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麦浪翻滚,呼伦贝尔农垦免渡河农牧场公司近4万亩小麦喜获丰收。8000亩褐麦(重-K1)亩产达640斤,相较去年增长15%,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双重突破。这份丰收答卷,正是免渡河农牧场公司2次防病、3次控高措施应用、4遍镇压降低褐麦植株高度和提高褐麦(重
金秋时节,麦浪翻滚,呼伦贝尔农垦免渡河农牧场公司近4万亩小麦喜获丰收。8000亩褐麦(重-K1)亩产达640斤,相较去年增长15%,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双重突破。这份丰收答卷,正是免渡河农牧场公司2次防病、3次控高措施应用、4遍镇压降低褐麦植株高度和提高褐麦(重-K1)产量,不断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赋能、精耕细作严守品质的生动实践。
细节“把关”,全程管控严守品质底线。褐麦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麦类,其市场价值在于“纯”和“真”。“褐麦的纯度非常重要,一旦混杂,其特有的品类价值和市场口碑就会大打折扣,从播种到收割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农机科技部单晨光说道。为确保褐麦纯度,避免褐麦与其他异色小麦混杂,免渡河农牧场公司建立了从田间到麦场的全链条防混杂管控体系,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控”。在种植源头,对褐麦种子与其他小麦品种进行精准甄别,通过人工和色选设备,剔除异色、异品种籽粒,从“起点”保证种子纯度;在收割过程中,工人对收割机、运输车辆、清粮设备进行彻底清扫,确保无残留杂麦。在晾晒和仓储环节,通过划定专用区域进行晾晒和堆放,从根本上保障了入仓褐麦的纯度与品质。
农艺“求精”,科学施策破解倒伏难题。褐麦(重-K1)植株较高,茎秆偏软,倒伏后不仅影响产量更会降低品质。面对这一挑战,免渡河农牧场公司今年下足了功夫。“我们今年的核心秘诀就是‘前控后防’,在拌种时期加入麦叶丰,在分蘖至拔节前期,进行四遍精细镇压,喷施两遍防倒伏药剂,经过试验对比喷施防倒药剂的褐麦(重K-1)株高105cm左右比未处理的褐麦(重-K1)株高120cm左右矮了15cm,经过控高处理的褐麦(重-K1)全田无倒伏;在抽穗至扬花期,喷施杀菌剂提高对赤霉病的抗病性。”农机科技部部长李吉祥介绍道。这一套科学严谨的防倒伏“组合拳”确保了褐麦在风雨中依然挺拔,成为今年效益显著提升的关键。
装备“升级”,钢铁队伍保障颗粒归仓。面对秋收期间阴雨天多的不利天气,免渡河农牧场以装备升级助力抢收保产。农机驾驶员反复调试收割机,通过优化收割机各项参数,实现褐麦高效收割;新采购的15吨自卸卡车凭借强负载与高灵活性,大幅提升运输效率。此外,免渡河农牧场公司将生产连队烘干塔的传统锅炉升级为电锅炉,摆脱了传统锅炉对燃料的依赖,在环保、便捷、维护和安全等多个维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对褐麦留种烘干时,避免高温烘干对种子造成损伤、降低发芽率和生理活性等,免渡河农牧场公司采用50℃低温烘干工艺,在降低种子水分的同时,抑制内部呼吸作用与活性酶活性,让种子进入最佳“休眠”状态,为明年储备优质种源。
相较于传统小麦,褐麦富含膳食纤维、铁、锌、镁等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麦香浓郁且升糖指数低,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免渡河农牧场公司种植结构向褐麦倾斜,是紧盯市场行情、保障种植收益的关键决策。据悉,今年褐麦商品粮市场价格有望达到1.35元/斤,较普通小麦1.1元/斤高出0.25元/斤。以小麦产量640斤/亩为例,褐麦(重K-1)亩效益提高160元/亩,8000亩褐麦(重K-1)增收128万元。种子保障方面,呼伦贝尔农垦免渡河农牧场公司已根据来年计划种植面积提前布局,留下170万斤优质褐麦良种,后续还将持续跟踪褐麦市场行情动态,并密切关注粮食贸易流向,实现稳产增收、市场供需高效对接的良好局面。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