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月饼长飘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20:11 1

摘要:“正宗丰镇月饼,麻油混糖的卖……”在儿时的记忆中,每逢中秋节,楼下的菜市场就开始传来熟悉的吆喝声。声音一出,不少街坊邻居便争先恐后地过去买月饼。月饼焦黄色的外皮上点缀着诱人的白芝麻,富油多糖的口感给了人们极大的满足感。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物资匮乏,丰镇

10月10日《检察日报》第8版

“正宗丰镇月饼,麻油混糖的卖……”在儿时的记忆中,每逢中秋节,楼下的菜市场就开始传来熟悉的吆喝声。声音一出,不少街坊邻居便争先恐后地过去买月饼。月饼焦黄色的外皮上点缀着诱人的白芝麻,富油多糖的口感给了人们极大的满足感。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物资匮乏,丰镇月饼就成了中秋节人们走亲访友时带的紧俏商品。

丰镇月饼不同于广式、苏式月饼,它没有馅,更像是桃酥,顶部开口,造型独特。小时候,为了能多吃几个月饼,我会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翻个遍,一旦发现还有月饼,就赶紧拿起来往嘴里塞……香甜的月饼再搭配上内蒙古特有的奶茶,不同的美味刺激着味蕾,熟悉又浓郁的家乡味道沁润口腔。

与味道一同被回忆的还有月饼的制作技艺。家门口的月饼铺由于用料实诚、味道正宗,吸引了很多顾客闻香而至。老板毫不吝啬地向排队的人展示他那高超的技艺。只见他向一口大锅中倒入面粉,用大铲子迅速搅拌散开,将备好的胡麻油倒入面粉中央。同时,将混着白糖、冰糖和红糖的沸水倒入其中,用力翻搅。出锅后的面团,被迅速等分,制成大小均匀的剂子。这个时候,他用那双柔而有力道的手,揉圆、按扁,一搓、一揉,再一搓、再一揉,反复多次,雪白的面粉在油与糖的浸透下变成了金黄色,软弹细腻……再裹上芝麻,将月饼坯子装盘放入土炉中。炭火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吐出火舌,炉膛温度迅速升高。

大火灼灼燃烧,胡麻油的醇香和糖水的甘甜浸透坯子,炙烤之下,坯子表面逐渐形成了一层酥脆的表皮;刷油、扎孔,让坯子初现火色;再抹油、再上色,如此反复,让火色富有质感。剩下的工序就交给了时间,大火逐渐变成了小火,慢慢煨,十多分钟后,月饼就烘焙成功了。老板打开炉子的瞬间,独特的饼香迅速飘散,趁热拿出一块送入口中,外皮酥脆,内馅甜软,回味悠长。

后来,由于外出求学的缘故,我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了那熟悉的味道。毕业后,我入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检察院,尽管周边也有不少丰镇月饼铺,但总觉得与记忆中儿时的味道有所差距,对丰镇月饼的念想,时不时从心头掠过。

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开展“护航内蒙古品牌”专项行动,乌兰察布市检察院联合丰镇市检察院与相关部门携手开展了保护“丰镇月饼”地理名片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被选派到一家食品公司开展法治宣讲。刚到厂房外,我便闻到了那股久违的月饼香味。“为了确保品质,胡麻油是选用本地种植的亚麻籽榨制而成,再配以优质小麦粉及深水井矿泉水……”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宣讲结束后,我独自漫步在丰镇市隆盛庄古镇的街道上,这里既有多家大型的生产厂商,也有数不清的传统作坊,无论是以老式土炉为代表的传统作坊,还是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的企业,品质、传承、坚守,都不曾改变。

如今,丰镇月饼早已走进千家万户。2009年,丰镇市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7月,丰镇市成功入选“月饼美食地标城市名录”……丰镇月饼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酸奶月饼、奶酪月饼及无糖月饼、五馅月饼等众多品种陆续推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期,我要外出培训数周,临行前,妻子将几包月饼塞入行囊。在遥远的地方,还能吃到家乡的特产,我禁不住感叹:这不就是“乡愁”嘛!

传播检察声音

凝聚正义力量

第8015期

来源:内蒙古检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