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灰色西装刚被路透,#美人余穿搭#就冲上了抖音热榜,8亿播放像一把火,把李一桐和赵露思的“同款疑云”又烤得噼啪作响。
灰色西装刚被路透,#美人余穿搭#就冲上了抖音热榜,8亿播放像一把火,把李一桐和赵露思的“同款疑云”又烤得噼啪作响。
网友一边截图对比,一边下单同款,月销两万件的数据比任何声明都响亮——观众嘴上嫌“撞”,身体很诚实。
争议源头其实特简单:两部都市剧前后脚开机,造型团队共享了同一批热门单品。
西装裙、复古牛仔、奶油色针织,全是今年秋冬批发市场的流量密码。
李一桐线条更利,像一把刚开刃的柳叶刀;赵露思弧度更柔,像晚春里懒得收拢的云。
一个想演“姐系杀”,一个要走“甜系糯”,镜头拉近,气质分叉,可远看只剩色块,于是“像”的错觉先一步爬上了热搜。
行业里,37%的重复率早不是秘密。
好造型师就那几位,档期排得比明星还满,品牌借衣也挑咖位,小剧组想“出圈”先“出抄”,至少保证不翻车。
以前没人管,如今协会新规把“抄袭”钉上了耻辱柱,才逼得剧组连夜加预算,去找独立设计师救场。
李一桐团队先表态:后续加原创。
一句话,把皮球踢给了对面,也顺手给自家造型师递了梯子。
平台更实际,优酷直接预告“余梦同款专区”,把未播剧当成直播带货仓库;赵露思那厢也不示弱,韩方买下版权当翻拍模板,等于提前认证“审美输出”。
一场撞衫,最后撞成了双赢,只有观众还在原地纠结“谁学谁”。
可时尚本就圈形跑道,领先半圈就能带货,没人记得起跑线在哪。
更微妙的是,西装裙的腰线高度、牛仔裤的水洗纹路,甚至发绳颜色,都被显微镜女孩做成表格。
数据越细,舆论越嗨,却没人追问:当角色人设、剧情氛围都天差地别时,为什么还非要让衣服承担“原创KPI”?
衣服会撞,演技不会,剧情更不会。
可惜算法只认色块,不认故事,于是“像”与“不像”成了最省流量的标题。
接下来就看谁能先走出安全区。
李一桐的灰色双排扣已经给出信号:垫肩削薄、领口加锐、袖衩藏金属扣,细节动手脚,远看仍是职场模板,近看才有个人签名。
赵露思签了韩国造型师,大概率往空灵里再走半步,面料可能更雾、更透,像把首尔清潭洞的橱窗搬进国产写字楼。
观众其实不在乎谁原创,只想看到“下一套怎么破”。
只要破得漂亮,骂声会自动变掌声。
所以,撞衫不是终点,是起跑枪。
新规、流量、海外市场,三条鞭子一起抽,国产都市剧的造型竞赛才刚鸣枪。
至于是谁抄谁,历史只记得谁先把爆款穿成经典,谁又把经典拆成下一次爆款。
至于屏幕前的我们,不如先管管购物车——再犹豫,那两万件就只剩预售码数了。
来源:小赵影视大放送