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床实践中,你是否也曾为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不一、评估工具选择困难、管理策略分散而困扰?一份刚刚出炉的国际共识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清晰、全面且权威的路线图。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临床管理迎来国际新共识:一线、二线、禁用、慎用药明确。
撰文丨常怡勇
临床实践中,你是否也曾为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不一、评估工具选择困难、管理策略分散而困扰?一份刚刚出炉的国际共识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清晰、全面且权威的路线图。
近期,由澳大利亚专家团队制定的《2025共识建议: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诊断、评估和管理》(以下简称《共识》)于 Alzheimer's & Dementia 重磅发布。这份共识旨在彻底改变PD认知障碍管理“碎片化、不特异、资源不足”的现状,特别是治疗用药方面,共识对一线、二线及禁用、慎用药给出了明确指导。
本文将为临床一线的神经内科医生深度剖析这份共识的核心要点、重大更新及临床落地价值,以助你快速掌握PD认知障碍诊疗新知。
一
诊断标准更新
更新前:使用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的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PD-MCI)和帕金森病痴呆(PDD)诊断标准。
更新后:明确推荐使用DSM-5-TR标准。
更新依据:一项澳大利亚的全国性调查显示,神经心理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已一致使用DSM-5-TR标准。DSM-5-TR标准更贴近临床实际,操作性强。
临床意义:统一诊断“语言”,减少诊断差异;提高诊断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
评估策略更新
➤更新点一: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分界值及处理策略
表1:MoCA分界值及处理策略
➤更新点二:评估时机推荐
所有PD患者诊断时均应进行MoCA基线评估;至少每年一次询问SCD;报告SCD者立即进行MoCA筛查。
三
药物治疗明确
重要原则:尽可能减少多重用药。若必须使用抗精神病药,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最短疗程,并每12周评估其必要性。
1.首选一线药物:卡巴拉汀、多奈哌齐
表2:PDD一线治疗药物使用概要
注:根据共识,卡巴拉汀透皮贴剂因其更好的耐受性被列为优先推荐。临床选择时,若患者胃肠道敏感或无法耐受口服给药,应首选卡巴拉汀贴剂。若患者对贴剂过敏或不耐受,多奈哌齐是有效的替代选择。无论选择哪种药物,都应遵循起始低剂量、缓慢递增的原则,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如震颤)的变化。
2.次选二线推荐:加兰他敏、美金刚
表3:PDD二线治疗药物使用概要
注:加兰他敏和美金刚均为PDD的二线治疗选择,通常在首选的一线药物(卡巴拉汀、多奈哌齐)无效或不耐受时考虑。
选药考量:选择二者之一时,可参考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兰他敏同属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副作用谱与一线药物相似。美金刚作用机制不同,副作用通常更轻,且对于中重度痴呆患者或伴有显著行为精神症状(如激越、幻觉)的患者可能更有优势,并可与其他药物联用。
通用原则:使用任何二线药物时,仍应遵循起始低剂量、缓慢滴定的原则,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
3.应尽量避免/谨慎使用的药物
表4:帕金森病患者慎用/禁用药物一览表(基于认知损害风险)
注:首要原则: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已出现认知障碍者,处方任何药物前都应评估其中枢抗胆碱能负荷和对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最高风险:抗胆碱能药物和典型抗精神病药危害最大,应尽量避免或禁用。
全面评估:在管理PD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尿频)时,不应只关注症状本身,必须优先选择对认知功能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这些药物的潜在风险,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在购买感冒药、安眠药或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时需格外谨慎。
参考文献:
[1]Pourzinal D, Brooks D, Sriram D, et al.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gnitive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a modified Delphi process. Alzheimers Dement (Amst). 2025;17(3):e70152. doi:10.1002/dad2.70152
责任编辑:老豆芽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儿童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