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问:移民那么多,非得针对我?答:有没有可能是你太突出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5:06 3

摘要:去年还在吐槽阿三简历注水,今年人家直接升级成“虚拟大学”——3所根本不存在的加拿大高校,官网、招生办、假教授全套配齐,两千多印度学生拿着印着枫叶logo的录取通知书,签证官一查,学校IP挂在加尔各答网吧。

“72%的案子全是印度人,加拿大移民官直接摊手:我们不是在审材料,是在打地鼠。

刚刷到这条内部数据,手机差点掉地上。

去年还在吐槽阿三简历注水,今年人家直接升级成“虚拟大学”——3所根本不存在的加拿大高校,官网、招生办、假教授全套配齐,两千多印度学生拿着印着枫叶logo的录取通知书,签证官一查,学校IP挂在加尔各答网吧。

最离谱的是,其中一所“多伦多科技学院”居然在抖音印度版开了官方号,粉丝八万,天天直播“云校园雪景”,背景板就是多伦多大学主楼,评论区一水儿“学长带我飞”。

英国那边更绝,9月直接把技术移民起薪从26k抡到38k,涨幅48%,官方话术是“吸引真正高端人才”,翻译成人话:阿三兄弟对不住,你们便宜又好用但咱真的怕了。

结果一个月拒签率飙63%,印度IT小哥当场破防:老子考了三年LeetCode,你让我现场写代码证明“真的会冒泡排序”?

更骚的是,印度政府真把英国告到WTO,案由:歧视性薪酬门槛。

网友热评:像极了考试作弊被抓,反手举报监考老师长得太凶。

美国画风更黑色幽默。

H-1B签证费涨价58%,印度外包公司申请量膝盖斩,亚马逊谷歌连夜加戏:简历里写“印度理工”?

先交第三方学历公证,公证费299刀,不支持支付宝。

劳工部顺手端掉12家外包公司,搜出3500份“幽灵工作经历”,同一份“摩根大通三年后端开发”被8个申请人共用,项目经理名字还是《生活大爆炸》里的Rajesh。

最惨的是真·印度高材生,Reddit吐槽:面试官盯着他看了十秒,叹气“你们国家现在得先证明学校真的存在,再证明你真的毕业,最后证明你真的会写代码”,全程像审骗子。

有人算过账,一个旁遮普家庭砸锅卖铁供孩子“留学”,虚拟大学学费2万加币,中介打包价再加1万,落地多伦多机场直接被原机遣返,三年血汗钱换一张A4拒签信。

同村第二个孩子已经准备出发,亲妈咬牙:这次找“更靠谱”的中介。

你看,造假产业链根本不愁客户,因为“出国翻身”四个字在印度农村就是宗教,谁劝谁就是挡人财路,要挨砖的。

最魔幻的是,加拿大移民部被问到“为啥不直接拉黑印度护照”,发言人憋半天:我们还要照顾两国经贸关系。

翻译过来:印度留学生一年贡献超100亿加币学费,真断了,校长们得去跳安大略湖。

于是官方只能玩打地鼠,封掉三所假大学,一周后新马甲“温哥华创新科技大学”上线,域名后缀从.ca换成.io,继续收割。

网友神评:加拿大现在像极了我那拼命给渣男转帐的闺蜜,一边哭一边输入支付密码。

有人问我怎么看,我说别把锅全甩给印度人,全球技术移民体系本来就像过时的Windows系统,补丁摞补丁。

英美加要的是廉价STEM劳动力,印度供给端投其所好,简历注水、学历造假只是市场“优化”出来的解决方案。

现在雇主们突然要求“原生纯净版”,谁受得了?

就像常年吃地沟油外卖的胃,突然换成有机沙拉,第一反应不是健康,是饿。

短期看,涨门槛、现场coding、第三方公证,确实能挡住一批“速成程序员”;长期看,只要码农工资差十倍,造假就会换个皮肤继续上线。

真正该哭的是那些老老实实考GRE、刷项目、攒实习的印度中产,他们现在得先证明“我不是骗子”,再证明“我比骗子强”,成本全让老实人扛了,世界经典套路。

一句话总结:当移民变成氪金手游,人民币玩家开挂,平民玩家练级,最后官方一刀砍的是全体玩家的血条。

至于还在刷LeetCode的真·学霸,建议顺手拍个手持身份证录屏,写代码全程直播,省得以后面试先玩“大家来找茬”。

来源:不凡河流x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