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光刻胶作为关键核心材料成为众多半导体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在该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随着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光刻胶作为关键核心材料成为众多半导体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在该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技术突破与量产能力
多年沉淀,恒坤新材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公司已量产供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其中,SOC和BARC产品2023年销售规模均位列国产厂商第一。此外,ArF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小规模销售。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关键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恒坤新材产品覆盖存储芯片(3DNAND、DRAM)和逻辑芯片(90nm及以下节点)制造的核心工艺。2024年度,公司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29,998.67万元,其中,SOC销售规模23,236.34万元,预计境内市占率已超过10%。公司已成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供应商,已实现对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预计将在未来国产化应用过程中持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
研发与专利布局
恒坤新材公司研发费用占比常年超10%,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涵盖光刻材料配方开发、高纯合成等环节。在光刻材料配方开发、生产能力、品质管控等方面形成核心壁垒,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战略布局与未来潜力
恒坤新材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家致力于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产品主要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各类工艺,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最近三年,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357.89万元、19,058.84万元和34,418.93万元,复合增长率66.89%。
恒坤新材未来将持续深耕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不断拓展产品线,稳固产品品质,积极参与客户的定制化开发,为客户提供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建立安全可控的供应链;打造品牌效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本土企业。
来源:潍坊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