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与瓷都:6元鸡排炸出的600元情绪价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00:07 1

摘要:他是李俊永。网友叫他“鸡排哥”。九年来。他守着景德镇五中附近的摊位。炸着6元一份的鸡排。却卖出了被网友精辟总结为“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

鸡排与瓷都:6元鸡排炸出的600元情绪价值

油锅沸腾。瓷都温情。景德镇的街头。一位戴透明口罩的摊主正在颠覆人们对“网红”的认知。

他是李俊永。网友叫他“鸡排哥”。九年来。他守着景德镇五中附近的摊位。炸着6元一份的鸡排。却卖出了被网友精辟总结为“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

脱口秀式叫卖:藏在油锅里的情绪魔法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

“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不要拒绝美味。”

“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我自己。”

这些被网友称为“鸡排课堂笔记”的金句。让排队变成了一场脱口秀现场。有顾客坦言。买鸡排是听段子。顺便填肚子。长长的队伍中。人们举着手机。记录这个戴着透明口罩、动作麻利的摊主。如何一边快速裹粉翻炸。一边记住数十位顾客的口味与点单顺序。

先做你的。再做你的。然后是你。他高频重复的节奏。成了网络热梗。某法院账号借他“做完你的做你的”调侃办案繁杂。小编用“一切尽在掌控”化解赶稿焦虑。这种源于市井的鲜活表达。打破了标准化服务的“流程味”。

食材本真:对抗“科技与狠活”的坚守

当预制菜争议未平。“鸡排哥”“每天新鲜采购”的承诺就是定心丸。他敞开的塑料袋里。炸出的不仅是酥脆口感。更是江西老俵骨子里的朴实。

他公开晒出多地合格检测报告与健康证。用透明赢得信任。面对质疑。他坦然公开鸡排制作过程。“认认真真去做事。绝对不存在有任何所谓的科技与狠活”。这份坚守。戳中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集体期待。

9年不涨价。不换摊。他的执着让“靠谱”两个字变得无比珍贵。有网友调侃:“找个不套路的摊主,比找对象还难”。

细节温度:超越买卖的真诚善待

下午四点半。准时停接散客。只为赴一场与小学生的约定。“学生购买便宜1元”。体现在对学生群体的温暖和偏爱中。这份看似“轴”的规矩。构建了真实的人格形象。

规矩背后。是“鸡排哥”火了之后不忘本——小孩姐小孩哥是最初支持他摊位长久经营的稳定客源。再多人排长队也不能耽误学生售卖时间。这不比一切“顾客至上”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收摊时将剩余鸡排随手赠予路人。掉落台面便即刻免单。这些细节让小摊成了大家对“鸡排”的期待。顾客那句“排3小时也值”。是对“能为你做吃的是荣幸”这份尊重的真诚回馈。

家族总动员:流量狂潮中的清醒与真诚

爆火后。“鸡排哥”发动全家出来给大家做鸡排。“鸡排家族”相继解锁了“鸡排嫂”“鸡排舅”“鸡排奶”等新人物。在网友的镜头下。这一家人的状态呈现出一致的乐观、真诚与努力。

面对暴涨的人气。他拒绝连锁加盟与直播带货的诱惑。事业上升期。他拉着妻子出镜。坦言“人生最大成功是选对了老婆”。这份对家庭的珍视。又为他增添了一层人格魅力。

当被问及是否会开发新品。他回应道贵在精而不在多。坚持将现有的鸡排鸡柳做好。这种难得的清醒。守护着平民代言人的本色。

城市治理的“烟火智慧”:从摊贩到文旅推介官

9月28日。“鸡排哥”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从昌江区城管成立专班维序。到文旅局授予推介官称号。景德镇没有让“一禁了之”浇灭烟火气。

志愿者到位。环卫保障跟进。这种“堵不如疏”的城市治理。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背后的城市温度一样。让个体光芒成为城市魅力的呼应。当地城管部门已为“鸡排哥”成立了2到4人的工作专班。维持现场秩序。“十一”期间专班人手可能还会增加。

一个人带火一座城。“鸡排哥”并不是首例。湖南怀化的“发型师晓华”。南京的“手冲咖啡”老奶奶。“开封王婆”。“菏泽树哥”……这些普通人不同于明星或公众人物。他们往往更接地气、更真实、更可感。

情绪经济:文旅市场的新密码

“鸡排哥”走红。“炒粉哥”又火了?国庆前夕。江西景德镇“鸡排哥”的热度未减。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又迅速发酵。

“炒粉哥”的走红。源于一则视频。某博主为让车祸出院的好友吃上心心念念的炒粉。请求老板上门制作。当老板放弃黄金时段的客流。骑着电三轮出现在楼下时。好友瞬间爆哭。这份真挚的感动在网络上引发共鸣。收获近350万点赞。

为一人奔赴一城成为旅游新动力。这标志着“打卡式旅游”逐步让位于追求情感满足的“沉浸式度假”。据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数据。国庆假期前三天。景德镇抖音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七成。受“鸡排哥”种草影响。平台上的鸡排炸串团购也大受网友欢迎。订单量同比增长56%。

真诚永远不会过时

“鸡排哥”的爆红。看似是“偶然”的流量馈赠。实则是“必然”的真诚回馈。在这个“真诚稀缺”的时代。他用9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最接地气的言语。也能拉满情绪价值;最走心的美食。也能对抗预制菜的冰冷;最真诚的善待。也能唤醒被忽略的信任。

当商业褪去包装。露出“把顾客当邻居”的本真。反而让人挪不开步。暮色中。“鸡排哥”擦净炸锅准备收摊。他或许没想过“爆红”为何发生。但我们知道——当商业回归“把人当人”的本质,当真诚取代套路成为底色,每一个认真把小生意做好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顶流”。

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我自己。这份对“做好一块鸡排”的执念。不正是对“做好一件事”的最好诠释?

来源:憨批少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