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区的山楂又红了,一簇簇沉甸甸地压弯枝头,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像无数小巧的红灯笼,点亮了这方天地。战士们三五成群,在树下穿梭着,他们兴高采烈采摘的身影,与红彤彤的山楂融为一体。那灿烂的笑容,恍惚间竟与记忆深处的画面重叠,将我的思绪拉回了遥远的家乡。
收听晋纶主播温情朗读
营区的山楂又红了,一簇簇沉甸甸地压弯枝头,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像无数小巧的红灯笼,点亮了这方天地。战士们三五成群,在树下穿梭着,他们兴高采烈采摘的身影,与红彤彤的山楂融为一体。那灿烂的笑容,恍惚间竟与记忆深处的画面重叠,将我的思绪拉回了遥远的家乡。
我生长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的青石板路总浸着薄雾,潮湿的空气中浮动着温暖的烟火气。父亲是个手艺人,扛着扎满糖葫芦的稻草把走街串巷,那便是我们一家人的生计。
他做糖葫芦的手艺是一绝。头天夜里,父亲会仔细地把山楂洗净,用竹签串成整齐的“队列”,像是在为一场盛大的演出做准备。次日天不亮,铁锅架在柴火上,白糖在锅中慢慢融化,金黄色的糖浆咕嘟作响,甜香顺着窗缝漫出,把整个巷子都染得甜美。父亲左手抄起自制的长板,右手抓起备好的山楂串,在糖浆里飞快地转个圈,手腕轻抖,糖浆拉出晶莹的弧线,迅速搁在长板上。眨眼间,糖衣瞬间凝结,裹着红果的琥珀壳便成了。那串在稻草把上的糖葫芦,在阳光下泛着琉璃般的光泽,总引得巷口的孩童追着跑,笑声在巷子里回荡。
每天放学后,我总爱蹲在家门口的老榕树下等父亲,远远望见他扛着稻草把走来,手里轻轻晃动着那只自制的竹罐,罐内的竹签随着摇晃碰撞出清脆的响声。草把顶端空荡荡的——准是个响晴的好天气,连最后一串糖葫芦都被香甜的风卷走了。他额角的汗珠顺着晒得黝黑的脖颈滚落,却笑得眉眼弯弯:“今儿卖得快,隔壁阿婆还多要了两串!”
要是遇上灰蒙蒙的雨天,父亲的脚步就会慢些。他把油布裹着的稻草把护在怀里,草把尖上总还剩着几串裹着糖霜的山楂。“路上雨大,没人买。”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油纸包,轻轻抽出一串递给我,里头的糖葫芦还带着体温,“快尝尝,糖壳还脆着呢。”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答落下,却掩不住他眼底比糖葫芦更甜的笑意。
寒来暑往,那串糖葫芦始终陪伴着我的成长。春日的田野里,它是我追风筝后甜蜜的犒赏;盛夏的蝉鸣中,酸甜的滋味能驱散暑气,带来丝丝清凉;深秋的落叶堆旁,糖葫芦的红与枫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寒冬的雪地里,攥着父亲递来的糖葫芦,我的掌心与心头皆是滚烫,驱散了所有的寒冷。
如今,十几年过去,我已从那个追着稻草把跑的孩童,成长为守护一方的武警战士。告别了青石板巷,告别了父亲肩头摇晃的糖葫芦,却始终记得糖浆冷却时细微的脆响,记得稻草把上那抹永不褪色的红。那不仅仅是糖葫芦的颜色,更是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营区的山楂红得热烈,战士们的笑声清脆响亮。我轻轻摘下一颗山楂,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这味道,竟与记忆里父亲做的糖葫芦如此相似。原来,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味道,有些情感,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主播:赵晋纶
作者:武警第一机动总队 周静
《朗吧》征稿启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监 制:姚洪华
主 编:王 文、赵冰晶
编 辑:别 特
邮 箱:wjxinmeiti@163.com
来源:人民武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