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7号,社交媒体平台X上突然冒出来一段视频,内容挺炸,委内瑞拉空军的苏-30MK2战斗机正在搞训练,还扔了两枚非制导弹药。
2025年10月7号,社交媒体平台X上突然冒出来一段视频,内容挺炸,委内瑞拉空军的苏-30MK2战斗机正在搞训练,还扔了两枚非制导弹药。
懂行的观察者一看就说,这大概率是M-54系列的炸弹。
视频里能清楚看着中低空投弹的过程,还有爆炸后那种标志性的双烟尘。
其实,这一下就提醒外界,委内瑞拉手里还攥着能常规投弹的重型打击平台呢。
而且这事timing特别巧,正好是美委关系绷得紧,委内瑞拉又在南加勒比海频繁秀军力的时候,你说这能不让人多想吗?
咱先说说这苏-30MK2,它可是委内瑞拉空军的“大哥大”,属于“侧卫”家族的双发型号,专门优化了海上打击和纵深突防的能力。
当初委内瑞拉一下子接了24架,平时有事没事就拿它当威慑的核心来展示。
毕竟这玩意儿实力摆在那,两台AL-31F涡扇发动机驱动,最大载弹量能到8000公斤,身上还有12个挂载点。
更关键的是它装了N001VEP火控雷达,能切换对海搜索模式,连Kh-31A反舰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都能挂上去。
其实,光看这些配置,就知道它不是用来“撑场面”的花架子。
说完飞机,再看它扔的炸弹。
视频里那两枚,跟苏联设计的FAB-250M-54型特别像。
这是250公斤级的通用炸弹,里面装了大概100公斤高爆炸药。
最明显的特征是弹鼻有个环状结构,干啥用的?为了让弹道更稳。
本来想以为这炸弹挺新,后来发现它是1950年代中期诞生的,比更常见的M-62系列还晚。
为啥M-62更常用?因为它是低阻力设计,更适合战斗机外挂着高速飞行。
而M-54呢,中低空投弹的时候稳定性更好,说白了就是“各有各的活儿”。
飞行员训练的时候,也不是瞎扔。
一般用连续计算弹着点(CCIP)或者连续计算投弹点(CCRP)模式,要么平飞投弹,要么浅俯冲投弹。
这么练是为了啥?熟悉怎么精准定位目标,怎么设置引信。
而且针对的目标也很明确,机场、仓库、海岸设施,还有集结的部队。
如此看来,委内瑞拉这训练是奔着实战来的,不是单纯摆样子给人看。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都讲究精确制导了,委内瑞拉为啥还费劲练非制导炸弹?
其实这里面全是“实用主义”的考量,咱接着往下说。
250公斤高爆弹能干的活儿不少,破坏跑道、封锁一片区域都没问题,花的钱却比大型弹药少多了,还能省不少后勤资源。
更何况委内瑞拉受国际制裁,2024年联合国报告里就提过,他们精确制导弹药库存不够。
你想啊,要是把稀缺的精确弹都用在日常训练或低烈度任务上,那才是真傻。
保留非制导打击的本事,等于给自己留了条“性价比高”的后路。
而且苏-30MK2的出击方式也很灵活,能从分散的机场甚至公路跑道快速起飞。
我查过资料,委内瑞拉现在有5个空军基地能延伸公路跑道,比如巴基西梅托基地。
2024年还测试过,苏-30MK2从公路跑道起飞,大概15分钟就能准备好出击。
打击完目标,再在其他战斗机护航下返航。
这套流程下来,反应速度相当快,就算敌人盯着主要机场,它也能从别的地方“冒出来”。
再看加勒比海的情况,这地方平均水深不深,有些海域还不到200米,大型舰艇在这不好机动。
非制导炸弹虽然没远程导弹那么“千里之外取敌首级”的本事,但要是近距离打击沿岸的船只、燃料库或者沿海防御节点,还是挺管用的。
你想啊,要是真有情况,能用低成本武器解决问题,为啥非要上贵得要死的精确弹?这账谁都会算。
当然了,光说武器和训练不够,这事跟美委关系的勾连才是关键。
那段视频出来的时候,美国和委内瑞拉正互相递“硬信号”呢。
一方面,美军在委内瑞拉附近的国际水域击沉了一艘涉嫌贩毒的船,美国高官对马杜罗政府的态度也越来越硬。
另一方面,委内瑞拉当然不服,谴责完美国在地区的行动,就赶紧秀苏霍伊战机的训练,意思很明显,我不好惹。
而且别忘了2023到2024年,委内瑞拉和圭亚那因为埃塞奎博地区的争端还加剧了。
那地方离加勒比海的航运通道很近,苏-30MK2的训练范围能覆盖到那,等于同时向美国和地区邻国传递信号,我不仅能应对你的压力,还能护着自己的争议领土。
现在不光美委在动,巴西还在巴委边境增派了陆军,圭亚那更是向美国买了6架“超级巨嘴鸟”攻击机,整个加勒比海的军事活动密度都上来了。
其实,这次训练真不是偶然。
苏-30MK2还是委内瑞拉空军最靠谱的打击力量,练非制导炸弹是既实用又省钱的选择。
特意选在美委紧张、领土争端没解决的时候,就是为了威慑。
照这趋势,以后委内瑞拉可能还会时不时秀一下军事力量,美国那边也不会松劲,加勒比海的紧张局势怕是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最理想的情况还是两边坐下来谈,毕竟真要是因为点误会擦枪走火,对谁都没好处。
而且地区里的其他国家也不想被卷进来,搞对抗不如搞对话,这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就看谁先迈那一步了。
来源: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