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央视一姐”52岁朱迅近况:生命终将结束,何妨不大胆一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7:23 3

摘要:你脑海里的朱迅,是不是那个总在荧幕上笑得灿烂,语调亲切、情绪饱满、永远在主持台上掌控全场的“央视一姐”?

你脑海里的朱迅,是不是那个总在荧幕上笑得灿烂,语调亲切、情绪饱满、永远在主持台上掌控全场的“央视一姐”?

她是春晚的常客,是央视多档栏目的台柱子,是那种无论在哪个频道切到她,都让人觉得“有她在心安”的存在。

你也许不知道,这样一个看起来“赢麻了”的女人,其实经历过两次直面死亡的挑战,还在高原救人时顺手火出圈。

甚至,她年少时的成名作都不是主持节目,而是一部电影。

这位央视当家花旦,走过了太多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路,5月,她又一次强势霸榜热搜。

但这次,并非因为她在节目主持中的精彩表现,而是她在甘孜折多山景区,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最美救助。

那天,景区内一位游客毫无征兆地突发高反。

高反的可怕,去过高原地区的人都心知肚明,头疼、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症状,是有瞬间致命风险的。

这位游客的情况十分危急,周围的人都慌了神,一时间不知所措。

此时,同在景区游玩的朱迅迅速来到游客身边,动作娴熟地拿出自己携带的氧气瓶,帮助游客吸氧,以缓解那如影随形的窒息感。

紧接着,她又蹲下身子,双手在游客的穴位上精准按压。

她的手法专业得让人惊叹,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经过无数次练习的专业医护人员。

周围的游客们都看呆了,谁能想到,在这海拔数千米的高原景区,会遇到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央视主持人,而且她还展现出了如此令人钦佩的急救技能。

经过朱迅紧急的救治,原本痛苦不堪的游客,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游客的眼中满是感激,她紧紧地握住朱迅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道谢,随后又激动地与朱迅拥抱、合影。

而朱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应该的。”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之后,网友们纷纷被朱迅的善举所打动,评论区瞬间被点赞和赞扬淹没。

大家这才惊觉,那个在舞台上总是绽放着最温柔笑容的女人,在生活中也是最有力的援手,是真正的人间天使。

当地的文旅局长对朱迅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认可,而这次救人事件,也让朱迅有了意外之喜——获封甘孜文宣大使。

这一荣誉,不仅仅是对她此次善举的高度肯定,更打开了大众重新认识她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她低调却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

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朱迅人生中的一次偶然“爆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朱迅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跌宕起伏,令人感慨万千。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朱迅,有着妥妥的“天选之女”配置。

父亲是新华社驻外记者,满世界跑新闻;母亲是大学中文系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样的家境加持,让朱迅打小就“文艺buff”叠满,15岁便因主演电影《摇滚青年》直接火出圈,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闺女。

这开局换做别人,怕是要在娱乐圈一路狂飙,疯狂收割流量和名利。

可朱迅偏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留学日本,那场面,像极了热血日漫里的主角,只不过现实可比动漫残酷多了。

发传单、刷盘子,最拼的时候一天打三份工,累到走路腿打颤、腰都直不起来,饭都咽不下去。

要是以为这就是朱迅人生的至暗时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正当她咬牙坚持的时候,一纸癌症诊断书从天而降。

医生那句“你最多还有三个月”,让这个身处异国他乡,无依无靠17岁少女着实难以接受。

一边要和病魔抗争,一边还要操心学业和生计,换做心理素质差点的,估计早就被击垮了。

可朱迅愣是没向命运低头,没告诉远在国内的家人,独自扛下了手术、化疗的剧痛。

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向姐姐吐露实情,把姐姐急得又气又心疼。

更让人破防的是,母亲好不容易从国内赶来看她,手里却只提了半个西瓜,坐了没多久就匆匆离开。

病床上的朱迅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那份失落和心酸,成了她心底永远的痛。

康复后的她开启了“暴走”模式,不仅拿下语言考试顶级认证,还以优异成绩从亚细亚大学毕业。

甚至在高手如云的NHK当上了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了日本本土的“收视冠军”。

她也成功跻身在日最受欢迎华人主持人行列,妥妥的逆袭大女主。

就在大家以为她要在日本深度发展的时候,命运又给她出了一道选择题——母亲病危的消息传来。

虽然朱迅放下一切匆忙回国,但对于她而言,失去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向她袭来。

不过,命运虽然爱“搞事”,却也给了朱迅逆风翻盘的资本。

从海外归来踏入央视大门的那一刻起,朱迅就开启了她的开挂模式。

先后接手《正大综艺》、《星光大道》,而登上春晚舞台,更是对她主持实力的最高认可。

短短数年,她就凭借过人的专业素养和独特魅力,在央视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朱迅与央视同事王志低调成婚,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她,彼时的人生看似正沿着完美剧本徐徐展开。

2007年,朱迅甲状腺肿瘤复发,而且这次病变涉及声带,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收到了职业死亡通知书。

得知病情的那一刻,她没有选择躲起来自怨自艾,甚至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愣是咬着牙把当期节目录完,才默默走进医院接受手术。

术后,她的声音变得沙哑干涩,曾经灵动悦耳的嗓音一去不复返。

但朱迅拿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声,试图找回那个在镜头前自信从容的自己。

医生都忍不住问她:“你真的确定要这么拼?”

她的回答简短却有力:“我不想放弃我热爱的舞台。”

在修复自己病体的同时,朱迅在亲情方面也面临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遗憾。

早年她努力修复与母亲的关系,还曾试图说服母亲留在北京,共享天伦之乐。

可母亲最终还是选择远赴加拿大,独自生活。

朱迅曾用我们就像两只刺猬,彼此靠近时,总会扎得彼此生疼来形容她和母亲的关系。

即便如此,她从未放弃过对母亲的爱,只是这份遗憾,永远留在了她的生命里。

在今年的秦皇岛马拉松上,她用脚步丈量着人生的无限可能——跑马拉松最大的改变就是不被定义。

人生从来没有既定的剧本,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就能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跑出独一无二的精彩。

有人说朱迅活得太苦,也有人说她太硬。

但也许,正因为她足够坚硬,才撑起了那些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重量。

14岁入职央视与董卿齐名却因为34岁患癌改变命运.中华网 [引用日期2024-05-31]

景区救人后,朱迅获新身份.红星新闻.2025-05-31 [引用日期2025-05-31]

央视主持人朱迅在景区救人!发现女游客身体不适,第一时间冲上去.长江云新闻 [引用日期2025-05-29]

微视频|央视主持人朱迅顺利完赛秦马:跑马拉松最大的改变就是不被定义.纵览新闻 [引用日期2025-05-12]

来源:枫叶岛ZQCA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