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局出现一球难度很高的组合,墨菲打进底袋后继续连攻到八十四才失手,包厢里传来一声轻轻的惊叹,但比分已经到四比零,中场休息反而像例行公式。
记分牌最后一次亮起数字时,凯伦威尔逊的那一列还是零,场馆里有人小声吸气,更多人只顾盯着桌面,没人说话。
下午那四场原本看点不一,可是墨菲和凯伦的较量彻底把气氛拉到了顶点,旁边的两个球台反而被忽略,观众的视线几乎没有转移。
比赛没打完,丁俊晖和莱恩斯那边的球迷就开始议论,因为谁赢都要在下一轮对上墨菲,这个现实让许多人低声嘀咕。
今天西安大奖赛进入第四天,同一名选手要打两轮,对体力是考验,对打法也是考验,可墨菲好像一点没受到影响,反而越到后面越快。
凯伦赛前做了热身,可是正赛一开,他等来的却是对手连续长台得手,第一局墨菲七十四分停住,球面已经清到剩红球一颗。
有人以为第二局凯伦能稳住,可是开球后第四杆,墨菲就打进远台,单杆一百四十一,现场计分员几乎没有停笔。
两局落后带来的压力肉眼可见,凯伦在第三局防守时留下空当,墨菲又是一杆清台,这次是一百三十三,时间只用十一分钟。
第四局出现一球难度很高的组合,墨菲打进底袋后继续连攻到八十四才失手,包厢里传来一声轻轻的惊叹,但比分已经到四比零,中场休息反而像例行公式。
回来第五局,墨菲长台继续上手,十七分后暂时转防守,轮到凯伦终于碰到机会,却只蹭到库边,未能得分,对手再度长台成功,连带黑球,最终八十四分收局。
凯伦此局因为对手一次犯规拿到六分,可那只是罚分,白球回到手里时他依旧没有打进任何目标球,全场加起来零进球,六分写在他名下,却显得格外刺眼。
赛后统计显示,九局五胜的赛制里出现零得分选手,本届赛事这是头一次,过去几年也极少见,纪录部门忙了好一阵才确认数据无误。
穆菲十五次碰凯伦赢了十一次,这回比分差距最大,也最直接,球迷调侃说凯伦成了移动背景板,但更多人担心丁俊晖,如果今天他过了莱恩斯,明天就要硬碰墨菲。
转回另外三张球台,国强对加里威尔逊四局就被拉开差距,零比四的时候看台已经稀落,镜头扫过去几乎找不到本土拉拉队,气氛比主赛台要平静很多。
威尔斯对米尔金斯的对抗相对顺畅,威尔斯三比零领先,却没有谁在议论他能走多远,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上半区被墨菲统治,下半区也要面对同一个人。
普伦对希尔开局二比零,希尔挠头回座位,教练席也没有给出新建议,他们静等对方失误,可那一刻全场注意力都回到了主赛台上的数字。
这几天爆冷选手不少,前一天奥沙利文输得有些突然,让人以为争冠局面会变得开放,可墨菲今天的表现又让局势重新集中。
有人计算积分后得出结论,如果丁俊晖下一场被挡在八强以外,中国选手在本次大奖赛最好的成绩很可能只停留在十六强,这并非乐观场景。
对比墨菲本赛季的轨迹,上海大师赛冠军已经让他积分涨了一截,加上英国公开赛冠军,他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状态稳定得吓人。
说回凯伦,一个赛季能进四个决赛已属不易,可今天的零进球会被人记很久,这对心理肯定是打击,后续比赛他的对手都会提起这场完败。
球迷离开场馆时仍在讨论三杆过百的节奏,有人抱怨说比赛缺少悬念,有人觉得看高手把每颗球都放进袋里也是享受,意见分成两派,却没人否认数据的压制感。
夜里官方公布八强签表,墨菲名字对面是空格,标注“丁俊晖/莱恩斯”,媒体把截图放到社交平台,不到十分钟转发数就破千,很快出现“下一个零封?”的揣测。
莱恩斯虽然年纪偏大,但对斯诺克本身理解深,对节奏控制细腻,如果他晋级,墨菲未必百分百占优势,可绝大多数中国球迷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丁俊晖身上。
