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背后的势力有多狠?竟藏着大明开国的半壁江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8 23:18 1

摘要:有人说,大明开国最狠的人是朱元璋,杀功臣如切菜;可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这辈子唯一不敢惹的,是马皇后。不是怕老婆这么简单——马皇后背后的势力,硬到能让朱元璋的屠刀都悬在半空落不下来,甚至藏着大明能坐稳江山的关键密码。

有人说,大明开国最狠的人是朱元璋,杀功臣如切菜;可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这辈子唯一不敢惹的,是马皇后。不是怕老婆这么简单——马皇后背后的势力,硬到能让朱元璋的屠刀都悬在半空落不下来,甚至藏着大明能坐稳江山的关键密码。

一、先别急着夸朱元璋:他能当上皇帝,一半靠马皇后“拉赞助”

要聊马皇后的势力,得先掰扯清楚一个事:朱元璋不是白手起家,他的“第一桶金”,是马皇后给的;他能从一个放牛郎,混到红巾军头目,靠的是马皇后背后的“资源站台”。

当年朱元璋还叫朱重八,在郭子兴手下当小兵,每天干的都是扛旗子、守营门的杂活,别说当皇帝,能活着都算幸运。转折点在哪?就是娶了马皇后——当时还叫马秀英,是郭子兴的义女。

你别以为这是“灰姑娘嫁王子”的反过来版,实际上是马秀英带着“政治资源”下嫁。郭子兴为啥愿意把义女嫁给一个穷小子?不是看朱元璋长得帅,是马秀英跟他吹了“枕边风”:“朱重八看着实诚,打仗敢冲,手下又有几个兄弟,将来肯定能帮您成事。” 这话听着简单,实则是给朱元璋“背书”——有了郭子兴义女婿的身份,朱元璋瞬间从“小兵”变成“领导亲戚”,手里第一次有了50人的小队伍。

但这只是开始,马皇后真正的“势力盘”,是她自己攒的。当时红巾军里派系乱得很,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还有部将孙德崖,都盯着权力,没人把朱元璋放在眼里,甚至多次想找茬弄死他。有一次郭子兴被孙德崖挑拨,把朱元璋关了小黑屋,不给饭吃,想饿死他。

马皇后知道后,没哭没闹,先去后厨拿了刚烙好的烧饼,揣在怀里偷偷给朱元璋送——胸口的肉都被烫红了,她都没敢说。转头又去跟郭子兴的老婆张氏送礼,一边哭一边说:“重八要是真有二心,怎么会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孙将军的话,您可别全信啊!” 张氏本来就跟马秀英亲,被这么一说,立马去劝郭子兴,朱元璋这才捡回一条命。

更关键的是,马皇后还帮朱元璋“拉人头”。她知道朱元璋手下缺人,就拿出自己的嫁妆,一边给士兵们缝衣服、做鞋子,一边跟他们说:“跟着重八干,将来有功,绝不会亏了你们。” 当时红巾军里士兵们都怕郭子兴的儿子克扣军饷,可跟着朱元璋的队伍,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拿到赏钱——这些钱,很多都是马皇后贴的。

《明史》里没明着写马皇后攒了多少人,但有个数据能看出来:朱元璋后来带出去打天下的核心队伍,比如徐达、常遇春的部下,有近300人,都是当年马皇后帮着招过来、稳住的。要是没有马皇后这波“操作”,朱元璋可能早被郭子兴的儿子弄死在小黑屋里,哪还有后来的大明王朝?

二、不是“贤内助”这么简单:马皇后的势力,能硬刚朱元璋的“屠刀”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性子越来越狠,功臣们一个个被他拉清单:胡惟庸案杀了3万多人,蓝玉案杀了1.5万人,连跟他一起放牛的周德兴,都没能善终。可唯独马皇后劝他别杀的人,几乎都活了下来——这不是朱元璋“听劝”,是他不敢不听,因为这些人,大多是马皇后势力盘里的人。

最典型的就是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可他能在朝中站稳脚跟,靠的是马皇后的“庇护”。李文忠当年跟着朱元璋打仗,立下不少功,可后来因为劝朱元璋别杀太多文官,被朱元璋骂了一顿,还被关了起来,差点就被划进“胡惟庸余党”里。

马皇后知道后,直接跑到朱元璋的书房,把桌上的奏折全推到地上,跟他说:“文忠是什么人?当年你在濠州快饿死的时候,是他背着你去找粮食;后来打陈友谅,他替你挡过箭,差点死在战场上。你现在杀他,对得起当年的情分吗?再说,文忠手下的那些士兵,都是当年我跟你一起招的,你要是杀了他,这些人心里会怎么想?”

