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张薄纸仿佛割断了她与职场的最后一丝牵连,却也让她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怅然若失。像许多褪去职业光环的中年人一样,初入暮年的她时常被莫名的空虚裹挟,直到遇见社区新开的“银龄学堂”。
窗窗外的梧桐叶在秋风里翻卷出金黄的弧度,六十二岁的林雅棠摩挲着刚领到的退休证,指尖微微发颤。
这张薄纸仿佛割断了她与职场的最后一丝牵连,却也让她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怅然若失。像许多褪去职业光环的中年人一样,初入暮年的她时常被莫名的空虚裹挟,直到遇见社区新开的“银龄学堂”。
每周三上午的水彩课成了林雅棠生活的锚点。握画笔的手不再只是签署文件的工具,调色盘盛满了晚霞般的橘红、远山似的黛青。
同桌的周明远老先生总爱把她的作品拍成照片,发在名为“夕阳无限好”的微信群里。那些被儿女点赞的风景画背后,藏着重新认识世界的惊喜——原来晨露浸润的菖蒲能画出流动的翡翠,菜市场的喧闹可以用暖橙色块定格。
渐渐地,更多同龄人加入了这个充满创造力的小天地。有人组建合唱团让皱纹里绽放笑容,有人报名志愿服务队重获价值认同。
林雅棠发现,当不再用职位头衔定义自己,生命反而展现出更丰富的层次。她在老年大学报了书法班,宣纸上游走的狼毫竟写出比公文更酣畅淋漓的人生感悟。
如今走在小区花园里,林雅棠会驻足欣赏从前匆匆略过的紫薇花。她的帆布包里装着速写本和保温杯,手机相册存满摄影作品。
所谓“第二人生”并非刻意营造的年轻幻象,而是坦然接纳岁月馈赠的智慧,在琴棋书画间滋养心灵,于柴米油盐外播种热爱。毕竟,情感永远不会退休,只要心中住着那个永远好奇的少年。
来源:陌陌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