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十分钟生成东京雨夜大片,剪辑师慌了:这碗饭还能端多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23:16 1

摘要:凌晨一点,朋友圈被同一条短片刷爆:东京雨夜,赛博艺伎撑伞回眸,镜头一镜到底,霓虹倒映在伞面,水珠慢动作悬浮。

凌晨一点,朋友圈被同一条短片刷爆:东京雨夜,赛博艺伎撑伞回眸,镜头一镜到底,霓虹倒映在伞面,水珠慢动作悬浮。

配文只有一句——“Sora生成,十分钟搞定”。

评论区瞬间炸锅:剪辑师慌不慌?影视股要不要抛?学费白交了吗?

别急着震惊,先扒开这款AI视频神器,看看它到底把影视饭碗端到了哪一步。

逼真到能造假

Sora的核心冲击力,在于其生成内容的“拟真度”。给它的提示词只要足够具体,就能生出堪比实拍的画面。

比如“下雪的东京街头,行人在摊位购物,樱花花瓣随雪花飘落”,生成的视频里,镜头跟着行人移动,雪落在肩头的堆积感、摊位上商品的纹理、甚至行人说话时的口型变化都清晰可辨,连法令纹这样的细微面部特征都没遗漏。

另一个demo更令人惊叹:30岁宇航员戴着红色针织头盔在盐漠冒险,蓝天的色彩渐变、头盔表面的光线反射、地面沙粒的质感,完全是35毫米胶片的电影级效果。

内测艺术家曾分享,用Sora做时尚短片时,逆光下的发丝会随背景光影变化而调整,鞋子的材质纹理和真实皮具几乎无差,这种细节把控远超此前任何AI工具。

甚至有博主尝试用它还原经典场景,生成的“宇航员在月球行走”视频,月球表面的坑洼、太空服的褶皱、地球在背景中的呈现,让不少网友误以为是NASA的存档 footage。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破绽:有个“五只灰狼幼崽嬉戏”的视频里,狼的数量会莫名增减,这暴露了它尚未完全吃透现实世界的逻辑。

创作门槛砍半

过去做一条高质量短片,要先拍素材、再做剪辑、最后调特效,没团队没设备根本行不通。

但Sora把这套流程压缩成了“写文字→等生成”两步。

有博主曾用其他AI工具做《猴王问世》动画,花一周才完成,画面还像PPT跳转,而用Sora重制同款,不仅流畅度大幅提升,连猴子的毛发动态和面部表情都更生动。

内测的AI导演发现,现在不用先在绘图工具里出静帧,直接用文字描述“古风侠客在竹林对决,竹叶随剑气飘落”,Sora就能生成多镜头视频,从全景到特写自动切换,还能保持侠客服装和场景风格的一致性。

这让中小自媒体彻底告别了“素材焦虑”,以前要花几千块拍的产品演示视频,现在用文字描述“咖啡机运作过程,蒸汽缓缓升起,咖啡液滴落”,几分钟就能生成,画质还远超手机拍摄。

2024年12月Sora正式上线后,绑定了ChatGPT会员体系,Plus会员每月能生成50个视频,Pro会员更是能出1080P无水印内容。

有教育机构已经用它做教学动画,把“光合作用过程”转化为动态视频,叶绿素的变化、氧气的释放过程直观清晰,比静态图片效果好太多。

影视圈先慌了

Sora的出现,让影视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

《流浪地球》副导演郁刚直言,这对科幻影视从业者是重大利好,以前要花巨额成本做的外星场景,现在用文字就能生成,创意终于不用被经费限制。

确实,以往拍科幻片要搭实景、做模型,耗时几个月,而Sora几分钟就能生成“火星基地的沙尘暴”“太空电梯的运行场景”,还能反复修改直到满意。

导演韩可一的感受更具代表性:以前当导演像“包工头”,要和摄影、美术、特效团队反复沟通,现在对着Sora下达指令就行,对不善社交的创作者太友好。

他举例说,想做“民国上海雨夜的街道”场景,不用再和美术组确认路灯样式、路面积水效果,文字描述清楚后,Sora能直接生成符合预期的画面,还能调整镜头角度。

但行业也有担忧。

导演毛卫宁指出,Sora目前只能生成平铺直叙的片段,90分钟电影需要的故事反转、人物成长,它还做不到。

导演曲江涛则担心基础工种受冲击:群众演员、初级特效师的工作,很可能被AI替代,但优秀演员的情感表达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综艺导演任洋也表示,真人秀的未知惊喜感Sora无法复制,但晚会的特殊画面补充已经能用它实现。

完美下的Bug

再强的Sora,目前也有不少“硬伤”。

OpenAI自己也承认,它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还很薄弱。有用户试过生成“杯子从桌面掉落破碎”的视频,结果杯子落地后没有碎裂,反而弹了起来,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

还有个“人物骑自行车下坡”的demo,车轮的转动方向和骑行方向居然是反的,一眼就能看出破绽。

空间逻辑混乱也是常见问题。

鸭子走在街上,下一秒鸭子直接把人踩没了。

更尴尬的是时间线问题,有创作者想做“种子发芽长成大树”的延时视频,结果画面里树突然长高,中间的发芽、长叶过程直接消失,跳跃感极强。

文化理解偏差更让国内创作者头疼。

有导演尝试生成“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的画面,Sora能做出红脸绿袍的形象,却把“古朴”的头盔做成了现代机甲风格,完全偏离预期。

这是因为它对中文语境里的文化意象理解不够,像诗词里的“意境”“韵味”,目前还无法准确转化为视觉内容。

Sora的爆火,也带出了一堆棘手问题。

版权纠纷首当其冲,平台上很快出现了大量未经授权的角色视频:海绵宝宝参加抗议活动、米老鼠跳现代舞,这些迪士尼IP形象被随意使用,让版权方连夜开会研究对策。

美国电影协会直接点名批评,称这种IP滥用是对创作者的掠夺,而OpenAI提出的“分享收入”方案,因信息不透明被迪士尼直接拒绝。

虚假信息风险更令人担忧。

有人用Sora生成“商场恐慌”的混乱场景,画面里人群奔逃、烟雾弥漫,逼真到足以以假乱真;还有人制作“战争现场报道”视频,穿着防弹衣的“记者”对着镜头描述战况,不仔细核实根本看不出是AI生成。

Sora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让创作变得简单,又带来了伦理和监管的挑战。

它的技术突破值得惊叹,但怎么守住安全底线、保护创作者权益,才是决定它能走多远的关键。

毕竟技术本身没有对错,用得好是想象力引擎,用不好就可能变成麻烦制造者。#头条深一度#

资料来源链接

1.https://news.qq.com/rain/a/20240216A02IIZ00

2.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02/16/030564045.shtml

3.https://juejin.cn/post/7451136184805146650

5.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337873353589525796/

6.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11A06EMN00

7.https://news.qq.com/rain/a/20251006A03MKQ00

来源:步凡寻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