朱元璋当时脸都绿了,可没敢反驳。为啥?因为马皇后说的是实话——李文忠手下有2万多精锐,这些士兵大多是当年马皇后帮着招兵、安抚的,对马皇后的认可度,甚至比朱元璋还高。要是真杀了李文忠,这些士兵闹起来,大明的根基都得晃一晃。最后朱元璋只能放了李文忠,还给他升了官。

还有宋濂,明朝的开国文臣,也是马皇后保下来的。宋濂的孙子被卷进胡惟庸案,朱元璋要连宋濂一起杀,说“谋逆之罪,株连九族,没什么好说的”。马皇后知道后,故意不吃饭,朱元璋问她怎么了,她就说:“宋先生是太子的老师,教太子读书写字,从来没说过一句谋反的话。要是杀了他,不仅天下文人会寒心,太子也没法向天下人交代啊!”

这话里的分量,朱元璋比谁都清楚。宋濂虽然是文官,可他教出的学生,遍布朝廷各个部门,还有不少是地方官——这些人大多是马皇后当年提议提拔的,因为马皇后知道,打天下要靠武将,治天下要靠文官。要是杀了宋濂,这些文官肯定会人人自危,到时候没人愿意替大明干活,朝廷就得瘫痪。最后朱元璋只能改判,把宋濂流放,没敢杀他。

你看,马皇后劝朱元璋别杀人,从来不是靠“撒娇”,而是靠“实力”——她背后站着的,是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集团、治天下的文官集团,还有太子身边的东宫势力。这些人加起来,几乎占了大明朝廷的一半力量,朱元璋要是真跟马皇后对着干,相当于跟半个大明对着干,他敢吗?

三、马皇后一死,朱元璋为啥更疯了?因为他的“制衡器”没了

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去世,享年51岁。她一死,朱元璋就像变了个人,杀功臣杀得更狠了——之前还会听人劝,后来直接“不听任何理由”,连太子朱标劝他,他都敢把一根带刺的棍子扔过去,说“我这是帮你拔刺”。

为啥会这样?因为马皇后一死,大明朝廷的“势力制衡”没了。之前朱元璋要杀功臣,马皇后能靠自己的势力拦着,不是护着功臣,是怕杀得太狠,把朝廷的根基搞垮。而马皇后的势力,本身就是制衡朱元璋“皇权”的一股力量——不是要跟朱元璋争权,是帮他稳住局面,不让他走极端。

马皇后活着的时候,朝廷里的势力分三块:一块是朱元璋直接掌控的“皇权集团”,比如锦衣卫、禁军;一块是马皇后背后的“勋贵+文官集团”,比如徐达、李文忠的武将,宋濂、李善长的文官;还有一块是太子朱标的“东宫集团”,而东宫集团的人,大多是马皇后帮着选的,比如太子太傅宋濂、太子少保徐达。

这三块势力互相制衡,朱元璋不敢太任性——要是他杀功臣杀得太狠,马皇后就能调动勋贵和文官集团“反对”;要是勋贵们想搞事,马皇后又能跟朱元璋联手压制。可马皇后一死,东宫集团没了靠山,勋贵和文官集团没了“主心骨”,朱元璋的皇权就没了制衡,想杀谁就杀谁,没人能拦得住。

最明显的就是李善长。李善长跟马皇后是同乡,当年马皇后还没嫁给朱元璋的时候,就跟李善长认识,后来也是马皇后推荐李善长给朱元璋当“管家”,帮着管粮草、理内政。马皇后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就算再恨李善长,也没敢动他——因为李善长不仅是文官集团的头,还跟马皇后的同乡势力绑在一起,杀了他,会得罪一大帮人。

