟爱的 “菊花火锅” 更是将自助体验推向极致 —— 用银制小火锅煮肉汤,食客自行投入洗净的菊花瓣和鲜肉,搭配十余种蘸料,既有仪式感又不失自由度。而光绪年间,宫廷涮羊肉配方流入民间,催生了 “东来顺” 这样的老字号,让 “自主涮肉” 成为平民百姓的美味选择。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古代形式虽具备 “自助内核”,但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 “自助餐厅模式”。民间曾有传说,重庆叫花子将讨来的饭菜倒进大鼎共煮,被巡按发现后改良传播,这被附会为 “自助火锅起源”,但这只是野史趣谈,并非真实历史。
4.成型:改革开放后的现代自助火锅兴起
真正意义上的 “自助火锅餐厅”,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才正式诞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城市首先出现了简陋的自助火锅店,以 “固定价格、食材自取” 为核心模式,虽然初期食材种类有限、环境简陋,但这种新颖的就餐方式迅速吸引了消费者 —— 毕竟能 “花小钱吃多样”,还能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搭配,在当时堪称餐饮界的 “新鲜事”。
进入 21 世纪,自助火锅迎来爆发式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供应链完善,自助火锅店的食材从简单的肉菜扩展到海鲜、丸滑、甜品等上百个品类,还出现了主题化、智能化趋势:川味自助火锅主打麻辣鲜香,海鲜自助火锅强调鲜活不限量,甚至有品牌推出 “智能取餐柜”“自助升降锅” 等设备。海底捞、呷哺呷哺等连锁品牌的加入,更让自助火锅从 “街边小店” 升级为标准化餐饮业态,成为国民级美食选择。
从西周贵族的青铜小鼎,到汉代的分格染炉,再到如今食材琳琅满目的自助餐厅,自助火锅的形态虽变,但 “自由取食、围炉共乐” 的核心从未改变。它既是古人饮食智慧的延续,也是现代餐饮创新的成果。下次再坐在自助火锅前,夹起一片鲜切肉投入沸腾的锅底时,或许能想起:这份 “想吃什么拿什么” 的快乐,其实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来源:石锅苗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