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误以为癌症只与基因突变或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事实上,现代医学研究早已证明,全球大约15%到20%的癌症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很多人都误以为癌症只与基因突变或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事实上,现代医学研究早已证明,全球大约15%到20%的癌症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每年全球几百万例癌症病例,其实都是从一次“感染”开始的。癌症本身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某些病毒能通过血液、体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染,并在体内长期潜伏,慢慢诱发癌变。
医生用形象的比喻解释,这些病毒如同 “幕后操纵者”,一旦人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它们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引燃癌变的火种。
在这些病毒中,最需要人们警惕的,便是乙型肝炎病毒。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地区,大约有 7 千万人是乙肝慢性携带者。
乙肝病毒长期感染肝脏,会导致肝细胞反复炎症坏死和修复,时间一长,肝细胞就像老化的土地,容易被“杂草”——也就是癌细胞——入侵。
相关研究表明,慢性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一百倍还多。更可怕的是,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针具,或在母婴分娩时传播。
但好在,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接种三针即可形成长期免疫保护。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年人和新生儿,都应尽早补种,这是一道真正的“防癌盾牌”。
第二个常被忽视的,是丙型肝炎病毒。它不像乙肝那样普遍,却更加隐秘。很多感染者十几年都没有明显症状,直到体检才发现肝功能异常。
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8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每年导致约40万人死亡。丙肝的传播途径以血液为主,像输血、纹身、穿耳洞以及共用注射器等行为,都可能导致丙肝传播。
幸运的是,在现代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下,超过 95% 的丙肝患者都能获得治愈的效果。
只要及早检测、规范治疗,就能大大降低发展成肝癌的风险。真正危险的,其实是那种 “拖一会儿也没什么事” 的念头。
第三个病毒,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几乎每一个宫颈癌病例中,都能检测到高危型 HPV 的存在,16 型与 18 型这两种高危亚型在其中表现得尤为常见。
HPV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引起口咽癌、外阴癌、肛门癌等。感染HPV并不等于必然得癌症,大多数人会在两年内自行清除病毒,但若持续感染,就可能引发癌变。
幸运的是,HPV疫苗的出现让预防成为可能。研究表明,规律接种疫苗能让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降低90%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将HPV疫苗纳入公共接种计划。不论男女,都应该主动了解并接种。
第四个名字听起来陌生,却与很多疾病相关,那就是EB病毒,也叫“亲吻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尤其在青少年中常见。
多数人感染后只是轻微发热或淋巴肿大,但它能长期潜伏在体内,不断干扰免疫系统。研究发现,鼻咽癌和部分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有密切联系。
南方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中,EB病毒抗体阳性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出现长期鼻塞、鼻出血、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尽早检查EB病毒相关指标,早期发现可有效防止恶化。
还有一种病毒大家都听过——HIV,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它自身并不能直接引发癌症,不过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丧失抵御其他致癌病毒的能力。
研究发现,HIV感染者更容易患上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和宫颈癌等“机会性肿瘤”。
规律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让感染者免疫力恢复,延长寿命的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癌症风险。对HIV患者来说,坚持治疗,就是保护生命最有效的方式。
了解了这五种病毒后,很多人心中仍有疑问:既然它们会致癌,那照顾癌症病人、共用生活用品会不会被传染?医生的答案依然是明确的——不会。
癌症细胞脱离人体后很快死亡,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即便家人共同生活、照顾患者,也不会因为接触而“染上癌症”。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防范病毒传播。也就是说,真正的风险来自病毒,而不是癌症本身。
有三条重要的防护建议。第一,接种疫苗。乙肝疫苗和HPV疫苗是目前最成熟、最有效的防癌手段。即使已经成年,只要体内未感染相关病毒,都能通过接种获得保护。
第二,定期体检与筛查。病毒感染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是乙肝、丙肝、HPV等慢性感染,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对于有输血史、纹身史或多性伴的人群,建议每年检测一次相关指标。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少熬夜,都能增强免疫力,让病毒难以“趁虚而入”。研究显示,保持良好睡眠和规律运动可使免疫功能提升约30%,显著降低慢性感染风险。
预防癌症,从预防病毒开始。我们无法完全避开风险,但可以主动筑起防线。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与侥幸。很多时候,一针疫苗、一次筛查、一点改变,就能让未来的命运完全不同。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防癌不是“等病来再治”,而是“防患于未然”。别等身体发出警告,才想起健康的重要。
今天开始,去打那一针疫苗,去做一次病毒检测,或许就是给自己和家人最实在的安心。健康,不在远方,它藏在每一次体检的勇气、每一份规律生活的坚持中。记住,科学防护比恐惧更有力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癌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Sinocare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