可马皇后一死,朱元璋立马就对李善长下手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余党”的罪名,把77岁的李善长全家70多口人都杀了,连李善长的女婿、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都差点被牵连。要是马皇后还活着,朱元璋绝对不敢这么干——他知道,杀了李善长,马皇后肯定会跟他闹,到时候文官集团和同乡势力一起反对,朝廷就得乱。

还有徐达,虽然史书上说徐达是病死的,但不少野史都记载,徐达是因为吃了朱元璋送的蒸鹅,背疽发作而死。不管是真是假,有个事实是肯定的:马皇后活着的时候,徐达就算功劳再大,朱元璋也没敢动他;马皇后一死,徐达就“出事”了。因为徐达不仅是武将集团的头,还是马皇后的“铁杆支持者”,马皇后在,朱元璋要动徐达,得先问问武将集团答不答应;马皇后不在,武将集团没了主心骨,只能任朱元璋摆布。

《明史》里说,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不复立后”,不是因为有多爱马皇后,是他知道,没人能再像马皇后那样,既懂他的心思,又能稳住朝廷的势力,还能制衡他的皇权。要是再立一个皇后,要么是没势力,管不住局面;要么是有势力,跟他争权——与其这样,不如不立。

四、别被“贤妻良母”骗了:马皇后的“势力”,是大明的“定海神针”

很多人看马皇后,都觉得她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一辈子围着朱元璋转,帮他管家务、教孩子。可实际上,马皇后从来不是“家庭主妇”,她是大明开国初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她的“势力”,不是为了自己争权,是为了稳住大明的江山。

她攒势力,不是拉帮结派,是帮朱元璋“补短板”。朱元璋是武将出身,懂打仗,但不懂怎么笼络人心、怎么治理国家;马皇后就帮他攒文官、稳士兵,让他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她制衡朱元璋,不是跟他作对,是帮他“踩刹车”——朱元璋性子急、下手狠,容易走极端,马皇后就帮他拦住,不让他把大明的功臣杀光、把朝廷搞乱。

就像当年朱元璋想把濠州的乡亲们都迁到南京来,给他们封官,马皇后劝他别这么干:“乡亲们虽然跟你亲,但不是所有人都懂做官的道理,要是把他们都招来,只会添乱,不如给他们分点土地,让他们好好种地,这样既对得起乡亲,又不会耽误朝廷的事。” 朱元璋听了她的话,最后只找了几个懂办事的乡亲来南京,其他人都分了土地——要是没马皇后劝,大明的官场可能早就被“关系户”挤满了,根本没法正常运转。

还有,马皇后从来不用自己的势力谋私。她的亲戚想靠她的关系当官,她直接拒绝:“要是我让亲戚当官,他们没本事,只会害了百姓,也丢了陛下的脸。” 不仅如此,她还跟朱元璋说:“外戚干政,是历朝历代的大患,咱们大明,可不能开这个头。” 后来大明的外戚势力一直很弱,跟马皇后当年的“自律”,有很大关系。

所以你看,马皇后的“势力”,从来不是“恐怖”的存在,而是大明的“定海神针”。要是没有马皇后,朱元璋可能早死在郭子兴的小黑屋里;要是没有马皇后,大明的功臣可能早就被朱元璋杀光,朝廷瘫痪;要是没有马皇后,大明可能早就出现外戚干政的问题,像汉朝、唐朝那样乱起来。

朱元璋这辈子,谁都不怕,就怕马皇后。不是怕她的势力,是怕没了她,自己撑不起大明的江山。马皇后一死,朱元璋就像没了“主心骨”,只能靠更狠的杀戮来稳住局面,可越杀,朝廷越乱——这也从侧面证明,马皇后的“势力”,才是大明开国初期最靠谱的“稳定器”。

直到现在,提起马皇后,人们还会说她“贤德”。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贤德”背后,藏着的是过人的智慧和强大的实力。她不是靠朱元璋的宠爱活着,是靠自己的能力,在大明的权力棋局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步,也帮朱元璋,稳住了整个大明的江山。

来源:仰望Dd星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