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0平方米裸眼3D大屏的落地,绝非单纯的视觉设施升级,而是鄂州紧扣“两区一枢纽”发展目标的战略布局,其意义早已超越“城市地标”的物理属性,成为激活城市价值的多元载体。
设计图
800平方米裸眼3D大屏的落地,绝非单纯的视觉设施升级,而是鄂州紧扣“两区一枢纽”发展目标的战略布局,其意义早已超越“城市地标”的物理属性,成为激活城市价值的多元载体。
一、城市更新的“破局符号”:从闲置空间到价值锚点
这一大屏所在的临空国际中心,前身为搁置多年的商业建筑,如今通过“立体错层立面+超高清显示”的改造方案实现新生。这种“存量激活”模式本身就是鄂州城市更新的生动样本——既填补了区域高端商业空白,又以700余个停车位的配套完善了商圈功能,让滨湖东路与滨湖南路交叉口这一核心节点从“流量过道”变成“价值高地”。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屏采用的共阴节能技术年省电14.6万度,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核心场景,呼应了鄂州“一江、两屏、三楔”的生态保护格局 。
二、临空经济的“数字窗口”:链接全球的招商名片
作为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85条货运航线,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566% 。裸眼3D大屏恰好成为这一优势的可视化载体:既能以双4K高清画质动态呈现“空空中转”16种运输模式、“5+1”开放口岸功能等硬核实力,又能直观展示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临空偏好型产业的集群效应。相较于传统推介,这种沉浸式展示更能打动企业——当“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的创新链条与花湖机场的物流网络在大屏上立体交织,“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的模式便有了更具象的表达,为引进特斯拉AI、德玛克半导体等类项目增添筹码。
三、文旅融合的“流量引擎”:从城市IP到消费动能
2025年春节鄂州接待游客122.36万人次,吴都·乔街单站接待40.6万人次,文旅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裸眼3D大屏的加入,将重构鄂州文旅格局:白天可循环播放观音阁、梁子湖等文旅地标的3D影像,夜晚则通过“武昌鱼跃出屏幕”“吴王城光影重现”等创意内容打造夜游爆点,与南� �路“夜经济”形成联动。参考青岛财富大厦大屏带动商圈客流增长的经验 ,鄂州大屏有望成为武鄂黄黄都市圈的新打卡地,更能通过“非遗展演+3D特效”的组合,让牌子锣、玉连环等民俗文化以年轻化方式传播,实现“文化出圈”与“消费增收”的双赢。
四、武鄂同城的“视觉纽带”:重塑城市认同的媒介
在“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下,鄂州正加速与武汉新城的互联互通。裸眼3D大屏则成为这种协同的文化符号:既能同步展示武鄂地铁延伸规划、三江港多式联运等基础设施进展,让市民直观感受“同城化红利”;又能通过“武汉光谷+鄂州临空”的联动影� ��,强化“武鄂一体”的认知。对于“新鄂州人”群体而言,大屏上交替呈现的城市发展成就与民生政策解读(如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更能增强其归属感,呼应鄂州“引人聚才5000余人”的人才战略 。
从闲置建筑到数字地标,从技术设施到发展载体,这方800平方米的大屏,实则是鄂州以“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产业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缩影。当屏幕亮起时,它照亮的不仅是城市夜空,更是鄂州链接全球、融合发展的未来路径。
来源:试剑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