丁俊晖这几年高光时刻不算多,上回有明显连胜还是在德国,球迷都盼他借主场观众的声援走远一点,可墨菲这种火力,使得希望瞬间降低。
当天晚上,凯伦接受采访,脸色平静,言语简短,表示“对手全程没有给我机会”,记者追问他下一站安排,他轻轻摇头,只说需要休息,然后就离开了混合采访区。
墨菲则在另一个角落被一群话筒围住,他提到“新球场灯光很舒服”“长台感觉很清晰”,还提到“希望明天能维持同样节奏”,语气平稳却不掩自信。
赛事官员在后台通道里议论,球迷拿着签名板排队,墨菲和凯伦撞到一起时互相点头,没有额外对话,气氛倒也不尴尬,彼此都熟。
工作人员检查球台时间够用后才关闭灯光,清洁工才开始收拾,看台上的空水瓶、纸杯散落,远处还剩几个年轻球迷在复盘每一杆走位。
外面夜温下降,球迷走在长安路边讨论预测,有人担忧丁俊晖的慢节奏会被墨菲快节奏打乱,也有人说丁俊晖如果率先拖到缠斗局面,墨菲可能会着急。
凯伦这边团队连夜订好了返程行程,他没有停留准备继续其他赛事,自己收拾球杆时神情寡淡,据说他在更衣室里独自待了十五分钟才出来。
球员通道的墙上贴着每轮比分表,工作人员用红笔在凯伦名字后写上“0”,这个数字很醒目,因为其他被淘汰选手多多少少都写有分数。
另一侧,国强最终还是没能翻盘,三比五输掉后和加里威尔逊握手,观众礼貌鼓掌,很快散去,那场对决在数据上平淡,却也是一次经验差距的直接展示。
普伦后来扩大优势,四比一带走希尔,威尔斯顶住米尔金斯反扑,五比二晋级,这些结果在网上只占少量版面,因为所有目光仍聚焦墨菲那五个单杆。
深夜十一点,赛事公众号推送“八强全部出炉”,配图是球台俯拍,可评论区还是满屏“墨菲太猛”“丁俊晖加油”,显得对比强烈。
媒体统计今日观众到场人数破万,比前两天有明显提升,售票窗口工作人员说,绝大部分观众是冲着墨菲和凯伦来的,但最后他们带着另一份惊讶离场。
球场外的广告灯箱滚动播放次日赛程,丁俊晖与莱恩斯那场被安排在黄昏时段,方便更多家庭观众到场,这进一步加重对手墨菲的“等待感”。
选手休息区里,丁俊晖和教练过视频回放,两人相互讨论安全球线路,还对长台出杆速度进行计时,目的是应对墨菲那种拿到机会就立刻快攻的模式。
莱恩斯则在另一张练习台重复中袋打点,他的目标先是拿下一分一分的数据,暂不去想后面可能遇到谁,因为他深知越想太多越乱节奏。
赛事官方同时发通告,呼吁观众提前到场,检票口会增设通道,以免下一场人流过于集中,工作人员在群里讨论如何调整座位区域灯光。
奥沙利文被淘汰那天就已经离开西安,他在社交平台写了几句祝福语,外界将他的言论与墨菲今天的发挥放到一起比较,形成新的讨论点。
凌晨一点,仍有博主把墨菲对凯伦的五次远台击球剪成短视频,评论里各种“精准”“教科书”出现,高点赞数据给赛事带来持续热度。
性能数据上,墨菲今天五局总耗时不到一个小时,平均每杆间隔七秒,控制节奏的能力让很多同行都侧目,这些数字也被转发到英文区,引来国外球迷惊叹。
有人提到凯伦去年在巡回锦标赛决赛输给墨菲也是七比十,那时他还能拿出高分,这一次却一球未进,差距仿佛拉得更开,原因值得技术人员后续研究。
墨菲离开赛场时被问到是否想过零封对手,他回答“我只专注下一杆”,语速不快,可配合今天的数据,让这句话听起来很有分量。
球迷论坛里甚至出现“墨菲状态封神”一词,虽然夸张,却也在一定程度体现观众震撼,而那句“丁俊晖的噩耗”被不断引用,期待与担忧交织。
至此,西安大奖赛前四天结束,人们看到了高分、高速、零封,也看到了爆冷和落差,剩下三天会不会继续拉高话题,全依赖墨菲还能带来什么样的分数和丁俊晖能否给出回应。
比赛日程贴在门口的公告栏上,观众散去后,灯光照着那几行字显得格外清晰,下一场对决的名字已经开始构成新的猜想,这就是斯诺克在夜色里的全部声音。
来源:老武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